目录
建政初期的回忆片段………………尤金(1)
柴达木的峥嵘岁月………………郝世俊(6)
小柴旦湖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察记…………
…………………………刘景芝 王国道(9)
热水古墓拾遗…………………程起骏(16)
简记海西文物普查……………李国林(21)
开发初期的西宁石油医院……金海荣(25)
司机夫妇………………………金小菊(34)
忆在锡铁山铅锌矿找矿的艰苦岁月……李义邦(52)
绿草山煤矿名称的由来…………耿川云(56)
天峻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变化……陈佐邦(58)
天峻牧场……………………曹清景(65)
三十年沧桑话绵改…………李公加 刘建新(69)
绿洲凯歌……………………李文季(74)
乌兰县畜牧兽医机构的建立与演变韩尚箴(79)
忆乌兰县绵羊改良……………杨占魁(85)
怀念公安三团…………………谢志德(90)
我来香日德班禅行辕的前后………………
…………………………尕金·洛桑晋美(93)
建政初期的回忆片段
尤金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放初期,虽然摧毁了国民党政权在海西的反动统治,但是,由于考虑到种种原因,千户、百户等封建制度原封未动,这样一来,国民党特务分子,反革命分子,散匪等,长期潜伏、隐藏下来,伺机搞破坏生产,颠覆人民政权活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是摆在当时海西各族干部、群众面前的一件头等大事。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共同对付那些公开的和隐藏的敌对分子,积极调解民族纠纷和部落间的矛盾,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安定,也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以后,各族干部职工为发展畜牧业生产,改善广大牧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做了大量工作。在深入宣传和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制定的“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大力扶助贫苦牧民群众发展生产”等方针政策的同时,积极采取发放畜牧业贷款,增加牧工工资,减少牧主剥削量,包工放牧,按比例分成,草场归国有或集体所有、由管委会协商调剂等办法,有效提高了农牧民群众的收入。还认真招待“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团结了民族宗教上层人士。以上这些,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发展民族教育 培养民族干部
解放初期,海西地区各族党政领导址分重视发展民族教育,给予了特别的关怀和支持,积极想办法,采取公办、民办、民办公助等形式兴佃学校,以发放助学金的办法,解决贫苦牧民子弟入学困难;以实行放宽入学年龄、优先照顾等办法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记得1950年兴建了海西民族公学,方新同志提任名誉校长,一区区长齐英才兼任校长,有10多名教职工,开设有三、四个班,100余名学生。学生来源于四个区。我和高尼(省人大副主任)、希候巴(原省政府副省长、现已去世)等同学是第一批学生。当时学校既不收学费,也不收生活费每年冬夏还给每位学生分发衣服。我们就在这样的优越条件下吸取着知识营养。
1951年秋办起了汪什代海部落历史上的第一所民办公助小学,是一所帐蓬寄宿学校,秋世杰先生(当时都兰县生活区副主席)担任名誉校长,二区区长更新木兼任校长,有10余名教职工,学生来源于当时汪会代海的十八个部落,各部落基本上承担了学生的学费和教职工的工资。
从1952年秋开始,海西陆续选送一批学生到青海民院、省卫生学校、西北民院进行深造。当时汪什代海选送30名学生到兰州民院干部培训班学习,我是其中一名。我们一行从天峻骑马到达西宁后,再乘坐一辆大卡车来到兰州。高楼大厦、宽敞的马路、车来人往的城市景象,使我们这些从未出过家门的牧民子弟感到既新鲜又好奇,也使我们大开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我们学校的条件很优越,学生的吃、住、穿等费用全部是公费的,每年还发给助学金。大家也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尽管学习很紧张,但第一位沉重的学习劲头却很足,总觉的学习时间过得很快。1953年2月,我们同去的30多名学生全部毕业,并由组织分配到天峻工委工作。这批学生后来基本上都成为各级政权组织的骨干力量。
天峻工委驻扎在布哈河边,是用帐房围成的一个小院。除了工委书记和其他领导一人一顶蒙古包外,其余帐篷都当作办公室、餐厅、仓库等。干部职工作二、三个人一项帐蓬,既是办公室又当宿舍。平时办公、学习、开会的时间很短,每年大约有200-280天在基层牧区工作。工委的干部职工来自“五湖四海”,有上海的、四川的、陕西的、山西的,还有不少女同志。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却很高,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彼此都很厚爱。这些同志一时不会骑马,生活不习惯,在下乡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大家不分民族,不分区域,不论职务高低,情同手足,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在长期的工作中建立了浓厚的友谊和感情。
最令人难忘的是领导干部坚韧顽强的精神和雷厉风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县委书记李建夫同志就是一个典型。汪什代海地区海拔3500米以上,地理环境恶劣,高寒缺氧,人烟稀少,交通阻隔。就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李书纪经常带领全体干部,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基层,深入牧民家庭,访贫问苦,了解实情,解决困难,真心办实事。李书记的一言一行和平易近人、诚挚坦率的高尚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牧区的商业工作
1955年我被调到海西自治州民贸公司工作,当时我真有些想不通,主要原因是商人在旧社会名声不好听(藏语叫开娃)。经李建同志开导、说服,服从了组织的调动。
在公司,每周都要安排政治、业余学习时间,还安排一次语言学习,让汉族干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干部学习汉语言。不少干部会好几种语言,到每年夏秋季,公司组织干部和贸易工作队下乡进行调查研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收购畜产品等工作。回业后每人都要写出下乡工作总结或调查报告。
当时由于贸易公司正在起步阶段,汪什代海草原上的富户和私商乘机频繁来往于湟源、湟中等地。他们赶着驮货牦牛,到这些地方用少量的畜产品等土特产换取自己所需的大量粮食、茶叶、布匹等日用品。那些私商、部落头人和资本家还经常勾结在一起,同国营贸易争夺市场。为了维护广大牧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在公司的领导下,一方面积极向广大牧民群众宣传国营商贸政策,另一方面从政治上揭露和打击不法商贸活动,这样不但维护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利益,还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便利,使国营贸易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而且海西州民贸公司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55年全州畜产品交售量比1954年增长一倍,我被当年评为商业先进工作者,并出席了全省商业工作会议,受到表彰鼓励。
柴达木的峥嵘岁月
郝世俊
50年代,我奉令押解犯人离开了美丽富饶的八百里秦川,踏上了艰难的旅途。押犯列车,日夜奔驰在陇海线上,我的心情万分激动,没有一点困倦睡意,全神贯注着罪犯乘坐的车厢。
经过一天一夜的轰鸣驰骋,终于到了甘肃省境内的河口。那是1958年7月,因西宁不通火车,我们换乘了解放牌大卡车,我将捷克式轻机枪架在驾驶室顶上,威风凛凛地向西宁方向开去,一股尘烟淹没了我们的车队……。
青海的天,首先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离开河口时烈日炎炎,一垮入青海境内,却狂风暴雨冰雹大作,把我们都淋成落汤鸡。夜幕降临了,气候十分寒冷,我们冻得瑟瑟发抖,一个个像尊泥菩萨,天帝时才到了西宁南滩皮毛被服厂洗尘下榻。
在宁少憩数日后,我们又押犯人向柴达木盆地开进,上了日月山两眼泪汪汪,过了橡皮山眼泪擦不干。柴达木分地是个人烟稀少,广阔无垠的浩瀚戈壁。野驻野羊成群结队地撒野奔驰在满目荒凉的草地里。
我们到野马滩东边的霍德森这片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后,安营扎寨,开始大炼钢铁。我们警卫部队的主要任务是看守好罪犯,为国家炼好钢铁。
柴达木盆地的气候确实恶劣,五月份还下着鹅毛大雪,狂风大作时,确实能把汽车吹倒。我们住的是马式帆布帐篷,白天闷热如蒸笼,夜时冻得难以入睡,大团的雪花偷偷地从帐篷天窗钻进来,落在棉被上结成一层薄冰。尽管头戴狗皮帽,脚穿毡靴,身着老羊皮缝制的长大衣,仍冻得在湿漉漉的草地上来回不停地走动。天空没有飞鸟,地上没有鸡犬,我们孤苦伶仃地不时抬头望着北斗星。
我们的生活十分艰苦,没菜吃,找些骆驼菜、灰条籽,再加一点洋芋蛋蛋充饥。当时上级供应的面粉不多,根本不够吃,我们经常处于饥饿状态。说实话还是全凭了我们连队打猎组打的那些野味救了我们的命。有肉食、野菜没水吃,我们就用面袋去高山背雪,用牛车在河里拉冰化水解渴。
有一次我和同县一位战友在野外砍灰条草,饿得肚子咕咚咕咚响,我们二人只带了10个用野菜包的拳头大小的包子。他只吃了三个,其余的硬是让给我吃,他说我个子高饭量大。出于无奈我含泪吃下了那七个菜包子。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感激的泪水依然在眼眶里打转。
星斗运转,光阴荏苒,一瞬间四十多年过去了。但是,柴达木盆地的峥嵘岁月中,亲密战友之间那种深厚友情,以及在最困难时刻结成的手足情谊我是永远铭刻在心。人在漫长的旅途中,没有平坦大道可走,要奋斗要前进,必须要走过充满坎坷的艰难征途。在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的今天,我们一如既往地要发扬艰苦奋斗,勤奋求实的光荣传统。
(转载于《青海法制报》)
小柴旦湖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察记
刘景芝 王国道
1988年的夏天,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考察组,前往柴达木分地,对海西州大柴旦镇小柴旦湖遗址进行了一次科学考察。考察活动从开始到结束,历时一个多月,采集到更新世晚期人类活动的遗物标本700余件,取得了田野地质、地貌、地层等方面大量第一手资料。这次考察成果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古人类活动,以及这一地区古地理环境、气候生态的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记述这次考察活动的一些片段,以飨读者。
小柴旦湖遗址最早发现于1982年,当时由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和澳大利来国立大学生物地理与地貌系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察组,在柴达木盆地进行风成堆积考察,于小柴旦湖湖滨阶地上首次采集到一些打制石器,随后,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慰文先生又对遗址进行了调查,采集到一批人工制品,并确认该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遗迹。上述工作构成了小柴旦湖旧石器遗址研究的工作基础,为了进一步探讨该遗址的分布范围、地层堆积、生存环境及文化遗物的时代特征,央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在省文化厅的领导下,经过近两年的酝酿准备,促成了这次考察活动的圆满完成。
小柴旦湖遗址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镇东南的小柴达木盆地内,这里一年四季干旱少雨,风沙较大,蚊虫肆虐,环境恶劣。为了保证这次考察活动的顺利进行,行前做了细致的准备工作,6月20日考察活动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刘景芝,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胡晓军、孙小妹、刘国宁和我。
21日下午6点20分,车到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木。格尔木俗称“兵城”,是五十年代慕生忠将军带兵建青藏公路时的大本营,后来发展成为一座县级市。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向东可通西宁,西北翻当金山入河西走廊通新疆,往西南直达西藏拉萨。我们没有在格尔木停留,打听了一下道路后穿城而过,直奔今天的目的地锡铁山矿务局。
锡铁山和格尔木之间有著名的察尔汗盐湖,青藏公路、铁路通过的“万丈盐桥“就在这里,它全长约30余公里。公路修建在盐壳上,呈黑色,比一般的砂石路面要平整,经过这里时,公路正在正在重修,路上不时有误陷的车辆停在那里。晚上8点40分,我们到达目的地——锡铁山矿务局,矿办公室主任李维成亲自安排了我闪的工作,他们的支持给我们考察活动的圆满完成以很大帮助。
6月22日下午,由矿和局计划处王国成作向导,我们前往小柴旦湖考察。小柴旦湖在锡铁山北面,和矿务局隔山而踞,沿公路相距25公里。因干旱少雨,这里植被稀疏,少量的蚂蟥草在风中摇曳。湖滨地下水较旺的地方,形成沼泽,有许多水鸟在沼泽水草中生活。小些旦湖湖面48.6平方公里,远处看去白茫茫一片,原来那是湖中主要矿产之一芒硝。湖的西南部有两片建筑,一片是为锡铁山矿供水的小水源,近年修建。另一片建筑已经完全破败了,原来这里有大柴旦化工厂的一个原料采掘队,近几年企业不景气,采掘队无活可干,除向个留守人员,其余全撤往大柴旦镇。几条无精打采的狗对我们吠叫了几声,表示这里还有生命的存在。几间破败的库房里堆放着一些芒硝。采矿用的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已锈迹斑斑,静静地卧在那晨,好象正在回忆那辉煌的过去。站在采掘队住地,环顾四周,东部约2公里处隐隐约约显出一片台地,我们直驱前往,在台根下车后,向台上爬去。通往台地的斜坡上零星散布着人工石片,大家一声欢呼,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没有浪费多少时间和人力,顺利地找到了遗址,应当说是天助我们也!遗址确定后,我们工作了两小时,带着采集的标本回了住地。
以后几天,我们一直在该遗址工作。除早晚在锡铁山镇吃饭外,中午带点开水,街上买点熟食,黄瓜、西红柿一类凑合一下。工作几天后熟悉了周围环境。小柴旦湖在小柴旦达木盆地中央偏南靠西,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盆地北部为绿梁山,东部为达肯大阪山和绿草山,南部为锡铁山,西部为丘陵地带。小柴旦湖遗址位于湖东南岸的一级湖滨阶地上,遗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在100米以上,面积10发平方米。
为了进一步了解遗址的堆积状况,我们选择位置较好的地段试掘,并切出一个大剖面,便于观察堆积层序。从发掘情况看,遗物分布于遗址堆积的表层——砂砾石层内。长期的自然剥蚀,大部分标本裸露于地表,仅少量的石制品存在于地表堆积层中。
小柴旦湖面的海拔高度为3216米,其它地方则更高。刚到该地,大家都有不同程序的水土不服和高山反应,有的肚子不好,有的头晕、心慌、嘴唇干裂,鼻孔流血是常事,过了一段时间才有所适应。来自北京的刘景芝,从低海拔一下到高源拔,她的反应更严重,先后出日光疹、拉肚子,身体没有好过几天,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原计划在小柴旦湖工作完后,我们去格尔木的三岔口等地看一下,由于她身体不好住院,我们放弃了格尔木之行,这是后话了。
这里长年很少降雨,湖边一直吹着干热的风。踩在砂地上,脚底发烫。平坦的地面,因多碱少雨而发酥了,像已发酵的面。看着很好的地段,汽车一上去就陷了进去,多次误车后,我们再也不敢离开公路随便在便道乱走。海拔高,紫外线强,仅两天大家的脸、手等露在外面的皮肤脱起了皮。这里的蚊子很多,风稍微小一些,便向人民发起猛攻,防不胜防,当地有形容蚊子的一句俗语:“三个蚊子一盘菜“说的就是它们个大凶猛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中,在家为了防护,顾不得烈日暴晒,将衣服穿戴整齐,戴上手套、帽子和眼镜,再用头巾把脸裹起来。这种怪怪的样子,大家都说是中东阿拉伯人来了。有意思的是,外面蚊子很多,它们却很少进屋,锡铁山人说这是锡铁山的一怪。这样我们带的蚊帐失去了用场,晚上睡觉踏实多了。
7月上旬,遗址的基本情况摸清后,我们扩大工作范围,在湖区周围调查,希望能有新的发现。工作了几天,跑遍了湖区周围的每一块地点,除西南部一条干涸的沟谷阶地上采到几件标本外,别无收获。
经研究,下一步我们又安排到大柴旦湖区工作。大柴旦湖与小柴旦湖有绿梁山系相隔,距锡铁山镇约70公里,面积比小柴旦湖大一些。大柴旦镇在湖区东面,是通向敦煌、格尔木、德令哈的必经之地。六、七十年代,海西州属八大企业和大柴旦化工厂、柴达木运输公司、大头羊煤矿等集中于此地,这里曾一度非常繁荣。由于企业众多,职工人口增加,创办了好多学校,供职工子弟上学。有谚语云:“柴旦的学生格尔木兵,马海的蚊子冷湖的风”。其描述的就是海西四种景观,其中“柴旦的学生”说的是该地企业多,子弟多,因此学生也多,成为海西州一景。今天的柴旦,受大环境影响,国营企业普遍面临困境,已没有往日的繁荣了。
大柴旦镇文教局长甘永珍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除了介绍大柴旦地区的基本情况外,还专门找熟悉湖区环境的人作向导,方便我们的工作,我们围着湖区工作了几天,除几条河谷外,湖区阶地发育不好,地层剖面出露不明显,工作进展不大。另外刘景芝生病住院,害怕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决定结束这次考察工作。
在锡铁山矿务局宣传部、电视台的支持下,我们拍摄了小柴旦湖遗址考察的录相,对采集的标本进行了初步整理。经分析统计,有标本724件,分石核、石片、石器三大类。石核中包括一般石核和细石核两类尤其是细石核的发现,是这次考察活动的重要收获。从世界考古学的工作看,细石器的出现大约在二万年以前。在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下川等文化遗址中就已经存在细石器,据此可以推测,小柴旦湖遗址的使用年代应该在二万年以前。
根据地质学家们的研究,晚更新世时期的小柴旦湖与今天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不同,今天的小柴旦盆地是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其特点是多风少雨,低湿干燥,不适合于人类居住,人们不可想象这时曾有古人类能够生存下去。但是,从地质资料分析,昔日晚更新世时期,这时磳出现过多次的咸水与淡水交替的现象。当气候转暖,降雨及高山上的积雪消融增多增快之时,湖中的给水大于蒸发量,湖水淡化,植被丰茂,动物种群增多,古人类就迁入到这里,他人依山傍湖而居,采集值物,猎取高山及草原上的动物为食。我们今天发现的古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石制工具,就是当时活动场景的具体写照。同时,它从另一方面为研究当时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依据。
7月8日标本整理基本结束后,我们踏上了归途。当时从德令哈至柴旦间的公路正在大修,路很不好走。我们只好绕道从敦煌、张掖、武威等河西走廊而下,经海石湾、乐都回西宁。沿途参观学习,见识了当地许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如敦煌石窟、嘉峪关长城、张掖大佛寺、武威的西夏瓷,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见多识广,这是职业对我们的的要求,也是我们必备的业务素养。
7月下旬回到西宁,向所里做了工作汇报,向文化厅也汇报了此行的收获,大家都很高兴,祝贺这次考察活动的圆满成功,也祝贺青海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工作的重要进展。小柴旦湖遗址,这个迄今已知青藏高原上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将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这一时期这块地方所发生的信息。
(转载自《青海考古纪实》)
热水古墓拾遗
程起骏
热水古墓群,分布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南缘的都兰县境内。从夏日哈乡到诺木洪乡,东西长200公里、南北宽50公里的范围内,墓群多依山而踞,连绵数百里,总数在千座以上,而尤以热水乡最为集中。
古墓群群体宏大,葬制奇特,内涵极为丰富,已出土文物的弥足珍贵,引起了国内外史学界、考古界的高度关注。近十年来,虽有了较深入的发掘和研究,但很多谜底至今仍被重重神秘的帷幕所遮盖,难窥全豹。现将本人与此墓群有关的几件事记之于后。
金马驹与古墓群的问世
六十年代初,我曾多次在热水下乡。饭后茶余或行旅途中,常听到当地藏族老人谈论有关这些古墓群的传闻,说那一座座古墓曾是妖魔藏身之洞穴,后有格萨尔王带领众英雄与群魔激战多日,终于赶走了妖魔,魔去洞不空,内留无数的金银财宝。由此,当地群众就把这些古墓叫妖魔洞。有一日我跟时作者任都兰县副县长的希候巴同志下乡。他是热水乡人,骑马路过一座很大的古墓时,他说这个妖洞解放前马步芳曾派人挖过。他的亲戚里知布曾在这座墓洞中拣得一个金马驹。现在还保存着。这个信息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在我的要求下,我们专程到了里知布的帐房。金马驹果然佩戴在里知布老伴的胸前。她搞下给我看,原来这是一方只有铜钱厚、火柴盒见方的金制佩件徒刑古拙而又完美,与汉文化同类的金银饰品有明显的区别,我认为这是一匹“洋”金马驹,这可能和其后出土的波斯银币等文物有某种联系。听说真金不怕火炼,在征得了主人同意后,我们将金马驹放在火中狠烧了一阵,烈火中的金马驹色转暗红,取出不久便灿然如初。这件事使我产生了把古墓九介绍给社会的强烈愿望,便进行了一些门外汉的调查工作。多次登门拜访了两位关键人物,一位叫王海福,家住察汗乌苏上庄三队,是位能干的金银匠,当初盗挖大墓时,被征去专司销铄金银;一位叫何宗福,家住察汗乌苏西河滩,是民夫头。从他们口中得知,1944年,青海统治者马步芳派柴达木垦务局专员韩进禄,征发民夫400余名,架起电台,由一连骑兵监督,对一座大墓进行了为时一个多月的盗掘。这名现代的“发丘中郎将”只取墓中整件的金银玉器,对金银镶嵌的器物,刮金剥银,炼成金条银锭,其余铜、铁、木器、大量丝绸品一概弃之不顾。挖出物品的种类很多,数量巨大,无从一一计算。
物品中有铜锅一套,内边有无人识得的文字,外边所镏黄金多处自然剥离;棍头包有黄金的楠木棒数捆,只此两项炼得黄金2千余两;另有一尺高的空心银仙佛挂像8件,镂金七星宝刀一把等等。墓式为地下楼式结构,墓门楣饰有金银龙凤,门扇上有数排白铜泡钉。我将这些情况写了一篇题为《妖魔洞古墓之谜》的长篇报道,寄给了青海日报社。1982年发表在《青海青年报》上篇幅也大为压缩,但这毕竟是有据可查的第一篇向世人介绍古墓群的文字东西。
1982年,省考古队开始对热水古墓进行系统发掘,收获巨大,根据出土文物,初步定为吐蕃墓。从此,热水古墓群的历史翻开了新一页。
一方古印的由来及其社会反响
古墓由于年久日深,风雨剥蚀和人为盗掘,使部分墓中文物流落民间。热水张扎玛日村的牧民角巴,在一塌陷的小墓中,拾到一块精美的羊脂玉版和一方铜印,当作吉祥物佩戴30余年。1984年,他将这两件文物送给了热水乡卫生院蔡敏忠大夫。敏忠与我是同窗好友,知我爱好文史,便将铜印转赠给了我。我便以“都兰县热水乡发现一方古印”为题,写了一篇消息,发表在1986年6月21日的《青海日报》上。
文中对印的形制作了简要介绍,“印质紫铜,长宽各2公分,厚2毫米;印背正中有一蛇形环纽,供佩戴之用;印正面是阳文篆刻的‘谨封’二字,篆文浑厚,刀法纯熟,古风犹见”。拉着对古印的意义作了初步的评价:“封印是古代行文保密专用章。由此可见,早在唐朝前期,中央政权与此地少数民族的联系就十分紧密,公文往来频繁,行文等级颇高,文件的启封比较严格”。并认为“这方古印的发现和认定,丰富了墓群的内涵,对于研究古代柴达木地区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古代行文邮传方式,以及最终判明古墓群的真实面目,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见报后,曾两次有“文物贩子”上门,欲高价收购此印,均被我直截了当予以回绝。1988年,在时任小省档案馆。我认为此类档案实物,只有交给国家档案部门,才能永久不没,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省档案馆给我颁发了奖状,《人民政协报》、《文摘报》均以“政协干部程起骏明义割爱”为题发了消息;《青海金石录》、《青海档案》、《青海邮政史料》等书刊都发表了评论文章,1997年,被收入大型丛书《中华档案管理精览》一书,在其评论中,都认为“谨封铜印是我省发现最早的邮政金石遗存。对地方史、民族关系史以及吐谷浑地方政权与隋唐二代中原王朝的关系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话说长江》大型专题片摄制组,专程来我家访问并摄制了镜头,其解说词称此印为中华民族和睦共处,源源流长的佐证之一。总之,这方小小的古印透出的信息和引起的社会反响是多方面的。现在,古印已成为省档案馆的重要馆藏品,我为此深感欣慰。
简记海西文物普查
李国林
1978年5月9日,省文化厅文物处副处长刘溥和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卢耀光等一行前往德令哈与州文化局联系有关文物普查事宜。通过与州文化局协商,组成了由海西州文化局李特尔、孙玉胜、王学强(司机),省彩陶研究中心胡晓军和我(任普查组长)参加的文物普查小组。
5月21日,我们开始对全州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普查登记。8月13日全线结束,历时85天,行程9000余公里。我们的足迹几乎跑遍了全州的戈壁、沙漠、高山、峡谷,深入到边远的农村牧区。难怪有人说我们已成了“海西通”。
我们的工作大部分是在高寒、缺氧、海拔高、气候多变、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环境中进行的。田野考古调查工作极其艰苦,饥、饱、冷、热是常有的,风餐露宿也是常见的。乌兰县的卜浪沟,茫崖的尔斯乡,格尔木木的乌图美仁等地,少有食宿地方,有些地方行车十分艰难,同志们一连几天都是告吃方便面度日,生活上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艰苦的工作终于换来了可喜的成果,截止8月13日田野工作结束时,共发现文化遗迹108处。其中古生物化石点1处、旧石器点1处、古文化遗址49处、古墓葬40处、古城址7处、岩画1处、其它9处。除复查了1959年的7处,1984年的41处,1985年的2处外,新发现58处,采集实物标本53处。
海西柴达木地区,自五十年代发现诺木洪文化和热水吐葬墓群以来,引起了考古界的极大关注,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省上曾几次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发掘,获得了大量的实物资料。特别是经过这次文物普查工作,对海西地区的古迹分布情况有了进一步全面的了解,为今后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及进一步研究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50年代末对诺木洪文化的发掘,我们对这一文化的面貌及其内涵有了初步认识,但由于工作的局限性,对其地理分布还不十分清楚。通过我们的这次普查,对它的分布规律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它在柴达木地的东部布较广,主要分布在香日德、下柴开、夏日哈河、都兰河、巴音河及其支流附近,遗址大多分布在河流的第二台地上,台地高出河面约5到50米不等,西部发现较少,主要分布在乌图美仁、茫崖等地,在柴达木盆地的东和西部发现的诺木洪文化遗址,文化堆积除个别地点处大部分不太厚,均在0.05-0.30米之间,文化内涵也较单一,而且遗物较少。而我们在柴达木盆地的腹地诺木洪一带见到的情况又完全不同,不仅文化堆积厚,并且内涵也很丰富。
这次我们对诺木洪文化的发现地搭里他里哈遗址进行了复查。该遗址面积较大,文化堆积在4-6米左右,内涵相当丰富,石器、残骨器、陶片、磨谷器、石臼、石杵几乎遍地都是,另发现有灰坑、土坯墙等遗迹。对巴隆的塔文他里哈遗址也进行了重点复查,这个遗址在现存的5个自然沙包上均能看到文化堆积,平均厚度1.5米左右,内涵丰富,有残石器、骨器、铜器、毛毡等。
从地理环境分析,诺木洪一带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比较温润,这些都是经营农业的有利因素。特别是文化层堆积较厚,耐用内含大量的磨谷器、石杵、石臼等,充分表明生息在诺木洪一带的人们,其经济生活以定居的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和狩猎。而在柴达木盆地的东部和西部及边缘地带,山间和河边台地牧草丛生,自然是发展畜牧经济的良好条件,当然也不排除在小地区域内经营农业或农牧兼营的情况。
古墓葬的分布主要在都兰县境内,规模较大的在热水河两岸、英德尔羊场旧场部、达什角龙蛙沟、西台、沟里乡的加羊、香加的克肖图等地,根据以往的资料,这些墓葬均属唐吐蕃墓葬。1982年以来,我省考古研究所对热水墓群进行了大规模发掘,获得了大量的实物资料,我们对它的年代、族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国古藏文专家、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东嗄洛桑赤列在翻译了出土的古藏文木牍后,认定墓主人是吐蕃贵族。这一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吐蕃的历史以及唐朝与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依据。
海西地区,岩画的分布情况的内容也比较丰富。近年来,我省也派专人进行调查,主要分由在天峻县的江河、鲁茫沟;格尔木的哈区;都兰县的巴哈毛力沟;乌兰县的怀头他拉等地。
鲁茫沟岩画是我们这次普查中新发现。岩画位于鲁茫沟中游的东山根部,镌刻在3块石块上,内容有马、牛、羊、骆驼等。从岩画的结构、制作方法、内容来看,整个画面以写实的手法反映高原动物群居生息的场面。岩画考古在青海地区是一个新的领域,潜力很大,但岩画的调查极其困难,因为它多在深山峡谷之中,没有路可走,有些地区即使骑马也得几天。但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扩大,经济形势的不断改善,我们的工作条件也将会不断改善,我省岩画考古会有很大的进展。
(转载自《青海考古纪实》)
开发初期的西宁石油医院
金海荣
西宁石油职工医院,是1955年7月25日成立的,医院规模设200张床位,配备300名医务人员。是前身原西北石油管理局医院,也是石油工程第一师的医院,曾经跟随部队转战南北,后来全部人员和设备由西宁调到青海油田。
1959年下半年,我被调到这个医院从事党群工作,并兼任儿、妇科政治指导员。初来乍到,可真有点刘佬佬进了大观园,觉得什么都新鲜。
那时,医院里的大夫、护士百分之七十都是由部队转业来的,石油工程第一师转业来的占多数,也有从东北军区、华北军区,以及59师部队转业来的医疗战士。尽管已经转业多年,便他(她)们的认着打扮,无论春夏秋冬总喜欢穿件已经有些褪色的军上装,配件比较讲究的刀片裤子,皮鞋擦的明光铮亮,就连风纪口也都扣得严严的。
每到星期六都有建院的劳动,挖地、种花、种菜、栽树等。不同的是是,大家都很自愿,早晨上班,人们就都换上了劳动的服装,扛着劳动的工具,说说笑笑等候在大楼门前,委少有拖拉迟到的人。有一次在城里拆迁门诊部。别看这些平时胸前挂着听诊器,握着手术刀的大夫们,以及那些苗苗条条,秀秀娜娜,有着匀称身段的护士们,干起劳动活来那种朝气蓬勃的泼辣劲,无论是折墙、搬砖、扛檩条,让人简直难以相依她们就是平日在医院里那些娇柔美丽的白衣战士的形象。实话我自愧不如她们的劲头,也只好任她们尽情的设笑和调侃了。第二年春天院党委决定,让我担任农业队长,抽调20名大夫、护士到民和北山开荒种青稞,以补充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粮食定量的不足。开始我担心他们到山上吃不了这份苦,没料想他们在深翻、播种、打田埂等农活上都干得漂亮,他们曾经说:尽管我们在部队时,没赶上陕北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但解放后的57师部队曾经驻扎在陕南,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在黎平山区,汉江河畔还补过这一课。眼下我们遇到三年严重自然灾害,一些酱主义国家妄想卡我们的脖子,围死我们。但是,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绝不会被吓倒的,让他们白日做梦去吧!开荒种地,又不是发明原子弹,我们共产党人曾经用自力更生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介石解放了全中国。现在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为了开发青海大油田,我们还用自力更生这个传家宝,跟着共产党,跟着毛主席,相信困难即将过去,胜利就在前头。那时,和他们在一起劳动,他们的思想觉悟、劳动劲头,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那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使们深受鼓舞。
由于医院紧邻省委和军区,上层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多,这些单位经常接待国内外业的慰问团、考察团、演出团。因此,军区政治部、省委接待处常常邀请我们医院一些能歌善舞的青年人去参加,每次院长都让我和护理部主任闵裴芳同志带队去。走时老院长特别叮咛我们要多长个心眼,医院姑娘是不能外嫁的,我们是重工业单位,盆地里的光棍太多了。我和闵主任总是坚决地回答院长,我们清楚,您放心好了。我们在这一特殊任务的责任驱使下,每次去时,都要对姑娘们开会约法三章,核心是不准跟外单位谈恋爱,每次跳舞回来还得及时开会清除影响。这样,几年的文化交流活动,没出过任何大小越轨的事情,严格的禁欲管理,也没发现一个跟外单位的谈情说爱的姑娘。当时医院里的文化生活,周周有晚会,打蓝球、排球、乒乓球,天天都有活动,每逢节假日,职工的业余文艺演出,游园晚会使整个医院都洋溢着节日的欢声笑语。57师转业来的赵文伯夫妇,他俩是工会活动的积极分子,他妻子黄孝颐跟医院的年轻护士们集体创作的《白衣战士》舞蹈曾获得省上业余演出创作奖。
那时,尽管医院里的文化设施还很简陋,但由于从部队转业来的医务战士,他们年轻活泼,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处处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医院全体职工,在困难中锻炼成长。连我自己也觉得在医院工作有干头,有希望,一些跟我要好的同志,也都很羡慕我在医院的工作。
1958年,冷湖地中四井喷出高产工业油源,青海油田有了大的发展,柴达木盆地的石油职工成千上万地往上增长,人多事多,送往西宁职工医院的重危病号,越来越多。为了提高医疗质量,适应前线生产发展的需要,经石油局出面联系,和北京协和医院签订三年有效合同。并给我们医院调来外科专家李生春大夫,内科专家杨守谦大夫,为调动这些专家的积极性,全面发挥他们的作用,院党委任命他们分别担任内、外科主任职务,让他们有职有权地协助我们搞好医院治疗工作。杨大夫专长疑难慢性病的诊治,但他是个基督教徒,早晚要在自己卧室里先给耶稣踌告,院领导教育大家要尊重他的信仰自由,少去干扰他的活动,外科李生春大夫工作责任心强,只是一上手术台有个怪癖,眨眼间就是满头满脸的汗珠子,凡配合他的大夫、护士没一个不被骂的,有的骂的很残酷,让人实在难以接受。每做一次大的手术,有的同志哭的眼睛红红的找领导。粱书记、赵院长领着我们不止一次地对李大夫作工作,并劝慰同志们要正确对待,但却无抵于事。后来领导就跟着一块进手术,也难以改变他骂人的习惯。李大夫也曾对领导说,自己是在旧社会养成的这个怪毛病。李大夫有一次给一个大人物做手术时,因配合上出了事,险些要了他的命。从那以后他进手术室心里就急,只要手术顺利不出问题,他能主动给被骂的人赔礼道歉,甚至大会做检讨也行。他曾不止一次次下了决心,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他一站到手术台上就糊涂了……而我们的转业战士,在党的培育教育下,时间长了都能以工广的胸怀,跟过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团结合作。既能很好地完成治疗任务,又能刻苦地学习他们的技术长处。
那时间,凡由生产一线转来后方医院的重危病人,因长途跋涉,一进医院就得进行紧急抢救。一天夜里,来了地质处野外队的因排除哑炮故障炸伤的三名职工,一个骨折腰断,一个炸伤双眼,还有伤害内脏流血不止的,尽管提前来过电话,医院也做了许多方面的准备,但实际上病号的病情都比原来设想的要严重的多。这时,老院长赵翠庭马上如今各科室头头会诊,按病员的轻重缓急,一个一个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手术方案,党委委员、院医务办公室吴利生主任,负责向卫生厅联系贵重药品和手术短缺的卫生器械。梁书记和我组织召开职工大会紧急动员献血,燕分头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一切分工就绪,吴主任对梁书记笑笑说:“乖乖,这比我们当年在朝鲜战场还紧张。”经过全院职工一个通宵的紧张抢救,三个伤员终于转危为安地出了手术室,送进了外科的特护病房。这时,协和医院来的李生春大夫,才疲惫不堪地被人们搀出手术室,他的额头还挂着未曾抖落的汗珠儿,他累的连脱白大褂,洗手的力气都没有了,象一摊泥似的斜躺在靠椅上,上、下眼皮紧紧地贴在一起。跟他一块做手术的助手们、护士们一个个地疲劳的不住地张嘴打哈欠。
这几个伤员,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和护理,其中筋骨砸坏伤肺脏的病号手术后,好的最快,出院最早。左腿粉碎性骨折的病号,治疗后虽则有此颠跛的后遗症,也提前出院了。唯独双眼砸伤的那位年轻的职工,他是陕南人,刚刚结婚,虽经医院长时间的治疗,也难以恢复正常。加上他的情绪波动,已经失明的眼睛,长时间感染不愈。组织上为了配合治疗,把他爱人从老家接来医院照顾他,他爱人虽然是农村姑娘,却长得可够娇柔漂亮的。没料到他爱人来后,他的情绪变得更糟糕,隔段时间,他就要拒绝治疗,还要绝食自杀的不想活了,致使两只伤残的眼睛越来越坏。不管怎么做工作,也难以挽救他那颗绝望透项的心。后业,经大家认真地研究,决定由护士长和两个护士去做爱人的工作。她们利用业余时间,跟夫妇俩一块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故事,还读中国的保乐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的自传小说,常常读的夫妻俩被感动的直擦眼泪。除此之外,还帮他和爱人一块去公园,逛马路、逛商店,看电影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唤起了他们夫妻重新生活的希望,时间不长他爱人怀孕了,他的脸上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笑容。眼睛的炎症也治好了,出院时他们夫妻说了不少感谢医院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的话语,他们给外科赠送了一面“救死扶伤,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的大锦旗。出院那天,单位还专门派车来医院接他们,院领导和外科的医护人员,把他们夫妻一直从楼上送到医院的大门口,当大家依依所握手告别时,他和他的妻子心里一酸,竟似哽咽得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只见他和妻子不住地用手擦眼泪。这样的场面,感动的在场的许多人也都哭了。
通过对这个病人治疗的临床实践,进一步增强了我对巴甫洛夫学说,关于医生治病,必须要掌握心理学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一个好的医护人员对待病人,一定要知己知彼,做到对症下药,才能百战百胜。只有掌握了病人的心理,才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西宁石油职工医院,因为有省委和局领导的关心支持,所以才有医疗技术力量的不断加强。内、外科有些北京来的专家主持工作,妇产科有西宁来的旧社会南京医科大不毕业的高才生韩奇大夫当主任,她的妇科知识和工作作风,堪称是当时医院第一流水平,她培养的徒弟马崇煊,西南医大毕业生,后来被誉为柴达木的母亲。儿科虽是后起之秀,孟武生大夫被群众称赞为有能起死回生的医术,是许多奄奄一息的孩子的救命恩人。检验科主任夏永顺工作仔细、认真、兢兢业业,后业当了副院长。唯独中医科老朱大夫去世比较早些,而57师转业的杨局长知道后,亲自多方联系,从东北给商调一名老中医武兴亚大夫来医院看病,武大夫虽已是年近花甲,仪表不凡,有挺拔的身材,满面红光,站时象半截塔,坐着就诊象铜钟,只要一接触病人,他的手、眼、防、心的运筹,都给人一种淳朴的感觉。他在医术上确实有许多让人预料不到的绝招,只是有点保守,轻意是不会传给别人的。正是因为西宁医院汇集这么多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再加上部队传统的治疗作风,所以,当时的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在省上也算是数得着的。省委和省政府厅局以上领导,也常来医院就珍或住院,既提高了医院的声望,也增强了我们医务人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1959年冬天,河南移民大批迁来青海。他们既有高原的不适,又遇寒流的突然袭击,细菌性流感在移民中大肆地传播开来。对此,省委给医院指示,不容商洽,不讲条件,知心朋友按政治任务接收,全力以赴进行抢救,因为这件事涉及两省的工作问题。一个上午就给送进来上百名移民病号,有年老体弱经不起高原风霜之苦的,也有奄奄一息的婴儿。一刹时,哭的、喊的,人业人往的脚步声,重病号呻吟声把整个大楼搞得气氛十分紧张,走廊角道里都加满了临时病床。印象最深的,有人七十多岁的老大爷,因他的孙儿发高烧引起病毒性肺炎未抢救过来,老人家鼻一把、泪一把埋怨医院。只要一上班,他就一个办公室接着一个办公室连哭带找,嘴上还不停地嚷着:我那孙啊!我那孙儿!你是爷爷的心肝宝贝啊,哭急了就抖着花白胡子往你的粉壁墙上乱撞,听着他那悲痛欲绝的声间,望着他那忧伤模糊的泪眼,真让人感到痛心。那些天里,全院的医护人员,日以继夜地守护在病床前,一刻不停地给病人查体温,送水、送饭、服药、打针,稍不注意还要遭到一些移民们不能理解的埋怨,甚至无理的辱骂,他们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耐心地解释着。有时对病人的遭遇她们除了同情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呢。
过罢春节,迎来了1960年,连续三年严重自然灾害,使城市的许多基本建设中途下马,饥饿、灾荒、传染病遍及农村各地,省委又指示我们医院得抽调20多名医务人员,深入农村牧区防病治病。与此同时,青海油田也正在调整机构,内平外调,下放职工。到了下半年,西宁石油职工医院,除一小部分业务骨干调进盆地,充实和加强冷湖职工医院,其余大部分医护人员调往大庆,支援新的油田。至此,管理局把职工医院变成西宁疗养院,只留了二十来个人在那里守留着。
司机夫妇
金小菊
司机这个职业大家并不陌生,要说石油行业的司机开什么车、行什么路、吃什么苦、受什么样的累,就鲜为人知了。我们青海石油局有各种车辆50余种,司机约占两万余名职工的三分之一,每天辛苦地奔驰在柴达木这瀚海戈壁上,穿梭于测线井场上,为青海石油事业做出了无私奉献。要不是为祖国寻找宝藏、振兴青海和发展中国,石油工人的运输尖兵们也决不会在这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判若月球的戈壁滩上历经坎坷,经受着艰苦磨难。
青海油田40多年的风风雨雨不仅造就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楷模,全国劳动模范,运输尖兵木沙式的司机层出不穷。然而,更多的石油工人是头上没光环,与光荣称号无缘的,他们一代又一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从无怨言。他们以行动谱写了柴达木艰苦创业的赞歌,以鲜血和汗水为青海石油事业集聚了财富。这里我要讲的是金成国夫妇,他们正是历代在油大军的优秀代表。
一、丈夫
金成国同志今年已38岁了,从他第一天开车算起,至今已18年有余了。18年来他开过的车有解放车、格斯车、伏特车、面包车、东风车等多种车型,先后转战柴达木盆地的东西南北中,翻越过阿尔金山、当金山、祁边山脉,安全行驶数百万公里。虽然没当过劳模,但18年的司机生涯,拉的货物可以堆成山,行的路可以绕地球几个圈,尝够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以行动奏响了生命的凯歌。
奔驰荒原
1979年,从司机培训班毕业的金成国被分配在青海石油局勘探处卫导队任解放CA30A型车驾驶员。卫导队常年奔波于野外,一里坪、大风山、南翼山等地常留下他们的足迹。他们头顶蓝天,脚踏荒原,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为赶时间,抢任务,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全队有七、八部车,担负着拉水(生活用水)、拉油、拉设备、拉材料及生活用车。他们的施工区域都在寸草不生、一毛不拔的盐碱滩上。生活用水全靠从几百公里以外的水源拉水,或是到冷湖、花土沟等地。施工区没有公路,汽车是在形似刀尖的碱巴壳上行走。路难行,不加油门,一档都嫌快,甚至错位,虎口被撕裂出血。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驾驶室近四十多度的高温、热气蒸得人喘不过气来不说,司机背上经常被磨出碗大的水泡,疼得钻心。时间久了,司机慢慢总结出了经验,一上车就把腰带解开,以免再受皮肉之苦。卫导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卫星定位找地质构造。生产进程快,每天要完成卫星定位埋标约五、六个点,行程上百里。队上经常小搬家,小搬家离驻地一般是四、五十公里以外,因路不好走约需四、五个小时。根据施工任务,小搬家有时需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有时需一、两个月。小搬家都是带较小的单帐篷,不能支床,大家的铺盖席地而铺,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带上简易灶具,条件差的地方靠馒头咸菜充饥。遇到高点,车上不去,大家就手拉肩扛把钢标抬上去,树立在卫星定位的置高点上,驾驶员充当埋标工,为仪器接收卫星定位打基础。做饭自己动手,没有灶具和碗筷,就用头盔当锅、喷灯当灶,铁锨头、脸盆当碗。在野外吃饭十分简单,不是干馒头就是白水煮干面条放把盐,根本吃不上菜,由于劳累和饥饿,在依然吃得津津有味。
逃离医院
80年代初的一个秋未,金师傅奉命到大柴旦基地执行任务。由于任务重,时间紧,队上只给了他三天时间,从大风山工区到大柴旦有五、六百公里的路程,路双不好走,开车跑了一天的金师傅,晚上八、九点钟主到。待吃完晚饭,躺下睡觉已是夜间十一、二点了。第二天早上一上班,顾不上吃早饭,就去办手续,到材料库领料,装车。轮胎、大线、测量杆……他一样一样搬上车,再用绳子一根根地固定结实。午饭过后,又为队上买来了青菜和粮食,满满的一车货物待捆绑结实了,一切就绪了时间已是下午了,他准备即刻出发回队。待他蹬上驾驶室发动车时,汽车却怎么也发动不着。于是,他急忙下车,在车头上插入摇把“呼噜呼噜”地摇了起来,摇着摇着……突然,眼前一黑,载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路过的人发现了急忙过去把他扶起来,“师傅!师傅!”地喊叫,见他丝毫没有反应,于是赶忙往医疗队抬。
多师傅被抬入抢救室,大夫们全力支赴进行抢救。强心针、气氛瓶……能用的都用了,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一分钟……两分钟……金师傅终于醒了,“我怎么在这儿?我的车呢?”一句话使大夫们紧绷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经过会诊,大夫认定金师傅患的是高原心脏病,不适宜从事重体力活,更不适宜开车,大夫为他开了七天的病假,并叮嘱他住院治疗。
金师傅在医院安安静静地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醒来,精神大振,他感觉好多了。于是,马上找大夫要求出院。大夫说:“你不要命了!这么严重的心脏病,刚抢救过来,略有好转,就要求出院能行吗?”“我感觉好多了,保证没问题!再说我闪队上急着要材料,几十号人也没吃的了,我不回去咋行!”他竭力争辩着。“不行!我们跟队上喊话(电台喊话),你需要休息治疗!”大夫理直气壮地说。“好好,不要喊,我不出院了行吗?”金师傅只好“投降”了。
下午四点钟过后,他终于按奈不住了。悄悄地溜出了医疗队,来到了停车处,发动汽车,一溜烟地开出了勘探处,直奔队上。
寻找仪器车
有一年夏天,卫导处的涩北地区施工。眼看队上的汽油没有了,队上派金成国与马兴义两位司机去大柴旦拉汽油。临行时,队长交待了近日队上要小搬家,回来时仪器车在原驻地接应他们,他们二人当天赶回了大柴旦。第二天一早,吃完了早饭,装满了一罐车汽油,便急忙出发了。
到了队上,全队职工已小搬家走了,这里已人去房空等了多半天也没见仪器车。无奈,他们只好顺车印寻找。驻地周围没有任何参照物,到处是蜘蛛网似的车印,不知该走哪一条,他们只寻找施工过的测线地段,茫茫戈壁纵横交错的测线,看得人眼花缭乱,怎么办?他们二人谁也没当过地质测量工,对测线的走向一无所知。“返回去再联系!”“不行!队上急需这车汽油,否则,难以生产”。二人争论着,“试一试,再找找看!”马师傅坚定地说。于是他们又开始寻找测线上的新车印。盐碱壳地段,到处似乎都是新车印,沙石地段更是找不到车印。两三个小时过去,仍是一无所获,这时离开驻地已几十公里了,他们仍在继续寻找,没办法只好寻找卫星定位的置高点。
“站到高处或许能看到小搬家处”,他们心照不宣说道。于是,又加大油门顺着车印飞快地跃过沙滩,又到了一块盐碱壳地,车速无法回忆,凹凸不平的地面,颠得他们难以忍受,人在车里如同浪里行舟,忽上忽下,左右摇摆,一不小心,头就碰在了驾驶室的铁壳上,每个人头上的疱一个接一个。他们二人交替着开车,七、八个小时过去了,他们握方向盘的双手和胳膊都肿了,十个指头都僵硬了,由于十多个小时未喝上水,吃上饭,在高温之下,只见马师傅干裂的嘴唇上冒出道道血痕。肚子饿了还可以忍耐,一天滴水未进真使他们难以招架。渴啊!……口中已没了口水,嗓子眼儿里直冒烟,此刻多想有一眼清泉,让他们痛痛快快地喝个够。忽然,前方呈现出一睡汪洋,云雾缭绕,气浪滚滚,波光中倒遇着嶙峋怪石,忽大忽小,时隐时现,尤如玉宇天宫,仙境瑶池,又如东海龙宫,一片海市蜃楼,飘渺无穷。“找到了!找到了!”“仪器车!我们的车!”马师傅高兴地几乎跳起来,迷惘中的金师傅突然精神大振,饥渴与疲劳此刻已烟消云散,他们拼命地向前方驶去。十米……二十米……两个小时过去了,瑶池不见了,海市也没了,眼前矗立的是一块块土包,一座座的残丘,二人呆了。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夜幕就要降临了如何是好?再找回去的路也无法辨认,此刻他已不知道东南西北了,深知已经迷路,再不能行驶了。“今晚我们就在此地休息吧?白天再继续寻找。”马师傅说。他们只好下车,到处走走看看,一望无际的盐碱壳地,无边无涯,死一般的沉寂。很快天完全黑了下来,为能使施工的勘探队员们尽早发现他们,他们打开了车灯示意给信号。黑暗中忽明忽暗的光柱,反而显得整个戈壁滩上更加空旷、凄凉和恐怖。一晚上,坐在驾驶室休息,觉得时间更加难熬。实在太累了,他们一处睡坐垫,一个钻在坐垫下面的空隙上休息,难以舒展身体,但也无可奈何。高原的夏日,温差大。俗话说:“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此时身临其境的他们二人对此体会是太深了,小小的驾驶室尽管有他们两人,但仍抵挡不住寒气的侵袭,直冻得两人寒颤发抖。后半夜硬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寒气已过,终于迎来了第一个黎明。
天亮了,他们又开始了寻找征程。根据朝霞辨认方向。他们共同分析,做出了向南寻找的判断。于是,汽车又奔驰在南去的测线上。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过去了。突然,前方发现了一片帐篷,焦虑的心情突然又有了希望。二人又是一阵激动和高兴。待车开到跟前一看,“哎!怎么又回来了?找了一天一夜原来是围着驻地打转转”。金师傅懊丧地说道。“怎么办?”“再找找看,我不信就找不着他们。”马师傅倔犟地说道。于是他们又朝着相反的方向驶去。又是几个小时过去了,炎热的中午,骄阳似火,使得一天一夜滴水未进的他们更加饥饿难忍,他们已筋疲力尽了。这时候,马师傅从衣兜里摸出了两块磨得几乎没有纸的水果糖,高兴地拿出来分给一人一块。金师傅接过这块糖撕下糖纸立刻放进了嘴里,好像甜喷水 胜过以往任何时候。汽车继续在颠簸,戈壁继续在脚下延伸,他们始终不放弃希望。口渴得实在无法忍受了,马师傅就打开了汽车水箱,接了杯又黄又涩满是汽油味的脏水,两个人你一口我一口地“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精神好多了,接着继续追寻。眼看天又黑了,仍感渺茫。于是,他们又原地休息了。夜深沉,难入梦。在万物踪灭,没有生灵的瀚海戈壁上,他们二人相依为命又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第三天又开始了。找啊!找啊!……他们忍受着40多度的高温,颠簸、饥饿、干渴、疲劳、伤痛……抱着一线的希望继续寻找着。正午时分,已经三天两夜粒米未进的他们,无力天车了,两个人强打精神。金师傅个小力单,加之几天的饥饿与疲劳,使他的精神完全垮了,已无力支撑。此时,马师傅又从兜里摸出了一块糖,剥了纸立刻送进了金师傅嘴里。金师傅吐出来一看,正是关一天马师傅留约自己的那块儿。此刻,金师傅怎忍心再吃下这块糖,他硬是往马师傅的嘴里塞,马师傅左右躲闪,最后,他终于发火了。金师傅无奈又吃下了第二颗糖。这颗糖等于是用泪水一点一点化掉咽下去的。看看时光,看来再找下去的希望是没有了。“怎么办?再这样下去,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了”。“我们只有打道回府了”。他们无奈地发出了感叹。
于是,他们沿着来时的路线,只好返航了。经过五、六个小时的艰难跋涉,总算到了公路上,此时已晚上七、八点钟了,因是高原夏季,太阳依然高悬。行车不到10公里处,见到了一道班房,如见了救星一样,向道班工人诉说了他们的遭遇。道班师傅看到他们几乎到了生命垂危的惨象,二话没说,先倒了杯水让他们喝着,然后即刻动手做饭。没有20分钟,一锅白水面片端到了跟 前。每人盛了一汤盆,尽管没有一根菜,只是放了把盐,他们儿郎吞虎咽地吃得那么香甜,盛了一盆又一盆,还要再吃时,道班师傅制止住了。“再吃,就会伤身体了”。师傅劝说道。当谢别之时,本队的几部车也到了道班房。他们说:“发现油罐车不见了,已经找了两天了,没想到这里百碰到了,真是太好了!”“你们辛苦了!”一场苦不堪言的艰难旅程就这样总算结束了。
突遇沙暴
1996年5月青海石油基地——敦煌,刮了一场历史上三十年不遇的大沙暴,这场沙暴刚好让金师傅赶上了。
这天,已经调到局劳动服务公司二商场开车的金师傅,从兰州拉了一车货正往敦煌赶。晚上10点多钟,天还没黑。汽车刚驶出安西20公里处,走着……走着……公路前方仿佛是滚滚而来的一堵黑墙。骤然间,鬼哭狼嚎似的沙暴如排山倒海之势呼啸而来,车进退两难。因车货物过高,随时都有被刮翻的可能,车速上不去,只能一米一米地行走,整个车被风吹得左右摇晃。污浊闷热的空气,憋得人喘不过气业,身上、脸上布满了灰尘,汗流之后脸上留下一道道泥沟,一擦汗,五花八门,但金师傅丝毫不能顾及这些,他只是想能快点赶路早早到家。汽车逆风行驶,很是艰难。坐在室打开车灯,能见度仅一米左右,手握的方向盘硬是不听使唤。一米……两米……行进中,全师傅突然想到,强烈的沙暴会不会吹散满车的货物,这是为广大石油工人提供的生活用品啊!一旦绳子开了或是断了,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强烈的责任感迫使他又停下车来,用尽全力将车门打开,双脚刚刚触地险些被风卷走,他狠命的抓住车槽,迎着风沙摸着车身,检查着每个绳扣,直到没有发现任何隐患,主心地上了车,继续行驶。两三个小时过去了,行约二、三十公里后,灯光下,只见公路上被沙暴裹卷着的失散羊群,几乎被风暴推着走,“咩咩……”地直叫个不停,一会儿双见下沟的汽车翻倒在路旁,一会儿又是熄火的拖拉机斜摆在公路边上……。金师傅充满了恐惧和担心,拼命地把好方向盘,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风沙折磨。零晨三点……四点……五点终于回到了敦煌基地。狂风依然地吼叫着,沙暴依然地咆哮着。金师傅将车停放好后,本想即刻回家好好洗个澡,美美睡上一觉。但因为沙暴太强烈,近在咫尺的家却不能归,只好在车房待到天亮。想起这场风暴,金师傅至今还心有余悸。
二、妻子
妻子买秀兰与金师傅同年参加工作,是在勘探处第一批司训班认识、恋爱、结婚的,至今已有15年的婚史了,他们生有一女一儿,家庭幸福美满。
司机的妻子深知丈夫开车的不易和责任的重大。在生活中,她对丈夫百般的体贴和关怀,尽到了一个妻子的责任和义务。在孩子面前,她是个好妈妈。
丈夫常年开车在外,她把家料理得井然有序,照顾和教育孩子不辞辛苦,孩子在班上学习都是名列前矛。十多年来,她没进过舞厅,没有搓过麻将,全身心地投入在工作、丈夫、孩子身上。丈夫每次出车回来,妻子早已备好了酒菜,为丈夫接风洗尘。为使丈夫能安心开车,她经常是把困难悄悄揽下,把苦衷默默咽下,硬是把眼泪往肚里流。为了丈夫和这个家,她付出的比得到的多。
在月子里
1984年底他们婚后第一个孩子出世了,初次当母亲的买秀兰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正在野外地震队施工的金师傅得知妻子分娩的消息请了假兴冲冲地赶回家里。心想妻子在怀孕期间,国灰一直在外施工顾不上照顾妻子,一个人挺着大肚子还要上班,还要操持家务,真够难为她了。如今生了孩子,这个月子说什么也得守在她的身边,好好照顾她,好好尽尽作丈夫的责任。于是,他每天起早贪黑为妻子做饭,为孩子洗尿布、喂奶忙个没完。转眼10天过去了,妻子的身体稍有恢复,女儿的一切较为正常,此时,队上的任务较紧,车辆拉不开栓,带信让金成国回队。妻子得知后不但没有阻拦,还劝丈夫归队。丈夫说:“你的身体还未完全恢复,我如何能放心地走”。“我现在好了,吃的喝的都有,我自己能照顾自己,你放心地走吧!”妻子坚持地说到。丈夫说:“不行!生孩子是一生的大事,落下个什么毛病怎么办?”“哪有那么娇气!我从小在家虽然是独女,但因家境不好,父母从来也没把我当娇女看待。”几句话使丈夫无言对答,丈夫只她下决心归队。丈夫理解妻子,更理解石油队伍广大女工,她们有理想有抱负,为了振兴青海石油事业,她们宁愿牺牲自己,舍掉一切。丈夫没侍候完妻子的月子,带着遗憾和明天的希望走了,妻子心甘情愿地忍受着一切。
儿子住院
80年代末,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又有了儿子,在猴子四岁的那年,一天夜里,呼呼的黄风香刮了一晚上,睡梦中的儿子突然捂着肚子大喊大叫地爬起来,并在床上哭得直打滚。“肚子疼……肚子疼死了……”。只见头上黄豆大的汗珠顺脸流,妻了买秀兰又急又怕。因丈夫出车在外,一时吓得六神无主,眼泪不由得“啪啪”往下掉。怎么办?只有赶快到医院。医院离家又那么远,约两三公里的路程,又是大风,半夜三更,一个女人家怎么去?不去儿子的生命受到威胁。于是她狠下一条心,穿好衣服,立刻抱起孩子下楼,刚上公路恰好有辆小五十铃迎面驶来,她不顾一切地拦下了这辆车,向师傅说明了情况,司机师傅二话没说将她们母子让进车里,急速送往医院。下车后,跟这位素不相识的司机连声“谢谢”都没来得及说,便急奔急诊室,至今心里学觉得内疚。
到了急诊室后值班大夫说她同带医疗证,硬是不接收,好话说尽仍是不给孩子看病。这时,孩子肚子胀的象个鼓,疼得在床上直打滚。于是,她急忙打电话寻找医院熟人证明后,大夫才将孩子收下。并打发她们到内科,内科大夫又让他们到急诊科,急诊科的大夫又让去前楼拍照X光,因没值班大夫无法拍照,然后又返急诊科,急诊大夫一看说是外科病需要手术,她又抱着孩子到了外科住院部,直到外科主治医师同意住院治疗时,已是零晨5点钟了。从前院到后院,从一楼到三楼,她已累得筋疲力尽了。尽管如此,为使孩子能尽快康复,她把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焦虑地守护在儿子床边,经大夫检查,儿子确诊为“肠梗阻”,暂不需要手术,需她帮助踩动助通器(医疗器血)通气,配合医生治疗。等孩子病情稳定后,秀兰将他又托付给同病室的一位老人照看,拖着疲惫的身体又骑车返回家中,为上学的女儿赶做了早饭,等女儿上学后,她又返回了医院。一进病房,住院部的那位老同志问到“孩子没爸爸吧?”她泪如泉涌,委屈地说“他去兰州跑车了。”下午五点多钟孩子终于平安无事了,她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直到第二天一切恢复正常了方才出了院,出院后,丈夫从兰州打来电话,询问家中情况时,妻子什么也没说,只说家里一切都好,没啥事,安心开车,平安归来。
照顾公婆
90年代初,妻子的侄女因父母离异无人照看,来到了金师傅家;不到两年金师傅的哥哥因心脏病突然去世。嫂子也改嫁他人,留下了年仅四岁的孤儿,先是由爷爷、奶奶带领,后因退回原籍的爷爷、奶奶由于住房拆迁,不得已来到敦煌,因住房困难,年仅八岁的孤儿良良交与金师傅代养。四个孩子六口之家,丈夫常年出车在外,沉重的家庭负担落到妻子买秀兰的身上,妻子毫无怨言,默默地承担着家庭重担。
每天天不亮起床,为四个上学的孩子做好早饭,打发他们上学,然后,整理内务,待梳洗完毕后,有时来不及吃早饭就匆匆上班了。晚上陪伴着四个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怕影响孩子学习,自己宁可不开电视。
一个炎热的夏天,来这里暂居的婆婆病了秀兰把她接到家中,衣服脏了龙生九子洗,忧虑时与好闲聊解闷,一天三餐百般照顾,吃一碗端一碗,从不怠慢,家务活从不让她动手,并且多方求医,吃药打针样样关心倍至。同时还放心不下暂居他处的公公,每顿饭做好第一碗就打发孩子将饭送到跟前。公公、婆婆打心眼里称赞儿媳妇的贤惠与善良。人常说:婆媳之间总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婆婆年迈如之身体不舒服情绪欠佳时,总认为媳妇再好不是自己生的,总是跟自己不一心。有时,因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或是呕气不吃饭,秀兰硬是忍着泪好言相劝,直到婆婆顺心如意为可。丈夫回业时,从不向他诉说婆婆的不是,使长期在外跑车的丈夫得到了宽心与慰籍。
一次,侄子良良与其他三个孩子打成一团,打闹中将桌子、凳子砸得面目皆非。秀兰回到家中,见到此状,火冒三丈,将几个孩子狠狠地臭骂一顿。但良良却不服所并高喊着:“你偏心!是他们先打我!”“是你捣乱我们学习!”几个孩子也不示弱吵侦测 完。秀兰一气之下,将几个人揍了一顿,没想到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了,良良站在那儿一哭就是几个小时,拉也拉不动,劝也劝不开,一下 了大半夜,第二天连饭也不吃,下午放学就跑到爷爷、奶奶那儿告状,说是妈妈不让他吃饭。奶奶听后大动肝火,即刻要找秀兰算帐,后被爷爷劝住。此后,秀兰得知后要找婆婆说清楚,婆婆出言不逊:“你为什么不让良良吃饭?就是因为他不是你生的,你就虐待他!”“你听我解释!根本不是你说的那种情况!”“不听!有什么好说的!”秀兰气得哭着走了。三天以后,秀兰提着海鲜和青菜又到了婆婆那儿,对自己的一切先做了自我批评,接着将良良呕气不吃饭的情况解释了,婆婆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一场家庭内战和平解决了,金师傅出车回来后家中和谐景象一如既往。
生病期间
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秀兰一早起床为孩子们做了早饭打发孩子们上学去了,接着按部就班地梳洗、整理屋子吃饭、上班。一路上人来车往,川流不息,秀兰心急火燎地往单位上赶,到了单位停好自行车,三步并作两步地跨上了去工作室的楼梯,刚一迈步眼前一黑便一头栽倒在楼梯上,顿时头部鲜血直冒,不省人事,后面来人急忙将她扶起,看她毫无反映,脸色苍白。“快掐人中!”有人高喊着,另有两个女同志过来。一个扶着,另一个迅速掐向人中,一秒……两秒……秀兰终于醒过来了。大家把她扶进工作室安顿好坐下,赶忙找来了创可贴将伤口贴住。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秀兰也太辛苦了,我看是累的了”。“金师傅也太不象话了,这么多孩子,双是公公婆婆的交她一人照应,谁受得了!”“不行!马上给金师傅挂电话,让他马上从兰州回来!”昏晕中的秀兰急切地说:“不用!不用!我没事,休息一下就会好了”。这时,秀兰头部仍然血流不止,鲜血顺脸而下,染红了衣服。同事普师傅一见此状说道:“不行!赶快送医院!否则会出人命的。”于是他立刻背起秀兰下楼了。从六楼一口起背到一楼,停都没敢停,下楼后队上的汽车早已等候在那里。送走了秀兰,普师傅脱下棉工服一看,鲜血间湿透了他的棉工服。到医院后大夫进行了紧急抢救,春夫确认为血管破裂失血过多需住院治疗。之后,在大家的帮助下住院七天后方恢复了健康。
秀兰操劳和辛苦,作为丈夫的金师傅他是一清二楚的,可是作为一个司机,家庭和事业是不能兼顾的。他也很想做人好丈夫,在家中替妻子分担一定的家务,让妻子也能生活得自在潇洒。但是石油工人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促使他马不停蹄地奔驰在运输大道上。他一个心眼儿想的是安全驾驶,多拉快跑,以安全回归给妻子最大的安慰。每次跑长途,总是首先想到的是给妻子买最流行的服装,或买最好的化妆品及首饰以献给妻子最大的爱。对丈夫的一切,妻子是完全理解和支持的,她从不愿拖丈夫的后腿,只想让丈夫排除任何干扰,安全行车,他们以自身行动证实了石油工人对石油事业的忠诚。
忆在锡铁山铅锌矿找矿的艰苦岁月
李义邦
锡铁山铅锌矿是柴达木盆地北缘已发现的唯一大型铅锌矿山。矿山自80年代建设以来,通过10年的矿山基建和生产探矿工作,由于菱锌铁矿的发现和矿体形态的复杂化,矿体规模变小,使矿山工业储量减少30%。为了扩大矿山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保证锡铁山矿务局的可持续发民展,自92年起,一代年青的矿山地质工作者积极投身于矿山的地质找矿事业中,有计划地寻找生产矿区空白区、深部及近外围的各类隐伏矿体,增加矿山储量,为矿山提供后备资源。
由于锡铁山铅锌矿是80年代新建的矿山,建矿实期这里的工作环境和自身条件极其恶劣,加之地质工作本是一个比较艰苦的事业,矿山很难留住有工作经验的地质专业人员。因而,以我和王春龙、应积业为代表的年青人挑起地质工作的大梁,积极进取,克服工作经验不足、专业知识面不广等不利因素,带领全体地质技术人员在地质找矿的领域内不断地探索,并不断地取得进展。
在地质找矿的初期,年青的地质工作者考虑到自身的素质并不高,加之地质找矿的难度大,故以寻找生产矿区的隐伏矿体为起点。一方面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另一方面综合分析和研究矿山积累的第一手地质资料,反复深入井下或地表实地调研,并和原地质勘探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指出生产矿区空白区寻找因地质勘探时期控矿网度过稀而漏掉的小矿体和成矿后断裂构造错失的矿体将有很好的前景。并先后选了四个靶区进行工程验证,发现五条隐伏矿体,新增工业矿石量188341万吨,铅锌金属量25584吨。从而使矿山的地质找矿工作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随着生产矿区空白区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一代年青的地质工作者不但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而且开阔了地质找矿的视野。93年矿山地质人员和青海有色地质八队合作,开展了矿区深部的勘查与地质找矿工作。为了保证勘探工作的质量,一方面矿山地质人员继续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和专业知识,经常向来矿山考察地质老前辈请教,学习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有关的理论知识,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不断深化对矿床地质特征、矿化特征及控矿因素的认识,并用此指导深部勘探与找矿工作。从总体设计到单项设计,从工程的施工到验收,从资料的收集到勘探报告的编制的各个环节,矿山地质人员尽了最大的努力。截止96年底该项工程已经完成,共探明矿石量391万吨,铅锌金属量45万吨,其中新发现27条隐伏矿,新增矿石量249万吨,铅锌金属量28万吨。为进一步拓宽矿山地质找矿的范围、加大地质找矿的力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生产矿区空白区和矿区深部的找矿工作,虽然增加了一部分工业储量,但增加的幅度有限,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矿山储量不足的问题,矿山地质找矿工作必须向矿区外围拓展。96年我和王春龙、应积业为代表的矿山地质工作者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各种地质资料和有关的科研成果,详细而又全面地论证了矿区空白区、深部及外围的成矿条件,并借鉴矿山前几年地质找矿的经验,编制了《锡铁山铅锌矿近期及中长期地质找矿总体规划》明确了矿山地质找矿的方向和任务,并于96年下半年依据《规划》开展了矿区55线以西近外围的找矿工作。96、97、98年先后完成了55-61线、61-68线及68-75线的地质找矿任务,先后共找到25条隐伏矿体,新增矿石量118吨,铅锌金属量24万吨,为矿山地质找矿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在不断取得找矿进展的同时,全体矿山地质工作者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在更大范围开展地质找矿,仍面临很大的风险。为了减少风险,增大长矿的成功率,矿山地质工作者借鉴国内外找矿经验基础上,于97年度邀请了国内近20名著名地质专家前来锡铁山,召开了“锡铁山铅锌矿高层次找矿研讨会”通过与会专家的会诊,锡铁山矿区及外围仍有很大的找矿潜力。依据专家们有意见,矿山地质技术人员历经两个月的努力,于97年底完成了《锡铁山铅锌矿多金属矿区及外围第二轮地质勘查总体设计》,在《找矿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今后找矿的方向和具体方案,为了使《勘查总体设计》的顺利实施,矿山地质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于98年申请并办理了矿山的勘查权,为矿山今后的地质找矿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法律依据。
综上所述,自92年以来通过全体地质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锡铁山铅锌矿的地质找矿工作由不规范逐渐走向规范,由不成熟,经历了一段十分曲折的创业道路。通过七年多的地质找矿工作,共计新增工业矿石量385万吨,铅锌金属量55万吨,延长矿山服务年限近7年。为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开创了新局面。由于成绩突出,于92、96、97、98、年度先后四次获锡铁山矿务局找矿成果奖;一次获青海省科协重大科技成果奖;并将找矿成果报送国家科协和国家的色金属工业管理局评奖。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锡铁山矿务局全体地质工作者坚信,矿山的地质找矿工作在今后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绿草山煤矿名称的由来
耿川云
50年代,我从部队转业一直在柴行委工作,与资源开发的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50年代在行委找矿,负责一些企业的筹建到担任企业领导,直到80年代初离职休养,从未离开企业,可以说,我的大半生与柴达木的开发建设息息相关。回忆往事,激动不已。
单说绿草山煤矿的名称的由来,就让人回味无穷。记得50年代末(具体年月记不大清楚)深秋的一天,我陪同柴行委的杨皓主任等人到当时被人们叫做“野牛沟煤矿”(注:50年代柴达木盆地黄羊、野驴、野牛到处都是,该矿附近野牛经常出没,故得此名)的单位去检查指导工作。从行委驻地大柴旦乘车出发,一路上一片草绿,这位领导脱口而出:“这里应当叫‘绿草山’,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我们的开发事业生机盎然,蒸蒸日上”。到达矿部后,领导把这一想法告诉了矿领导和我们同去检查工作的人,大家一致表示赞同。从此,该矿就更名为“绿草山煤矿”。绿草山煤矿从建矿初期的年产几千吨原煤,发展到现在年产几十万吨。40多年来为柴达木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能源,为地方经济发展积累了资金,为海西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系离休干部,长期奋斗在柴达木这块热土上。本文由作者口述,本刊编辑人员整理)
天峻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变化
陈佐邦
天峻县地处青海湖西北侧,在广褒的草原上自古就存在许多古诞,其中最著名的是“丝绸南路羌中道”北路,即“海北道”和“海南道”。据有关资料介绍: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分元420年)僧人昙无竭(即法勇)西行取经是经现在兰州,乐都、西宁、湟源、海晏、刚察,进入天峻翻关角垭豁到希里沟,再经德令哈、大柴旦、茫崖到新疆若羌(一说出敦煌到吐鲁番),越怕米尔到印度。正是走的“羌中道”北路的。这条道亦称“海北大道”,远在秦汉时就已初步形成,直到天峻建县前牧民们还是通过这条道把畜产品运到湟源等地,又把日用品运回汪什代海。藏语把这条道叫“寸兰木加当”(黄色商道)。“海南道”是从湟源到赤岭(日月山),沿海南到铁木加吐谷浑都城伏俟城,西进到天峻,越关角垭豁到希里沟。隋及唐初,吐谷浑和吐蕃交往,友好相互遣使臣,反目时刀兵相见。所行之路,在天峻地区亦为海北、海南两条。此外,还有青海湖西北地区的罕拜羌人西去敦煌的一条通道,称柴达木敦煌道。开始罕拜羌人与敦煌联系时所走的路线是溯布哈河源,越哈拉湖、今党河河谷到敦煌。但此道属高寒地区,而由青海湖西出穿过柴达木盆地北,越今当金山口至敦煌较平坦。另外还有沿用至今的从天棚南进苏吉沟,翻苏吉垭豁到茶卡盐池的天棚茶卡便道;从快尔玛西时越阿什扎大垭豁,经现在生格乡,直到德令哈市的快尔玛德令哈便道;从木里到甘肃张掖的便道。这些古道随着人类社会乱治和经济的盛衰,时兴时衰一直延续到天峻建县前未有多大变化。在古道上承担运输任务的便是唯一的畜力,即主要是牛(牦牛和犏牛)。到几百公里外去产品交易是牛驮,牧民搬家易居是牛驮,吃水运冰是牛驮,老幼易动是牛驮,死人送葬也是牛驮。1953年天峻工委成立至1957年,县机关各单位的取暖用煤还是牛驮。牦牛个大体壮,耐寒少病,负力大,好豢养,不亏为“雪山之舟”的称号。建国前每年外运畜产品15-25万公斤,内运粮食和物资约10-15万公斤。公社化后的1959年,全县是牦牛运输队15个,驮牛8513头,骆驼运输1个,驮驼80峰,乘马923匹。据1960年群运站统计,该年全县组织驮牛、骆驼等畜力9944头(次),完成货运量98447吨。当然,至今牦牛仍然是天峻广大牧民的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以上是古道(便道)路,牦牛运输的大致情况。这个阶段延续时间最长。解放后随着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的建立,牧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古道”、“牛驮”已不能适应需要,便发展畜力车(主要是马车)运输。1954年至1961年是天峻县交通运输业发展史上的第二阶段,即畜力车运输为主的阶段。天峻建县后即着手各单位的基本建设,要从外地拉运建筑材料,特别是木料,牛驮、牛拉很难解决问题。1954年政府建筑便顾用马车运输;1958年成立县大车运输队,到1959年马车达70辆;1960年达108辆,其中胶轮大车26辆,年货运量达20至25万吨公里,客运量1500人(次)。随着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畜力车运输跟不上形势,机动车运输已是大势所趋。1961年后由于机动车逐年增加,畜力车和牦牛驮运输逐年减少,1981年时全县胶轮车只有25辆。若要富,先修路。天峻县城至察汉诺42公里,为天峻县修建的第一条公路,因为只要到察汉诺,西上可达自治州首府察苏镇,东下可直通省会西宁。为此,县政府决定全县18个部落以“民工建勤”的办法修筑“天察公路”,于1956年6月2日动工,每次5天,每次3-5个部落参加,共分10次完成。如下环仓区各部落743人,分两个大队,8个中队,14个小队,41个小组。“民工建勤”实到1061人,他们兴高采烈,干劲倍增,修筑49天,胜利完成任务。评选劳动模范116人。第二条公路为天峻县城至木里煤矿,全长165公里,1956年8月青海省人民委员会(即省政府)拨专款98600元,初步修筑简易公路,于当年10月13日竣工。1957年又投资10万元,进行扩建,成为全县的经济公路,并在快尔玛修筑布哈河大桥一座(全木结构),1957年4月投资160万元,修筑了布点全河水泥木桥。1977年6月成立了公路养护队,下设5个道班。以后陆续采用“民办公助”的办法修通了县城至织合玛乡公路,县城至江河乡和舟群乡公路,县城至苏里乡公路,县城至火站公路;雪合里乡至托勒牧场公路,青新线141公里处至生格乡公路,国道315线公路(县境内75公里)。截止1985年全县公路(包括简易公路)662公里,12个乡均通公路。青藏铁路穿境90公里。至此,天峻县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包括便道、公路、铁路在内的交通网。上述为天峻县交通发展变化的第三阶段。
机动车运输:1956年4月,地质637队队长刘玉来天峻联系工作,天峻历史上第一次来汽车大小各一辆。1956年10月13日,天峻至木里简易公路修通。地质648队卡车3辆满载贸易公司木里商店的百货和地质勘查人员及仪器同时到达木里时,沿途和木里乡牧民们第一次见到汽车,欢呼雀跃,迎接贵人。有一70岁的老人和几个女放牧员从远处看到汽车后让大家躲起来偷看,不然怕汽车受惊,汽车在坡路上换档,发出不同声音,他闪认为汽车“乏了”,汽车过后他们发现汽车放的水,就认为汽车乏了撒的尿(因牦牛乏了喘气撒尿)。
1958年天峻机械厂购噶斯车一辆,到1959年增至4辆,成立了汽车队。1960年10月天峻县群众运输管理站成立。1964年11月30日县人民委员会决定,从1965年元月起,用县上51-噶斯车跑茶汉诺,接送来往行人,解决天峻去省、州的班车问题。1978年6月成立了商业汽车队。到1985年全县有各种汽车90辆,其中载重汽车63辆,客运车1辆,医用救护车3辆,各种型号的小车23辆,汽车分布情况是:县以下各乡26辆,国营运输单位35辆,个体运输户2辆,各企业单位35辆,行政事业单位17辆。生产、运输兼用大中型拖拉机,1975年3台,7985年达53台,挂车52个,手扶拖拉机,1976年2台,1981年达48台,1985年全县170台,至1994年6月全县汽车增至131辆,其中国营120辆,个体11辆,国营120辆中货运车73辆,客运车44辆(包括小车),专用车3辆;个体11辆中大货车8辆,客车3辆。全县有大小拖拉机374台,摩拖车285辆,自行车1250辆。
货运情况:每年外运的物资主要有:牛羊肉1000-1300吨,各种绒毛700-750吨,牛羊皮5-7万张,煤炭3000-5000吨。内运主要有粮食、商业百货、建材等物资。1985年全县社会货运量为16436吨,客运1954年至1959年累计2420人,1960年客动量达1500人。1962年群众运输管理站撤销,扩大了县汽车队。1971年省交通厅在天峻设客运站,发放西宁到天峻客运班车,年客动量达3000人。1982年火车通天峻,县汽车队增发县城到火车站班车一辆,每日3趟,1984年客运量达2837人。西宁班车由原3日班改为双日班,年均客运量为5840人。1985年全县社会客运量达39700人。1982年10月1日火车正式通车,穿越天峻县境90公里,内设江河、峻河、天棚、天峻、南山、二郎洞6个车站,客运普通列车每日对开一次,直快列车隔日对开一趟,天峻站1985年客流量32400人。
从上述不完全的数据充分说明,天峻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变化是天翻地覆。这里就解放初期两例事做一比较:一、从布哈河“吃”人到幸福桥过河。布哈河为天峻第一大河,全长218公里,年均流量24.67立方米/秒,河宽、水深、流急、河镀以卵砾石和泥砾石为主,每到夏秋季节,便河水瀑涨,人畜不能过往,每年都有人畜被冲被淹之事发生,甚至有的年份溺死人多至10人,最少也有2-3人被淹死。建县后,天峻12个乡在河北的就有8个(县城在河南),增加了过往布哈河的频度,加之每年搞副业的人增多,他们又不识“水性”,所以年年有被布哈河“吃”掉向几个人和冲掉不少物资。汽车、拖拉机陷入河中不能动的事常有。自古以来被布哈河“吃”掉的人和淹死的牲畜不知有多少!因不能过河而耽误时间,失去机会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自1957年修了布哈河大桥后,“天堑变通途”,人们称大桥为“幸福桥”。现在布哈河上有两座水泥桥(公路桥)一座铁路桥。二从“卡”到畅。天峻建县后不论到州所在地(察 汉乌苏)开会还是下西宁办事,都要骑马两天到茶卡,再从茶卡搭车西上或东下,返回前先给单位发电报,到茶卡送马来接。这样,往往没有车走不了,没马回不了,只好等待,人们说:茶卡“卡住了”,卡5-6天,甚至7-8天常有的事(因马丢了找不着,无法送马),有时实在等不着,步行回县也有,笔者1955年从茶卡,1956年青新公路通到西部,转运站随之移至茶汉诺,天峻至茶汉诺公路也修通,虽然比以前方便多,但还是由茶卡的“卡”变为茶汉诺的“熬”,还得等待,有时还要步行。现在则是畅通无阻,四通八达,境外海北、海南、五湖、铁路4条大道通西宁,县内8处公路达各乡。过去从天峻到西宁最快也得5-6天,现在只需5-6小时。过去牛驮路艰难,现在车载道宽畅。群众说幸福桥,康庄道,越来越富,越富越接近小康。
天峻牧场
曹清景
1960年,是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人民生活最困难的一年。当时我在县委组织部工作,是年九月初,县委机关组织了八人副业队,由县委财贸部田保太部长带领到木里拣“地皮菜”,我也参加了。9月下旬,木里地区降大雪,畜间疫情漫延,牛羊死亡严重,特别是天峻牧场,灾情最急,幼畜死亡率约百分之七十,成畜也大量死亡。县委电令木里公社,转告我不要回县,立即到天峻牧场工作,抗灾保畜。木里公社派原七海乡副乡长祁海山同志给我当翻译。
天峻牧场,是海西州英德尔国营牧场的分场,建于1960年6、7月间。其牲畜来源是1958年民主改革中没收被定为反革命分子的牲畜及1959年木里少数牧主因与美蒋空投特务勾结,密谋武装暴乱,定为反革命后其牲畜也被没收,总计约1万头(只)。没收的牲畜全部上缴国家财政。当时州财政将这批牲畜划拨给英德尔国营牧场。据说,英德尔牧场因缺乏草场和牧工,暂时不能将牲畜赶走。经州、县、场共同商量,由木里公社拨出20户牧民,划一片草场,在木里措芒地区建立了天峻牧场。该地区海拔4500米以上,多数山峰常年积雪,多沼泽之地,增内有几个湖泊,水草丰茂,风景独特,是片好牧场。牧场建立后,总场派来1名场长和1名医生,他们7月份到场,因场长、医生都不懂藏语,很难开展工作。我和祁海山同志进场后第三天,场长和医生都回总场去了。
我们到场后,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祁海山同志对哪里比较熟悉,他带我走串每家每户,介绍情况。因为他还要负责一大队的工作,又常回一大队去。他走后,往往只有我一人,我边学藏话边工作,很快适应了那里的生活,与群众也熟悉了,掌握了基本情况。生产上存在问题,主要是羊羔痢疾,大畜并没有什么传染病。原业说:绵羊得了一种“怪病”,在放牧时突然死亡,都是膘肥体壮的空胎母羊。实际上是少数牧民因饥饿而偷宰的,我们明知是偷宰,但也不敢上报是群众偷宰的,替他们隐瞒,因为我们知道群众生活困难,太饿了。当时国家给牧民的供粮标准,每人每月10斤,而县粮站供应时扣下1斤“节约粮”公社又扣1斤“节约粮”,到牧民口中每月只有8斤粮食,每人每天不到3两。当时县上又规定,社员暂不准宰杀活畜,只能吃死畜肉。所以,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群众生活困难,情绪低落。不久我和祁海山及党支部书记的父亲,还有两个好放牧员都出现了浮肿,情况十分严峻。但许多干部不敢向上级反映真实情况,怕说是“右倾”而受批判。12月份,县委书记到木里检查工作,在二大队三生产队召开全体干部会议。会上我大胆反映了真实情况,并提出两条意见:一、牧民每人每月10斤粮是国家供应的最低标准,县、社不要再扣“节约粮”了。二、应该给群众安排一些肉食,只让群众吃死畜肉实在受不了。还好,县委书记采纳了我的意见。并当场决定,社员每人安排半只生活羊,家有1口人的可宰1只羊,3口人的可宰两只,5口人的可宰3只。另外,按照三口之家,每户可安排半头牛,由生产队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分配。并当即叫木里公社向县委发电报,令县委办公室立即转发全县各公社,均照此办理。这个决定传达到各生产队后,群众高兴极了。群众生活困难解决了,群众的情绪也稳定了,从而生产形势也很快得到扭转,再没有出现“怪病”或偷宰羊的现象。春节快到了,县委不准下乡干部回县,我在牧场同群众一起度过春节。第二年三月下旬,因叫我去西宁开会,才通知我回县。后来落实生产,牲畜数字时,听说牧场当年的牲畜系列成活率还略高于木里公社其他各队。
从那时以后,我常想:任何时候,群众有困难,我们当干部的,要置身于群众中,真正体会群众的困难,尽力予以解决,绝对不能说瞎话。现在回忆起来,1960年的困难,在牧区来说不是特困难的,而是人为的增加了某些紧张情绪,某些做法确实有妥,国家供应给牧民的口粮标准,本来很低了,县、社又扣“节约粮”2斤。供粮标准低是因为牧区有肉食和奶类。在牧区应该适当多安排些肉食,不但没有多安排,反而不准牧民宰食活畜,雪上加霜,群众情绪低落,生产自然下降,当时若不及时纠正,还会造成恶性循环,对尽快地扭转困难的经济局势则极为不利。又常想,以后若遇类似的生活困难,即是挖库存,吃些老本,也一定要把群众的生活安排好。群众高兴,情绪稳定,生产就能搞好。
大约在1962年至1963年,天峻牧场撤消。听说场里牲畜一部份出售了,一部分宰杀了,一部分赶到总场去了。现在天峻许多人不知道“天峻牧场”,即是老干部,知者也不多,有人把县商业局牧场误认为是“天峻牧场”。县商业局牧场,原为职工牧场,是1958年由机关职工集资建起来的,当时我也集资了50元(可买4只母羊)。后来职工牧场移交给县商业局经营,职工集资款由商业局退还给了职工,牧场也更名为“商业局牧场”,也有人称其为“县牧场”或“天峻牧场”,但与原业的“天峻牧场”是两码事。“天峻牧场”在天峻县档案馆内未存任何资料,所以“天峻县志”中也未记载。
三十年沧桑话绵改
李公加 刘建新
都兰县各族牧民群众历来就有选择优良公畜进行本品种选育的习惯,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育成了遗传性稳定,耐高寒、耐粗饲、适应荒漠、半荒漠严酷生态条件的马、牛、羊等畜种。但这些畜种生长发育慢、周转期长,生产性能低,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为了提高牲畜质量,尽快使广大农牧民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从1955年开始,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都兰县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良畜种,应用遗传学新成就和先进的畜牧科学技术,对本地区的马、牛、羊进行杂交改良。三十多年来,有的畜种改良因不适宜本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效益低等原因,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矢折了;只有绵着改良工作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回顾都兰县的绵改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试验阶段:(1955年——1964年)
1955年,为了提高绵羊的畜种质量,县兽医站从海晏(三角城羊场)调进67只新疆细毛种公差,根据当时的绵羊品种(蒙古羊、藏系羊)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确定在蒙古羊产区的巴隆、宗加、香加、诺木洪四个地区设立四个配种点,并于同年8月份开始,以新疆细毛种公羊做父本,与当地蒙古、藏母羊进行试验杂交改良,获得新蒙一代,再时行级进杂交,向细毛方向发展。经过杂交,新一代蒙古羊在体重上仅幼年杂一代母羊略高于土种母羊外,其他年龄的公、母杂种羊均略低于蒙古羊,而在毛量上各龄杂种一代公母羊都比土种羊高1.05-1.45公斤。为了进一步提高畜种质量,解决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1957年又从内蒙古调进27只半细毛茨盖公羊,同时,从海晏三角城种羊场、海南州调进技术干部四名,进行技术指点由原业的4个增加10个,绵羊人工受精的受配率和人工受精受胎率分别达90%以上,存栏杂种羊15609只,占四个地区绵羊总数的30.97%。
1958年-1960年,由于违背自然规律,不以科学规律办事,大搞催情热配,三年中共催情热配母百35285只,受胎率为0.71%,产羔192只,加之自然宵害,对羔羊管理不善,损失很大,严重挫伤了群众对绵改的积极性,迫使绵改处于停止状态。
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后,都兰县在总结绵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在巴隆、宗加各设一个绵改点继续坚持实验,技术人员亲自蹲点操作,提高了人工授精受配率和受胎率。同时大力宣传绵羊改良知识,培训民间技术力量,使绵改工作又重新得到推广,到1963年,绵改工作扩大到诺木洪地区,配种点增加到7个,同年,青海省率牧厅正式确定改良区域规划,确定都兰县向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方向发展,并从三角城种羊场、内蒙古调进高加索细毛公羊、羊细毛茨盖公羊等优良品种,于1964年开始,正式采用复杂杂交。为了逐步解决畜草予盾,扩大改良面,加快绵改步代,在香加恢复绵改之后,宗加、马隆、诺木洪三个地区除在滩里设绵改点外,又在昆仑山设试验点,在高寒地区进行试验,到1965年,绵改点扩大到10个,共有种公羊384只。种公羊由县畜牧兽医站成立种畜场,统一负责饲养和管理,试验费用和技术力量由国家包干。绵改工作在香加、马隆、宗加、诺木洪地区得到巩固。
二、推广普及阶段(1966年-1973年)
绵改工作在取得显著成果,蒙古羊产区很到巩固后,于1966年开始实行整社、整队、整群全改全配的方针,改良一批、巩固一批,并推广到藏系羊产区的夏日哈公社,1967提-1968年又分别推广到热水、香日德和察苏三个公社。配种点增加到48个,杂种羊数量逐步增加。1972年,热水、香日德、察 苏、夏日哈四个公社因草原多属高寒山区、生态条件差、羔羊成活率低等原因停止绵羊改良。蒙古羊产区的四个公社继续坚持半细毛改良,改良母羊开始按群众分类。此间,绵改经费完全靠集体自筹,民间技术人员由集体选派,经县和公社兽医站培训后使用,劳动报酬由集体负担,并对民间技术人员制定了责任制。种公羊全部分配到生产队,划定专门放牧草场,由工作责任心强的放牧员放牧,对种公羊和幼年培育公羊每只每年补饲180-200斤,对种公羊的饲料及其它费用统一由生产队从公共积累中列支。人工授精期间,采取适令母畜集中进行授配,从而促进了绵改区的各项工作。
三、半细毛育种阶段(1975年-1980年)
由于半细毛同质羊的数量增加,在四类四级分群(1-3级、2-4级)组群的同时,此较理想型的1级和等级种公羊不断出现,此间积极培训技术人员,不断进行探索,从1976年开始使用自育公羊互交,纠正了因长期使用茨盖羊级进,导致后代毛短、毛细的退化现象,在异质羊群也先后停用了新疆细毛公羊,用茨盖或较为理想的茨新蒙等级公羊进行选配。从1977-1978年分别从湖东种羊场、英德尔羊场引入1/4罗(新罗)茨新蒙公羊进入导入杂交,进行育种。由于不断探索,育种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78年青海省委、青海省革委会《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育种(阶段成果)奖》。1981年畜牧厅确定都兰县为半细毛改良一类区,巴隆、宗加、诺木洪公社为绵羊改良重点区,并加快了改良、育种进度。1983年8月,巴隆公社因半细毛羊育种成贯显著,巴隆公社作为全州绵羊改良先进集体,荣获农牧渔业部、林业部、财政部、全国科协《绵羊改良科技进步成果奖》。夏日哈公社、香加公社分别于1983年1985年停止绵羊改良。1985年全县育成半细毛和半细毛改良羊15.2411万只,其中适龄母畜羊5.7188万只(巴隆改良半细毛羊4.9148万只,其中母羊2.8779万只,已完成育种指标)。主要育种指标也都全面完成,基本具务了新品种和各项要求。
1987年6月,青海高原半细毛新品种在巴隆乡经过省内外专家现场鉴定验收,于同年8月6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推广决定:都兰县巴隆乡为半细毛羊新品种的主要基地。此项科技成果获“青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绿洲凯歌
李文季
诺木洪农场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柴达木盆地农业。1955年先后,国家投资兴建了规模较大的一批国营农场,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诺木洪农场从此脱颖而出,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59名干部、工人服从祖国需要,押解千余名罪犯浩浩荡荡开进了人烟稀少的柴达木盆地安营扎寨,他们支帐篷、挖地窝、挥铁锹、舞洋镐、开疆拓土,袅袅的炊烟从此缕缕升起。
按照“边勘查、边建设、边生产、边扩大”的方针,开荒、修渠、建房、生产,历尽艰辛坎坷,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战天斗地的气概建起既能改造罪犯,又为国家提供商品粮的双重基地。
40年的艰苦创业,现有总人口4600余人,发展耕地6.5万亩,累计生产粮食8亿斤,油籽2千万斤。年生产枸杞和干果10万斤,猪肉50万斤、鸡蛋10万斤,蔬菜500万斤。
随着绿洲农业的发展,林业也有了长足发展。现有林地一万亩,其中防护林5156.7亩,经济林3924.7亩、果林189.6亩、苗圃295.4亩,农田林地覆盖率达到15%,抑制了风沙的肆虐侵害,改善了生态环境,在浩瀚的戈壁筑成一条绿钯的长廊。
40年来,成功地改造罪犯13020人,为国家稳定,社会安宁做出了贡献,其中刑满释放6499人,留场安置就来5392人,特赦30人,获得减刑1982人,刑满就业人员中有745人转工,聘为农场企业干部12人。自84年以业,农场又收押改造省内外犯罪人员2895名。为使罪犯改恶从善,成为新人,他们认真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监,对罪犯实行处罚和改造相结合,坚持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教育、感化、挽救的监管方针,通过育新学校系统的政治、文化、技术教育,已有3300余人(次)获监狱表扬,1811人(次)获减刑,484人脱盲,345人获小学毕业证书,233人获初中毕业证书,1887人获各种技术培训证书。
《监狱法》的颁布和实施,使监狱工作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由建杨初期5辆汽车和14辆马车组成的运输队,2台C-80和3台SL50-55拖拉机组成的机务队,发展成为拥有大中型 拖拉机54台,收割XII机34台,小型拖拉机6台,运输机动车38台,农业机械总动力1.5万千瓦,家业生产中的机械化水平已达到80%以上,发挥了国营农场的优越性和示范作用。
诺木洪农场的农业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50年代未,在低标准、瓜菜代、勒紧腰带的岁月,以脱离实际的所谓“大开荒、在发展、放卫星”错误思想指导下,由于缺乏科学态度,匆忙上马,水利设施少,战线拉的长,缺少林网保护,开垦了一些不宜种植的土地,又被迫退耕还牧。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贯彻执行学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后,农业生产又前进了。诺木洪农场1971年创造了春小麦亩产1565斤的全国高产记录,1979年再创公倾面积中亩产1918斤的高产纪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农业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农场实行了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86年每个承包者承担80亩任务,比76年提高了3倍,每个劳动力年生产粮食4万斤左右,比七六年产量提高了7倍,职工的收入也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生活得到了改善。
1993-1995年,在上级部门的大务支持下,实施了二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在场党委领导下,精心组织、大力宣传、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狠抓质量、多方筹资、领先科技、提高效益,从干警到每个施工人员,顶烈日、战严寒,不畏蚊虫沙暴,克服种种困难,共同开发大计,同创开发大业,经过三年奋战,完成投资2290万元,改造了新建干渠28.428公里,支斗渠50.500公里,新打机井9眼,开荒6000亩。
诺木洪农场二期农业综合开发的扎实实施,是发展“三高”综合农业的战略步骤,是振兴柴达木绿洲农业的希望之光,现在的诺木洪农场已经是田成方、路相通、渠配套、林成网,农、林、牧、副业兴旺,农、工、商、贸全央发展的沙漠绿洲,为开发柴达木奠定了现代化的农业基础。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恶劣,目前,诺木洪农场经济遇到了暂时困难,资金短缺,干警职工工资不能及时发放,给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生存在艰辛与环境压力的诺木洪人,铸就了农场人沉默与坚毅的品格,面对许多困难,却很难听到叫苦和叹息!
三四十年前,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一九来自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小伙子,如今,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有的退休安度晚年,有的……
韩俊生,北京市人,经过解放战争枪林弹雨的考验,一九五五年十二月随犯调入这个地方。在水利工地上,他一面率领罪犯开凿总干渠,一面教育罪犯重塑自我,踏上新生旅程。这位有长期军旅生涯和15年“警龄”的老同志,不幸在十年动乱中被划为阶级异已分子,身心遭受痛苦折磨,55岁就英年早逝。
王玉发,天津市人,二址岁汽车学校毕业,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响应祖国召唤从海河之滨来到这里,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车辆保养的油光锃亮,他驮着银山来,又驮着金山去,为农场的兴旺而日夜奔波,结果,壮志未酬就在48岁那年因积劳成疾,过早地辞别人世。
邹教师,甘肃临洮人,大专文化程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教书育人挥洒汗水,信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信条,送走一批批学生,又迎来一批批新生,呕心沥血,在所不辞。一天,他晕倒在讲台旁再没有醒来,年仅50岁。
四十年的历程,四十年的奋斗,诺木洪人用汗水,用辛劳、用真情、用生命谱写了缘洲凯歌,造就一批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勤奋淳朴的务实精神;进取的创新精神,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乌兰县畜牧兽医机构的建立与演变
韩尚箴
乌兰县畜牧兽医站的前身是都兰县希里沟区畜牧兽医站,该站始建于1957年的7月份,我是当时建站的组成人员之一。这年5月份由海西州畜牧兽医站的吴国斌同志带队领头,达福来和朱效文同志去天峻县搞家畜寄生虫感染情况区系调查;7月份工作结束要返回海西州首府——察汗乌苏。路经希里沟时,刚好遇上州站的单育中同志,他说:都兰县要在希里沟建立畜牧兽医站,他先来筹建此项工作,让我留下来和他一道搞建站工作,所以我再没去州上,就在这里开始了工作。当时调给该站的畜牧兽医技术干部还有张立生、哈尼登(住在茶卡)、达福来、罗布生和一个工人,单育中同志任站长,我具体搞药房、门诊兼文秘和会计,其他同志主要搞后勤工作。
当时没有房子,就借了希里沟林业管理站的两间房子,一间为药房、门诊兼住宿,一间为站长办公室兼宿舍。因为有的同志还住在茶卡,有的同志尚未到岗,有些暂时住在林管站的集体宿舍里,论起建站时的条件,可以说一穷二白,什么条件都没有,连最起码的地个药柜,一张办公桌都没有,当时只好借了林管站已不用的半块旧兵乓球案子,上面摆放了一些常用的简单药品和几样小器械,做了一个固定病房的木头六柱栏,就这样挂起了畜牧兽医站的牌子,按部就班开始了工作。那时候的人什么条件都不讲,只想干工作,其他啥也不讲究,真是有一种雷锋精神,说干就干的思想作风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虽然条件差,说干就干的思想作风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虽然条件差,人员少,工作的地区又较大,有希里沟、铜普、赛什克的南北柯柯、卜浪沟和茶卡等地,但工作搞的还是有声有色。如1958年全省兽医防治现场会就在希里沟畜牧兽医站召开。
为了配合省上的茶卡开展绵羊改良试点工作,1958年给住在茶卡的张立生同志拨给了人民币500元,做为茶卡的经费,从此又建立了茶卡畜牧兽医站,具体工作仍由希里沟畜牧兽医工作站统一安排和指导。
1959年,乌兰县成立,随之原都兰县希里沟畜牧兽医站也改为乌兰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单育生同志继续任站长。1962年德令哈县合并于乌兰县,这样以业畜牧兽医工作的地区任务更加大了,人员和机械也随这增加。到1967年初,相继在铜普、赛什克、希里沟、郭里木、戈壁、怀头他拉公社成立6个畜牧兽医站,再加上58、59年成立的茶卡、宗务隆两个站,全县已有县、乡两畜牧兽医站9个,畜牧兽医人员已达到46人。但天有不测风云,1967年在“文革”的冲击下将乌兰县畜牧兽医站撤消,人员及设备全站下放给各公社站,县站的房屋也被外单位人员所住,县畜牧兽医站失去了它原有的那种生机勃勃的风貌。到1970年乌兰县畜牧兽医站得到了恢复,并将希里沟公社畜牧兽医站全并于县站。
1979年为了加强畜牧兽医科学的研究工作,县上又新成立了乌兰县畜牧兽医科研所,冯楚北同志任所长,孟云飞同志任副所长。设立了兽医实验室、畜牧实验室和其他办公、住宿等设施,购置了较齐全的仪器设备,饲养了小白鼠、兔、海豚、羊等实验动物。当时从仪器设备、技术力量等各方面来看,是全省县级甚至州级牧科所中比较完善和较强的单位,这一点省、州有关上级业务部门都是公认的。牧科所开展工作以来,在畜禽疫病的病原诊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配合省、州科研单位进行了羊衣原体、羊轮状病毒等疑难疫病的实验诊断,对一些颖难病的防治提出了依据和措施。但到了1982年,县上又作出决定,把牧科所合并给县畜牧兽医站。牧科所的全部设备、人员、房屋全部移交给了县站,县站的技术力量、设备等得到了加强,更加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这时全县畜牧訵医技术人员已达到65个。1985的又重新建立了希里沟镇畜牧兽医站,全县畜牧兽医站达到了10个,服务机构更加健全,人员更加充实。还组建了大队兽医室,生产队兽医组,畜群有防疫员,全县培训民间兽医3000多人次,其中有180多人具体承担了畜种改良和畜病防治等工作,形成了县、乡、大队、生产队、畜群一条龙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1988年德令哈分设为德令哈市,随即原乌兰县西部的5个乡站归属于德令哈市。
乌兰县畜牧兽医机构的发展,经历了建立、撤消、合并和重建的多种曲折过程。人员及设备也经历了分散、另星集中和重新购置等不同的阶段。
忆往事,看今朝,乌兰县畜牧兽医站的40年,是辉煌的40年,是卓有成效的40年。因为它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了党的农村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了预防为主和改良畜种的方针和措施。经过40年的艰苦不懈努力,共防治各类畜禽疫病8千多万头次,消灭和控制了马鼻疽病、马腺疫、马流感、马媾疫、牛肺病、牛羊口蹄病、羊肠毒血症、牧畜炭疽病、猪瘟、布氏杆菌病、内外寄生虫侵袭病等20多种危害牲畜的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在畜种改良方面更是成绩卓著,1958年引进了苏联种马一匹和青海门源马一匹,开始了马的改良,相继又引进了外种马。经过多年的改良、戈壁、卜浪沟等草原上育成了一批体格高大、奔驰飞快的良种马。与此同时还进行了黄牛改良,当时用荷兰黑白花种牛、西门塔尔种牛在黄牛较多的戈壁、茶卡、赛什克的卜浪沟等地设立人工授精点,改良黄牛几千头。1982年开始在希里沟、怀头他拉、宗务隆、茶卡、郭里木等地建立牛冷冻精液输精点8个,黄牛改良在农区得到了普及,牛的产奶、产肉性级大大提高。山羊、绵羊的改良工作更是取得了可靠成绩。60年代开始用宁夏中卫山羊改良当地羊,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共育成裘皮杂种山羊12万只。为了提高山羊的产绒量,增加经济效益,于1982年开始在裘皮山羊的基础上,又引进辽宁绒山羊对当地山羊进行再改良,从此改良山羊的产绒量比当地羊提高一至二倍以上,个体下半场主绒量达到0.35公斤,少数羊达0.5-0.75公斤。自1956年首次在茶卡草原进行绵羊改良试验工作以来,经过广大牧民群众,全体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和各级领导的共同努力,到1986年,共人工授精配种绵羊150多万头次。育成毛肉兼用半细毛改良羊和半细毛羊265000多只(存栏)。产毛量提高1-2倍,有些公羊达到8.5公斤。1987年6月青海省科委、省畜牧厅、省牧科院组织省内外专家组,对茶卡培育的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新品种进行了鉴定验收。通过大量的个体鉴定和新品种数量的要求,乌兰县培育的“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新品种通过了省级鉴定验收。所以6月1日这一天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茶卡草原上牧民群众欢天喜地,身着节日的服装,在用青翠的松柏枝塔起的两个大彩门上彩旗飘飘,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他(她)们以极其兴奋的心情,迎接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组的同志们,接受了各级领导和专家们对30多年来辛勤劳动、精心培育的半细毛羊这一科研成果进行了检阅,这也是乌兰人民为党为人民献上一份厚礼!
忆乌兰县绵羊改良
杨占魁
1956年乌兰县还未建政,作为都兰县的一个区,由都兰县所管。绵羊改良工作试点由茶卡开始,当时畜群私有还未合作化。当年动员了16户牧民抽调1000余只适龄母羊,组成配种群;在阿斯河滩打土圈作为配种点;由省畜牧厅兽医处派调技术干部杜天明等作技术指导,还有茶卡兽医站李荫亭,民间配种员早起、完料,放牧员巴巴、才布吞、旦木曲呼,行政领导茶卡区区长刘三峁、桑特尔加、尕尕王爷等一起组织实施这项工作。试验采用新疆细毛羊与当地蒙系母羊交配通过人工授精产下羊羔。在试验过程中主要想解决细毛羊杂种后代,能否受胎,产下羔羊能否成活,解决产毛效益能否增加的问题。在茶卡地区试验的基础上,1958年以后逐步扩大到铜普乡、赛什克等地区,前后经历了三十年,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试验阶段(1956-1963年):主要推行绵羊人工授精技术,观察、探索杂种羊的适应能力,培训绵羊改良技术员。
(二)总结经验,全面推广阶段(1964-1972年)主要是不断研究总结人工授精,放牧管理,杂种羊羔关接育,繁殖成活等方面经验,在此基础上由点到面,全面推广绵羊人工授精杂交改良工作,不断巩固,提高现有杂种羊的数量和质量。1972年,全县各类杂种羊已占绵羊总数的76.2%以上,基本实现了杂种化,为半细毛羊育种奠定了基础。
(三)半细毛育种阶段(1973-1986年)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全面鉴定,按四类、四级组织母羊群,并挑选优良母羊组织育种核心群,加强种羊场工作,积极选留培育优良种公羊,理想型茨新蒙公母羊开始横交固定,并积极引进长毛型半细毛种羊,以探索提高茨新蒙半细毛改良羊的被毛品质,产肉性能等生产力。为了搞好绵羊改良工作,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主要配合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草原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为了适应绵羊育种工作需要,在育种重点地区新修草原水利,进行草场围栏,修建绵羊人工授精点以及产羔棚舍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冬春产羔草场定居化。
2、坚持绵羊人工授精
为了提高育种羊群的品质,加快育种步伐,坚持绵羊人工授精配种间断,不论生产体制和生产责任制如何改变,但绵羊人工授精工作始终坚持进行,累计人工授精配种羊数可达150万头次。
3、坚持办种畜场
为了养好用好种畜,积极培育优良种公羊,育种地区都建立了种羊场,种率场负责种公羊集中饲养管理,统一使用;繁育和集中培育优良公羔,从而保证了优良种公羊在育种工作中的需要,对回忆育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年中从种羊场引地种公羊400只。
4、坚持鉴定整群工作、在育种工作进程中,坚持每年按全省半细毛羊分类分级标准,进行鉴定整群工作,组建育种核心九,为合理进行选种选配,繁育优良的育种基础母羊创造了条件。
5、适时选用种公羊
在不同的育种阶段,根据羊群品质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适时选用种公羊,认真编制选配方案,如在认识到茨新蒙互交羊羊毛偏短细问题时,就及时采取措施,着手引进长毛型种羊。一方面从省种羊场引进纯种,另一方面加强自育优良杂种公羊的选留培育,在短时间内解决了羊毛长度、细度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公羊品质的选择指标又提出了新要求,开始注意体型外貌,羊毛密度、体格、体质等综合指标进行选择。
6、严格选留,重点培育公羊
按杂交育种方案要求,每年有计划地有育种核心群和一级母羊群内采用早期选留,严格鉴定,多次淘汰的方法选留优良公羔进行培育,再结合表型鉴定及原测验资料,选择优良个体加强饲养,育当主配。
7、推广接羔育幼技术,提高羔羊繁活率,绵羊改良初期半细毛二代,杂种羔羊死亡较高,繁活率仅有30-40%,因此,采取在产羔羊群试验,探索接育二代以上羔羊,提高繁活的经验,结合本地特点,推广杂种母羊产羔期的三群管理经验(即待产群,3天以上母仔群,3天以内母仔群),并加强棚圈设施的配备,对羔羊做到“三防、四勤”,使广大放牧员全面掌握了羔羊接育护理,疾病防治等知识,从而使羔羊繁活率提高到70%左右。
8、加强疾病防治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加强各种传染病人外寄生虫病和羔羊疾病的防治工作。每年都按时进行羊三联苗、黑疫苗等预防注射和布氏杆菌病气务免疫;坚持药浴和投药驱除内外寄生虫;在羔羊疾病防治上,把红品器械发至每户放牧员,教会他们防治病技术,形成了技术员干部、民间兽医、放牧员三位一体的防治网。
9、自84年实行牲畜作价归户、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牧民群众对草原建设投资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85-87年全县草原建设投资287.05万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203.4万元,占72.37%,共围栏产羔草场57.71万亩,棚圈1187个、畜棚787间,1987年草原建设投资72.95万元,其中自筹资金42.15万元。绵改重点地区普遍有了围栏草场及棚圈等设施。
93年全县共有半细毛羊20万只,改良羊一年多增加收入430万元,平均产毛量达2.51公斤,而土种羊平均每只只能产毛1公斤。
怀念公安三团
谢志德
1954年冬和195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五一四部队的九个连队和团、营机关的部队近两千名干部、战士和进柴达盆地各地筹建农场的几百名公安管教干部,押解着万余名劳动服刑人员,由东向西扑地而来,他们披荆斩棘首先进驻了香日德、诺木洪、格尔木。1958、1959年又驻进了马海、小柴旦、拖拉海、小灶火、大格勒等地。顿时柴达木盆地烟火弥漫、黄土飞扬,亘古以来从来未有的大面积的开垦工作开始了使这片千万年无人问津的原始荒漠出现了生机,他们从事着伟大的不平凡的事业,而部队便是从事这番事业的劲旅,这里我简要记述他们的情况:
这支部队是经历战火风云的钢铁之师、威武之师。该部队先后的首长谯毅卿,王亦仁、呼占山、狄杰、刘恒臣、孙世英、丁程明、陈贵喜等都是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场的老领导,在他们身上充分发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优良作风。在他们的领导下,该部队官兵每到一处为创建农场驱熊狼、斩荆棘、搭帐篷、挖地窝,不畏风沙、不畏酷暑严寒和蚊虫的袭击,夜以继日的战斗在这渺无人烟的荒漠中。他们肩负着看押劳改罪犯,开发建设盆地,维护社会治安三大任务,是柴达木盆地的开拓者、建设者、保卫者。柴达木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脚印。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根据上级和国家的指令,这支部队的名称,番号曾经几次改变(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五一四部队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卫部队第76团、青海公安三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青海省总队第一支队),但原部队的驻地、任务、人员一直未变,这就是五、六十年代的青海公安一团,或者叫三团。他们的团部最初和格尔木气象站是毗邻,在该站之本。56年下半年搬迁至格尔木区委、区政府的北边,直至1956年该部队调防,房地产交地方政府,人员全部离开了柴达木这片可爱的土地。他们和各农场的干部一在这片荒漠的戈壁沙丘中奋战了十多个春秋。这种恶劣的环境既改造着被改造的人,又改造着他们自己,他们为开辟这片土地,创建戈壁绿洲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乃至生命,他们说:“我们把青春献给了戈壁,把爱情献给了荒漠”。当时我们感到在这片罕无人迹的荒漠里熬过了美好的青春,是虚度了年华。现在当我回首往事时,才深刻地感到那是干真正的开拓事业,实现着人生真正的奉献精神,是很有价值的。他们是柴达木盆地这片绿洲的开拓者,没有他们的艰辛奉献,就没有盆地的今天,他们的功绩将永载史册,人们应该永远怀念他们!
我来香日德班禅行辕的前后
尕金·洛桑晋美
我叫尕金·洛桑晋美,今年61岁,是13年前由十世班禅大师亲自委派我到香日德班禅行辕任勘布。
香日德班禅行辕位于兰县香日德镇上柴开村葛厦政府官员往返内地的主要驻地。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行辕被关闭,僧人被迫还俗,寺院建筑因无人管护,加之年久失修,濒临坍塌,遂被拆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党中央的关怀下,从1984年起,由国家筹集资金,于原址重修经堂一座,僧舍及斋房7间,并建围墙和寺门等设施。行辕重新修复之后,原来被迫还俗的僧人纷纷回到行辕,从事正常的宗教活动,并由西藏扎什伦布寺派出一名管家,管理行辕的日常事务并主持一些宗教活动。
香日德班禅行辕修复之后,随着宗教活动的不断增多,原来的一些僧人因年老体弱,满足不了信教群众的愿望。为了搞好行辕的管理工作,满足信教群众的愿望,从1986年开始,十世班禅大师开始挑选香日德行辕的勘布。当时,我在扎什伦布寺,该寺有僧人800多人,我在“俄合巴扎仓”(译音)学习经法,和我一起学经的有30多人。1986年底,经过严格的选拔,我被十世班禅大师委任为香日德班禅行辕勘布。1987年2月,我和一名管家、一名服侍人员离开西藏扎什伦布寺,来到了香日德班禅行辕。1988年5月,由十世班禅大师签发了委任书。委任书的内容如下:
任命尕金·洛桑晋美为香日德班禅行辕勘布,管理好寺院,满足信教群众的愿望,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民族团结,为社会进步发挥作用,搞好爱国爱教工作。
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印章)
1988年5月7日
我来到香日德班禅行辕时,因行辕修复不久,条件比较差,经党设施简陋,僧人们只能在库房中念经。为了搞好行辕时建设,我先后出资十多万元,从西藏的愿望。十多年来,我牢记班禅大师的教诲,以民族团结为已任,努力维护本地区的社会稳定,为和地的宗教活动场所捐资3万多元,给县民中、一中等学校捐款3000多元,为香加乡科学图人畜饮水工程出资5000多元。同时,宗教人员的管理,行辕恢复以来从示化过布施,也从未收受过信教群众赠送的牲畜等。由于加强行辕的管理,为本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尽了一点微薄之力,党和政府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被当先为878365备用网址委员、都兰县政协常委。今年,香日德行辕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宗教界先进集体一”。
(本文由作者口述,李公加、刘建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