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资料 >> 正文
     

    海西文史资料 第七辑

    2011年04月06日 00:00  点击:[ ]

    目录

    忆余秋里部长在西宁二三事……张来鸿 春人 (1)

    缅怀陈寿华同志…………刘忠勇(5)

    初进柴达木…………高俊南(10)

    从北京初来到柴达木的日子里……李盛玉(14)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记第一后勤分队盆地……杨世和 郭忠国(18)

    军民一条心 黄土变成金

    ――记第一支筑路尖兵进盆地……张示吉 郭忠国(23)

    尹克升同志指挥尖顶山会战的生活小段……钦峰(32)

    在茫崖石油职工医院艰苦创业的片段……何秀琴(41)

    一位驼工的回忆……王恭 张耀明(44)

    情深如海 志坚如钢

    ――青海省党政军慰问团石油工人二三事……郭忠国 张示吉(48)

    尕斯油田的诞生…………王祯乾(52)

    柴达木石油开业的初创和发展……青海石油局办公室(58)

    附:关于征集出版少数民族文史资料的若干问题…………(112)

    忆余秋里部长在西宁二三事

    张来鸿 口述 春人 整理

    余秋里同志是我们石油职工的老部长。1961年我在西宁办事处工作的时候,有幸接触了余部长的几件事,他那种对石油工人的深情关怀和节俭朴素的作风,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贴补点事小,职工身体要紧”

    3年自然灾害期间,粮食和一切生活副食品供应紧缺,粮食定量低,油食少,几乎人人都吃不饱肚子。许多人由于吃不饱,不得不靠喝盐水、吃野菜充饥。于是职工身体日渐消瘦,得浮肿病的也越来越多。1961年春天,余秋里部长率赴藏慰问团路过西宁时,得知这一情况后,便找办事处领导说:“眼下粮食定量低,可多搞些副食,青海牛羊肉好买,就多买些,不要怕价钱高,国家贴补点钱是小事,职工身体要紧,一里职工身体搞垮了,谁去跑尺子,谁去打井?”老部长的一席话,使在场的干部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下来后,处领导便派我牵头,组织了一帮人,跑乐都、大通,上湟源、湟中,采购牛肉、羊肉和青油,也有少量大肉。前后半年多时间,共采集了近3万斤肉和2万斤青油。除少量留给西宁地区的职工之外,其余大部分送进了盆地。这批食品对恢复油田职工的身体健康,起到很大的作用。

    “让‘老炊’坐在前排”

    1961年,余秋里部长去西藏率领的总政文工团,专门为西宁地区石油职工演出了3场。当时,像这种高水平的中央级的文艺表演单位,别说边陲城市的群众难以看上,就是内地群众也是不太容易有机会。住在西宁地区的石油职工家属多达数千人,三场戏也未必人人都能看上,尤其象我们这些一向被人疏忽的做饭的、烧水看门的勤杂人员,实在指望难圆。尽管要求看戏的群众是那么热切,但是在当时都很少有人私下说情进行人情交易。正在犯难的时候,处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指着桌子上一堆入场券说:“余部长特意让我们把这些前排票发给炊管后勤人员,你负责按名单发,一定发到本人手上,食堂的工作安排好,务必要让大家都看上。”我接过票一看地,全是1至3排的。晚上当我坐到剧场的座位上,回头一看,我们的老部长还有一些其他领导,全坐在第五排。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随着舞台剧情的跌宕起伏,也上下翻腾,百感交集。我暗暗嘱咐自己:一定要把职工食堂办好,当好后勤兵,回报老部长的厚爱。

    “大众化的饭多吃点好”

    余部长要去塔尔寺参观,中午在那儿吃饭。于是,我们生活后勤人员也随行去了塔尔寺。为了保证老部长的午饭吃得可口,卫生,安全,提前同寺区派出所进行了联系,由他们负责找一处比较合适的饭馆,由我们配合进行操办。

    余部长从塔尔寺出来,已过午时,寺院虽有茶水果品款待,远远不能充饥,大半天的走动,早已饥肠辘辘。此刻,随行人员便报告余部长,午饭已在餐馆备好,等他就餐。余部长当即谢绝,立即跨进了一家清真面食馆,吃了一碗凉拌面,并对随行工作人员说:“大众化的饭多吃点好。”

    几天之后,余部长到兰州出席西北地区石油工作会议。因为余部长喜欢吃豆芽菜,让我在西宁买一篮子豆芽采,为部长做饭,所以我也跟着去了兰州。到达兰州当天的晚上,兰州办事处从金兰剧院买了几张戏票为老部长接风。当时兰州办事处还没有一辆象样的小轿车,便从市政府借了一部车准备送老部长去剧院。谁知余部长知道后,当即批评了办事人员,并且说:“现在石油这么紧张,几步路就要动车,那要吃掉多少油。”说罢,他就走着去了金兰剧院。

    (作者单位系青海石油局)

    缅怀陈寿华同志

    刘中卢勇

    在石油师有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他就是寿陈华同志。从1948年初到他1965年病逝,我一直给他当警卫员。陈寿华同志那种胸怀全局,处处以党的事业为重,艰苦朴素,勇挑重担;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等优良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时常使我深切怀念。

    陈寿华同志1914年12月出生于贵州沿河一个贫农家族。1934年4月参加红军,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过班长、排长、指导员、教导员、代团长、晋南军区补给团主任、旅师参谋长等职务。1950年进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在战争年代,他身经百战,英勇作战,在沈战河、山城堡、岓口、绥包、清水河和关中等重要战斗中多次受到通令嘉奖。陈寿华同志1952年9月转业,任石油工程第一师参谋长;1953年7月任石油钻探局副局长;1955年5月任青海石油管理局副局长;1959年9月任青海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青海省委委员。他一直在石油战线最艰苦的地方——柴达木盆地奋战,开辟了青海石油工业的新局面,为石油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现就陈寿华同志转业后的几件事回忆如下:

    他文化低,转业后勤奋学习,虚心向地方同志和专家求教,充实自己的知识,很快从一名指挥千军万马的师级指挥员成为一个石油勘探局的领导干部。五十年代初期会战柴达木盆地,那里的条件太差,人们说除了空气和盐以外,其他的东西是从外地运进去的,此话并不夸张。当时钻井每米成本1000元,是全国平均成本的3倍以上,职工已上去30000余人。国家找油心切,尤其需要在西部地区找出油来,但是国家每年花费这么大的投资是不好下决心的,中央提出要干就得将费用降下来,否则干不起。我们面临撤离出来还是把费用降下来坚持住的问题。撤出这块荒凉的地方好办,可是大西北缺油怎么解决?把钻井成本幅度地降下来又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势必牵涉到每个同志的切身利益。需要做怎样的工作,当时局领导是很清楚的。陈寿华同志当时是局党委书记,经过反复研究,向上级做出了明确的表态:降费用保会战。降低成本,采取了加强管理、精简机构、下放干部、降低工资、修旧利废、节约开支等10项措施,保住了柴达木会战,使之发展成为今天年产60-70万吨的石油基地,当年参加会战的同志和个人对党对国家做出了比较大的牺牲,是扪心无愧的。

    再如,1960年生活困难时期,全国所有机关单位都在减精人员,由于青海柴达木的特殊困难条件,减人的比例就更大,一下减了6000-7000人。这个数字是全局的四分之一,局党委当时下定决心完成了这个任务。

    陈寿华同志戎马生活几十年,转业后仍保持了艰苦朴素的传统。刚转业到西宁,不久由于石油工业的发展,当时的钻探局要一分为几,领导当时也要分赴几处。寿华同志毅然地挑了最艰苦的柴达木的青海石油勘探局工作。按说象寿华同志这么一位老红军,几十年战争生活,转业后找一个条件稍好一点的地方并不算过份。但他没有这样做,而且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都是在这块“天上无飞鸟,地上无青草,风吹砂粒跑,每日温差几十度”的地方。当时,柴达木没有新鲜蔬菜,天天是黄花、木耳、干粉条、干菜、蛋粉和罐头。缺乏维生素就按日发给每人药品补充。正常年景还勉强过得去,1960年生活暂时困难时期,这里的困难更为严重。青海缺粮,每个职工每月只能供22斤粮,当地没有可资利用的代食品,怎么办?面对这考验,局党委一方面号召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与工人同甘共苦,一方面带领职工发扬南泥弯精神,到数百里以外的地方开荒种地,下湖捕鱼,上昆仑山打猎,度过了困难,保住了这块石油阵地,还支援了兄弟单位,受到了石油部和青海省的表扬。

    与陈寿华同志一起工作过的同志都有这样一个感觉,他对同志要求很严,对错误从不迁就掩盖,但也从不轻易给一个干部处分,所以干部对他是非常敬重的。当集体工作中出了问题,他勇于承担责任,从不贪功诿过。他对部属是非常关心的。这方面我亲眼看到的事例很多。举我经历的一件事,1951年我随他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期间,我突然接到家书,说我大哥患了当时难治病肺结核,信中讲十分严重,除非有进口链霉素方面医治。可当时这种药是不容易买到,价钱也相当贵。我从小失去母亲,大哥从小过继给人家,手足之情非同一般,接信后不知偷偷哭了多少次。当时我和陈寿华同志不住在一起。一天我去看他,他看出我情绪,问后他知道了这一情况。不久他学习结束,回到部队,一天我看到他办公桌上放着几盒药(包装上有外文)还有一字条,是师卫生处长给他的。我看过之后才知道,这药是他从学院写信给卫生处赵处长,为我大哥准备的进口链霉素,当时我的眼睛被泪水蒙住。正在这时首长回来了,说快把几盒药给大哥寄回去。药寄回家,我大哥得救了,他至今还常说起此事。

    1964年正当组织上要将寿华同志调北京工作时,他患病了。他病重期间,我参加了护理,他同疾病做斗争的精神也是了不起的。患癌症是非常痛苦的,一般人晚期痛得大声喊叫,寿华同志痛得手把床头漆皮抓掉,指甲流血也没有听他呻吟一声。他病重期间许多老友、老领导前往医院看望了他,他忍着疼痛若无其事地同领导和同志们谈未来的石油工业,谈他病好后的理想,感动得许多同志流下眼泪。1965年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开,同志们非常悲痛,我们党失去了一位久经考验的老同志,我失去了跟随多年十分崇敬的好领导,石油部党组在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活动,缅怀他的功绩,余秋里、康世恩等同志向他的遗体告别并参加了追悼会。

    寿华老首长虽然离开我已有20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眼前。他对我的谆谆教诲使我受益终生。特写此文以表深切怀念。

    初进柴达木

    高俊南

    1955年,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西安地质局决定调集约4千人的地质勘探队伍,重点进入柴达木地区展开工作。当时只知道柴达木盆地南临昆仑山,北接阿尔金山,约10平方公里,是一个未开垦的处女发。1954年青海地质大队同敦煌进入柴达木西部勘探,并在茫崖设立一个据点,那里唯一的居民是阿吉老汉一家。1955年青海省决定,要我们从西宁由东部进去,理由是由敦煌进去只是一个县支援我们,由西宁进去青海可以沿途大力宣传我们工作至格尔木有一条简易公路,而格尔木至甘森则必须临时突击筑路。因此对筑路的进程,我们要求青海省保证在第二季度能够让我们全部人员和装备运送到茫崖。

    4月下旬,我带领401和402两个三角测量队包括工作和生活的全部装备,第一批离西安经西宁向柴达木进发,于5月4日到达格木。当天晚上我们围坐在戈壁滩上,敲打着汽油桶,唱歌跳舞,以庆祝“五四”青年节并预祝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切顺利。格尔木是青藏公路上一个重要中转站,而我们只看到几顶蒙古包里住着筑路队的同志们。向他们一了解,才知道原来在青海省地图上看到柴达木地区的一些地名和河道,实际上都名不符实。因此,我们就必须遇到水装足水,遇到红柳装足烧柴,这样又加大了汽车的载重量。此后我们就跟着前面筑路队,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走到那里走不了就停下来。每天都是卸车、搭帐篷、烧火煮饭、睡觉,第二天早晨起床、吃早饭再把全部用品装在汽车上继续前进。原业青海省规定只有“63”和“151”才准进去,而我们坐的是“150”没有前后“加力”,行车更为困难。除在搓板路上颠簸、油碱块形成的路面像搓板,还遇到棉纱路(路面一层沙漠),所谓筑路也只是在沙漠上填放一些碱块,有的地方连碱块也没有。在这段路面上行车,所有人员都得下车推车,开足马力一冲而进,车一停就不能再前进了;因为车辆一开动就会陷下去,越陷越深。只好挖去轮胎周围的沙子,填上碱块,红柳和皮衣等,竭尽全力把它推出来,等走到路面较结实的地方,车停下来,再回头拾起皮大衣烧柴上车继续前进。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经过了十多天,终于安全抵达茫崖。

    6月2日我和队指导员战管理员3人去402队检查工作,先到造标组,接着去前面选 点组,两组相隔不到10公里。吃过中饭,身穿皮大衣各带一行军壶开水,我还背了一条鸭绒被子,沿着骆驼脚 印前进。走过一段后,骆驼脚印被风沙掩盖了,失去产了唯一导向的依据,只好朝着大概方向走去,又走了两个多钟头,感到方向有些不对头,但又看到远处有一堆白点点,肯定是选点组的帐篷了,不料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大碱块(在沙漠地带向远处看东西会比实际大得多)。在大失所望的时候,天已经逐渐黑了下来。三人一商量,休息吧!就在戈壁滩上躺了一晚。第二天天一亮起来,决定返回,向两个小组之间的方向走去。最先还能走一大段休息一下,后来走一小段就得休息一下,越走越不行,我一站起来头就发晕,寸步难行。管理员比我好一些但也不能回走到小组。于是决定由指导员回造标组求救,三个行军壶里的存水,加在一起不到半壶,给指导员带着路上喝。过时是第2天中午12时,估计三小时后指导员就能回来。但直到下午4点钟仍不见回来,我们心里开始发慌,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天也一点一点黑了下业,希望一点一点在缩小。在夜幕刚降临的时候也是我们即将农场合失望的时候,在指导员回去的方向上,看到远处有一个黑点在移动,指导员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小驼员带着开水馒头和2峰骆驼不久就来到我们面前。我们的生命终于得救了。据指导员说,在回造标组的路上为减轻重量节省体力,只穿一条裤子,最后100多公尺是爬行回去的,一口气喝了6缸子开水。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到达选点组。

    第2天早晨发现那个驼员(是个共青团员名字我记不清了)不在了,一看骆驼也少2峰,就知道是去追骆驼了,当天上午没有回来,我要去找,但同志不让我去,他们沿着脚印去追寻,没有找到,第2天还是没有找到,第3天,在一个低平的地方,发现一排足印和坐在那里过夜的痕迹,以后再没有发现可以追踪的迹象。一直到3个月之后(走丢的两头骆驼则于1个月后在花海子被发现)地形测量队在那一带展开工作才发现他的尸体。一个献身于柴达木的好青年,也是我的救命恩人和我们永别了,时隔39年,每逢我回忆起这段终生难忘的往事,不禁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作者单位系大港石油管理局)

    1994年2月

    从北京初到柴达木的日子里

    李盛玉

    我是1956年7月由北京公安师(8341部队前身)转业到格尔木公安局工作。1956年元月部队决定让我转业之前去预备役军官教导队学习6个月。在教导队学习的委大一部份同志参加过辽沈、京津战役,北京解放后抽到首都做警卫工作。当时我想在部队已经工作了8年,转业后就回阔别多年的辽宁本溪老家,谁知计划没有变化快,学习监控结束时,组织又决定让我们到青海省公安系统工作。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后思想波动很大,听说青海很落后,人口稀少气候恶劣,都不愿意去。师首长知道这些情况后,为了解除我们的顾虑,做好思想工作,派邓政委来给我们作了动员报告。报告中说:“你们学习结束了,组织统一分配你们工作。青海地大物博,是多民族地区,为了稳定那里的社会治安,决定集体转业那里去,加强公安战线工作。你们都是共产党员,都是经过组织选拔,在部队工作过多年,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同志,政治素质很高,希望你们要保持在部队的优良传统,服从组织的决定和分配。到那里工作,任务是艰巨的,同时也是光荣的!”邓政委的讲话对大家启发很大,对我教育也很深,从而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了去青海的准备。后来,到部队来接我们的是青海省公安厅杨处长,他给我们把青海的省情作了简单的介绍,使大家心中有了些数,

    7月下旬,我们这支由军官教导员王文清带领的130多名同志组成在队伍,从北京出发前往西宁。乘火车到兰州后,在火车站附近一个宽大席棚里休息了2天,又改乘汽车去西宁。在西宁,我们集体住理分安厅新盖的二栋楼房,则盖好的数房地板直刷的油漆还不干,行李底下铺上麦草睡了4晚上。公安厅杨树芳副厅长讲了话,他要求我们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带到地方,并说:“你们是公安系统的一批骨干,将分配到全省各州、县,下去后边开展工作边熟悉情况分配到牧区的同志,特别在贯彻执行好党的民族政策。”会上宣布了分配恶方案,一部分同志留在公安厅和西宁市,大部分同志则分配到牧区和新开发和地区,我和其他20多位同志被分到柴达木。当时海西公安处的张世英处长到西宁来接我们和几位同时被分配到海西公安系统工作的四川学生,其中有前海西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谭世汉同志,并给大家配备了皮大衣等御寒装备。

    我们从西宁乘火车前往柴工委驻地大柴旦,沿途分别夜空黑马河、希里沟、德令哈、经过4日的颠簸顺利到达。公安处负责接待我们的同志都非常热情,帮我们搭2顶帐篷,还交待了一些生活事宜和注意事项。几天后,我们来的20多人分别分配到公安处、格尔木、茫崖和冷湖。这期间,恰逢地质部文工团到柴达木632队慰问演出,每天晚上广场上不演节目就是举办舞会,倒也热闹。

    冯广义、唐福德、王华章、郑焕才我们5人被分配到格尔木公安局。当时格尔木公安局长是陈永贤,副局长是哈力木(哈萨克族),我被安排到治安股工作。当时住房很困难,公安局和格尔木工委工共同在刚盖的几间土坯房里办公,机关干部都住在土窑洞里,最初我和郑焕才、唐福德3人暂停在办公室,后来自己动手也挖了窑洞,一住就是8年。那个年代生活十分艰苦,不仅我们住窑洞,许多单位都彼此差不多,民贸公司在窑 经商,粮站的粮食全部露天堆积,运输站在河滩里支帐篷办公,人民银行是在半截窑洞半截窑洞半截土坯房内营业……

    虽然如此,那时人们的精神是乐观的、奋发向上的。看今忆昔,格尔木市正是在老一代柴达木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蹉跎岁月中成长起来的,没有过去就没有今天,历史会永远记着我们用青春谱写的这支生命歌的。

    (作者单位系格尔木市人大常委会)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记第一支后勤分队进盆地

    杨世和口述 郭忠国整理

    1954年3月,中央燃料工业部西北石油地质局,为了初步了解些达木盆地的自然条件、地理风貌、风土人情,特别是踏勘后续各路勘探大军的进军路线以及沿途设置生活供应站的选点问题,组建了由原民钻探大队长郝清江的秘书张秉义同志为领队,转业军人黄震乾同志为副领队,脱掉戎装换油装的梁发翔、成清寿,原西北地质局刘永德处长的通信员杨世和,戈国枢,以及司机杨家保、高占勋,新招炊事员李文儒为队员的第一支后勤探路、筹备分队。于3月2日由西安出发。

    为了轻装上阵,队员们的行李只有一床簿棉被、一顶皮帽子、一件皮大衣、一双毡靴、一只装碗、筷,牙具及针线包的小挎包。

    当时,平凉以东间或还可以到面条、饼子等小吃,过了定西,满目荒凉,村与村之间有时需要3、4个小时的颠簸,期间进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戈壁,就只好啃锅盔填肚。如此“老牛破车”(一辆旧中吉普),直到第16天才奔到敦煌。

    由于沿途有残匪骚扰,加之人地两生,大家又是“文成公证上轿”一第一次领略“前望戈壁滩,后看鬼门关”的西行滋味。的以大家严的第一条纪律,就是“抱团行动”!因为,一旦不慎掉队,将意味着什么?大家是“乌龟吃萤火虫一心里亮堂”!

    我们在敦煌北台庙(即后来的北台供应站),休整、学习、筹备了近2个月。备齐了单帐篷、面条、烙饼、柴禾等生活用品,修路用的镐、锹以及防瘴气用的烟、酒等物资。就向西安大本营发报,调派了2部二轮大卡车(大万国、吉姆西的司机,分别是何洪健、赵兴德同志)、一台拖斗小水缸、一部63戛斯(主要是拉运骑兵团支援我们的一个警卫排),就地请了一位曾于1948年被国民党强征民伕,参加过马匪修筑南疆公路的中年老乡孙鸿章当向导。一行人马于5月中旬,沿年久失修、已被沙埋水冲的“南疆公路”向盆地进发。由全副武装的警卫排在车上架着机枪开路。因为一旦和匪徒遭遇,得组织应占呢!

    由于我们一边前进,一边还得修路,所以每天只能行进数十公里。第3天下午走到沙枣园时,狂风怒吼,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大有把人吹倒的势态,时又人困马乏,饥肠辘辘!生火埋锅做饭很困难,只得拥入凹地挖一土坑,人再围个圈子站在坑沿,作个临时性的挡风墙才勉强凑合了一餐“砂锅野炊”!这时,我们每个人的面部,除了咀唇在掀动,眼珠在转动,真好像座座“出土文物”!第4天夜宿阿克赛“无名高地”山脚下,无情的漠风好像有意给我们作对,吼声如雷。无法支撑帐篷,加上气温陡降,大家都感到胸闷气短,口干舌焦!只好“全副武装”背靠背“坐禅”一夜。第5天下午,为了暂得喘息之机,我们决定早早宿营,然后趁风沙较小的时刻分级相背而行,以便进一步辨别方位,探索前进的路线和踏勘水原、柴源,有的组竟步行10公里之外。幸得都还没有迷失方向!第七天,好不容易奔到了拉配泉,也是我们几天来第一次见到草和水。当时,我和咸清寿同志,急不可奈地捧起泉水就喝,结果,大上其当:肚子里翻江倒海,肠子里绞痛难忍!此时此刻不要说打针、吃药,能得片刻喘息,也算满足!即便如此,任何人也不敢独闯。一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大军压境”,还等着我们的“情报”!二是任何人心里都有一个“小九九”掉队,就将意味着死亡!这就难怪张秉义队长经常提醒大家特别是夜里睡觉,尽管有解放军同志为我们放哨,可大家也少不得多长个心眼儿,互相关照一点,免得一觉睡去“醒”不来了!

    一路上,汽车天天喘粗气,人们时时显困倦。可是,它拱沙窝时,我们还得为它铺垫些碱块;它爬不上沙丘时,我人必须为它挖沙开路;它若自动“倒档”了,我们就全力以“推”!茫茫瀚海,生命的禁区。日复一日,程复一程。我人仍然强忍着各咱难以想象的煎熬!翻越金红山,穿过索尔库里和红柳泉,托“上帝”的保佑,总算在第10天在那有水有草又有成片红柳的阿拉尔,和4年前就已进驻这里的一支新疆剿匪部队成为邻居!据介绍,他们不仅剿灭了几股残匪,还活捉了顽固匪首乌乌期满!4年间,他们很少与外界联系。尽管长时间过着“穴居野外”的生活,可他们仍然显得坚定,乐观!2天后我们急需沿原路返回时,双方都依依不舍!临别时,他们把这些年在天然菜园一蘑菇滩采集、加工的干蘑菇送给了我们一些,后来,我们还曾以珍品之仪转赠给敦煌县委机关食堂尝鲜!

    我们此行的任务,一是踏勘进军路线;二是侦察符合“傍山近水,有草有柴并且站距基本平衡”的沿途供应站点。所以我们只在阿拉尔停留了2天,就马不卸鞍地沿原路返回。按说,转回来时驾轻路熟,应该比进去时要少费时日,可是,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竟然多走了2天!我们回到敦煌,立即向西安发电,汇报进军路线及选点情况。经领导审批,从此就设立了敦煌北台站、独山子站、沙枣园站、阿克赛站、拉配泉站、索尔库里站及红柳泉站。后来,这些站口就一直担负着为野外小队及运输队等单位提供食宿此类的服务,直到成立社会服务处。

    (作者单位系青海石油局)

    军民一条心 黄土变成金

    ——记第一支筑路尖兵进盆地

    张示吉口述 郭忠国整理

    1955年2月26日下午。古城西安,乍暖还寒。我正在南关组织修建西北石油地质局办公室。局人事处长潘生玺同志打电话告诉我:马上去东仓门局办公楼一趟,张俊局长有事召见。

    这位穿着朴素,平易近人的三八式老干部,一见面就给我下达新的任务:“为了尽快开发柴达木油田,决定由你带一批人,进盆地当开路先锋!此行的任务,一是向青海省汇报进盆地的打算,争取大力支援;二是探清马步芳所修的青新公路的土质、路面情况以及沿途的水源、燃料资源和地貌、风光、风土人情等有关内容,为整装待发的6个野外小队搭桥铺路;三是到达茫崖以后,立即抢修茫崖至油泉子的油墩子的探区公路”。

    尽管那几天,局里正在忙于“币制改革”的宣传工作。可是,在局领导和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一支由土木工程师郭励凯、地质技术员李崇焕、基建干部高增文、办事员金立盛和一位赵医生、一位40来岁的炊事员老李组成的筑路先遣队;也及时“挂牌办公”。同时,局器材供应科长樊兴汉同志又按工作需要,调拨了两部吉斯150和一部雪佛兰卡车,备足了油料、五千根修路用的木桩以及帐篷等装备物资。其它生活物品,打算在西宁分类筹集。

    队伍组建就绪,装备基本落实。3月3日就启程向西审查批捕科挺进。由于韩景荣等三位年轻司机都只有3个来月的驾驶经验,第一天在下六盘山的一个弯道处,雪佛兰竟然将两只前轮的大部悬在了崖沿。险此出了大事!

    第3天傍晚赶到西宁。省“支柴办”当晚就安排我们住进了当进省城唯一的楼房——湟中大厦。同时,省计委夏隆尧同志非常热情地看望了我们,并且一再询问我们远征柴达木还有哪些困难和要求,于是我们提出车况不好,司机驾驶经验不足,土建方面的技术力量薄弱,希望能给予适当的解决。不到3天,就给我们换了一部好车和一名老司机叫原诚,调配了一位叫曹步荣的公路技术员、一位叫董健全的房建技术员,两位译电员和一位名焦庆贵的摇机员。特别是选派了一个加强警卫班(班长姓田,机枪手是位王姓的回族同志)武装护送。

    3月11日由西宁出发。路线是由湟源、日月山、倒淌河、茶卡、察汗乌苏(今都兰)、香日德、诺木洪、格尔木、阿尔曲顿克、小灶火、中灶火、大灶火、乌图美仁、那仁郭勒河、塔尔丁、甘森直奔茫崖自流井。

    这段平时只要五六天行程的1208公里的高原之路,由于诺森洪段路面搓板太多,灶火地段又是翻浆地带,那仁郭勒河段全是砂砾带,到了塔尔丁又要慢上坡。我们竟折腾了46天!幸得茶卡、察汗乌苏、香日德、格尔木沿途各站的帮助。特别是在察汗乌苏,州委还为我们举办了招待舞会!

    由于当时正是3月中旬,灶火路段解冻翻浆,以至河水陡涨。所以,我们所经历的三灾八难,其险情之在,历时之久,艰苦之多,真是三天三夜也主不完!

    一天下午8时左右,我们途经宽约200米,深处深达1米,浅处又可见底的香日德河时,我们的吉斯150,由于路线不熟,开到河中,两只前轮掉进一米深的冰碴里。前进不得,后退不能。当时天黑如漆,奇冷难当,又逢天刮黄风。我们摸黑趟过河去,走到3公里外的驻军某部,借来钢丝绳,套在车上拉,由于手脚麻木无力,怎么用力也拉不动。只得把行李卸下来,扛到岸上,再拉空车。一连折腾了3个多小时。没有照明,没法支帐篷,而风仍肆虐地呼啸着,无法生火做饭,只好啃些粗面饼干。此时,人已冻似冰棒,并且精疲力竭。只好和衣蹲在河滩上,数星星以待天明,望夜空企盼风停!

    第2天进入诺木洪,路面坑槽很深,车速又大大减慢。沿途尘土漫天,只听马达响,不见车和人!好不容易挨过这里打了个尖,每人吃了碗热汤面,使得麻木的四肢才勉强能够活动。可这时,人人都成了“土地爷”。只见眼珠转,不识“庐山真面目”!就在这冻、饿、累三管齐下的情况下,同志们还打趣地说:“柴达木吃砂(啥)有砂(啥),真是名不虚传啊!”

    闯过了格尔木河,已是下午7时左右。在进入灶火之前,就已是翻浆地段。纵观路面,只见白花花“一马平川”。殊不知下面全是“纸包火”(上面是白色碱壳,下面是烂泥浆)的翻浆。真叫我们“唐僧师徒”望而生畏!汽车刚一开进去就被陷下去了!马达吼一声,车往烂泥里钻一截。开始我们没经验,总认为“强攻”可能取胜。谁知“拱”与“钻”恰成正比!此时,进退两难,又无法就近打得红柳、芦苇垫车路。就只好“忍痛割爱”地用工程木桩来代用!拱进一步算一步。结果,仍然效果不佳!大家正在深一脚浅一脚地设法解围时,忽听“呯”地一声枪响!大家都以为是残匪在“乘人之危”!人们的神经一下就绷得更紧了,警卫班马上进入战斗状态,同时,田班长指挥我们这些非战斗人员分散卧倒隐蔽起来,作好迎战准备。大家屏息以待,约莫70分钟,仍无动静。原来是一名战士不慎枪走火了!待人们静下来时,天已黑如锅底,我们只得从远处打些芦苇,把行李铺在碱滩上,嚼点饼干权作晚餐。大家实在累得够呛,就背靠痛地坐在一起,迷糊了一夜。

    翌日月亮还没有“下班”我们就全力以赴,打芦苇、砍红柳来铺路垫车,哪怕象探地雷似的向前挪动,总比窝着强!等我们挪到小灶火,跨过一座小土桥。好家伙!被人称为“稀屎洞”的翻浆带,一望无边,更叫我们“唐僧师徒”望浆兴叹!此时,大家既累又饿,所带的甜水也饮用殆尽,于是决定派人四处寻找水源。真可谓“天不绝无路之人!”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兔子饮用过的山泉,水量虽不算大,终归可以饮用。我们就用木桩写上“甜水泉”三个字插在那里,作为标志。从此,在柴达木的地图上又多了一个地名!

    当我们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盐碱滩上挣扎了5天之后,为了继续前进确保完成任务,便向青海省发报求援。第3天晚上,省交通厅就派一位姓席的工程师逞来100多民工,帮我们打柳铺路和推车拉车,以蜗牛爬行的速度,向前挪动。可是,由于人多车多,困难也相应增多!待他们的三部车勉强挪过去了,由于这段路全是低洼的翻浆带,我们仍然是“望滩兴叹”!后来又改用全是低洼的翻浆带,我们仍然是“望滩兴叹“!后来又改用粗壮的红柳根铺路,又用两吋的麻绳往前拖。绳子拉断了接起来再拉,人摔倒了爬起来再干。就这样,有时每天只能向前移动两三公里甚至几百公尺!“同志们,啦,嗨哟!加把劲啦,嘿哟!”……有些小伙子由于疲劳过度,常在睡梦中喊这动人的拉车号子!可见大家的神经已经绷到了何等程度!

    进入大灶火时,由于孤军深入,险情不断增加,进军队伍也陆续增加到300人之多。这样,消费与行路难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就连沿途的芦苇、红柳也快被我们打光了。加上这些天来白天蹲“蒸笼”,晚上钻“冰箱”有煎熬,包括席工程师,大家的眼睛都熬红了,嗓子都喊哑了,咀唇也都干裂流血了。特别是喝了那根本不能饮用的咸水配白糖熬成的“羔汤”,使大部分人泻肚如井喷,鼻血不断的流淌。人们裤腿上的盐碱壳也越结越厚,硬巴巴的,洗也没法洗,剥也剥不掉,还有的长裤折成了短裤。

    尽管如此,我们这支队伍,不论是军人、民工、干部、炊事员、工程师或者司机,不管是打柴铺路、生火做饭或是推车拉车,都是争先恐后地抢着干,谁也没叫一声苦地,谁也不甘落后。

    这300多人的“合成军”,在这茫茫碱滩折腾来折腾去,又到了水尽粮绝的困境。甜水泉的水无法返回去取,前面的水源又无着落。大家心里都明白:在这,除了空气就水贵。于是我们一面继续铺路挪车,一面又组织了三个寻水小组,沿着兔子找水时咬断芦苇的痕迹,分头进行。为了便于联络,就用三根竹秆接扎起来,在竿顶系一面小红旗地。寻水队员每见一个蹄形的水窝,就用勺子去舀,有的还顺着蹄窝向下挖,谁知越深水越咸!因此,在这一天半里,我们的车队只向前拱了350米!同时工程用的木桩也已经铺垫完了。不过,同志们都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尽快奔到茫崖,早日抢修公路!

    在这期间,个别人难免要产生一些畏难情绪。“如此这般,哪天能够到达目的地?到了目的地又该是个啥样子?!”在这紧要关头,我便和唯一的党员、地质技术员和唯一的青年团员赵医生 ,开了一个骨干会议,分析了队伍的思想状况和面临的困难,商量了一些鼓动措施。结果,在骨干的带动下,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李崇焕同志,尽管年轻,可思想相当坚定,群众关系也搞的很好,特别能吃苦耐劳,处处起带头作用!真可算是“工农化”!

    那仁郭勒河,实际上是一片沙滩,水在河床下潜流。进军到此,3部车坏了2部,主副食也没有了,使我们再度陷入困境。可是那具有高原特色的漠风,那尘土,就好象有意来考验我们的意志和毅力,帐篷勉强撑起就被放了风筝,整个河滩被搅得一片混沌,吹得人翻肠倒胃,近乎呕心沥血,天旋地转,真叫人站不住,坐不稳也躺不下!加上那素与绿色绝缘的灶头,连酱油泡饭的碗里加几星葱花都已成为一种奢望的时候,我们的菜谱就只剩下“酱油块”了!我们只好窝在这里再作计议。

    这支已经在盐碱滩里鏖战了30多天的先遣部队,在“既不能坐以待毙,又不愿以完不成任务去见马克思”的困境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向西宁发报求援,并且请省上转发“信息”给西安的局领导,请他们通知茫崖留守组,东西两路同时紧急求援。为了防止意外,我们还规定了“白天摇红旗,晚上晃手电”的联络信号。

    不几天,省公安厅的杨树芳副厅长就亲率一部69嘎斯,及时给我们送来了面粉和罐头等生活物资;同时,茫崖留守组组长王全福同志地派司机高占勋带了两部63嘎斯(另一部是地质局某野外小队支援的)前来接应我们。这都充分体现了青海省党政军民对开发柴达木的关心和支持,也使大家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完成抢修探区公路的决心。

    难忘4月25日下午6时,茫崖留守组来接应我们的车到了!又经过一夜的颠簸,我们终于在第二天早晨走出新“草地”,在茫崖自流井“会师”了!。

    此情此景,人们相互拥抱却相对无语。只见人流泪,不听说话声……

    94-7-6于敦煌

    忆尹克升同志指挥尖顶山会战的生活小段

    钦峰

    1966年10月,领导命令我带队赴青海石油局尖顶山油田学习,正好赶上尖顶山会战,实在是个难得的好机会。

    我们43人于10月10日早晨从冷湖出发,由于路况不好,风沙又磊,快吃晚饭时才到达尖顶山。到指挥部住的地窝子门口,车停下来,一个同志开玩笑说,学校到了。这时站在迎接队伍最前面的一位头戴铝盔、身穿工作服的人接过了话茬:“说得对,我们这儿确实是个学校,是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大学,用你们学到的理论结合钻井实践,就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技术工人,我们这个柴达木大学,已经培养了大批这样的技术人才,为发展祖国的石油工业做出了贡献。今天,我借题发挥,借这个同志的话做欢迎词,欢迎大家!你们一路辛苦了,先休息吃饭,从明天起编班插队正式学习。”这别有风趣而又很有说服力的欢迎词,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使我们的一路疲劳一扫而光。我心里想:他是什么人物呢?

    进了帐篷刚安顿好,有人来通知,尹指挥请带队的同志去他的办公室。我和老李跟着通知人到山坡下的地窝子,一进门他就介绍说:‘这是我们尹指挥。”迎上前来的尹指挥正是致欢迎词的人,他笑着问:“你们哪位姓王,哪位姓李呀?”

    “我姓王,他姓李,您是尹指挥?”我吃惊地说道:“刚才不认识,失礼了!”说完把介绍信交给他,他笑着说:“不知者,不怪也”顺手把信放到办公桌上,接着他严肃地说:“叫你们两个来,是说明我们现在正是会战紧张阶段,任务很重。我考虑把你俩分开,王队长带2个班到1405队,除学技术外,主要跟李生春队长学管理;李指导员带2个班到1406队,你是搞政治的,除学技术,刚好跟这个队的指导员学学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你们看如何?”

    我们说:“行!服从分配!”

    尹指挥说:“痛快,就这么定了!不过,你们还住在一起,值得提醒的是,不能叫出问题影响会战,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具体事项明早开会再说。怎么样,有困难吗?”

    “请指挥放心,我们一定把队带了。”我们异口同声说道。

    10月11日,旭日东升,眺望远方,戈壁大漠被阳光照射得象碧波万里的海疆,一个个沙丘山头如海市蜃楼般妙不可言,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太阳升腾而起,眼前的景物一扫而光。在戈壁待久的人说,这样的幻景一天会出现3次,拂晓、中午和傍晚。

    近看尖顶山,井架林立,钻机轰鸣。倒班工人你来我往,一片繁忙的会战场面。

    9点钟,尹指挥准时与几位领导走进我们的帐房,介绍完毕,指挥示意大家从政,开始讲话。“同志们好!今天我们开个短会,从所周知,现在是会战的非常时期,工期短任务重,加上冬季的来临,寒蝉冷的冬季对我们的工作、生活间个大障碍。你们利用学习的机会来参加会战,也是为青海石油工作做工作,我代表战区全体同志欢迎你们。从今天起,你们既是学员也是会战成员,这就要求你们按毛主席的教导办事,以‘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干好一切工作,用愚公精神学好钻井技术,概括起业就是3点:1、遵守劳动纪律;2、团结友爱;3、注意安全。目前,不是正在反对什么‘资反路线’吗?同志们一定要严格区分正确与错误,要用大庆精神去干、去学……”

    铿锵有力的讲话结束后,我们各自与队长见了面。李生春队长把我们带到队部,他配我跟他带一班上井,二班收拾住地,晚上再和全队同志见面,安排跟师傅学习。

    合我吃惊的是,我们快到井场时,尹指挥已经在和几个人谈工作了,他可真是个麻利人,刚才开完会,一眨眼就到了井场。

    “你呀,就准备打硬仗吧!”李队长对人说:“你们浅钻队10月份的任务是19开19完,要求井深平均200米左右,已经完成7口,这是第8口井,预计今天下午5点完钻,争取7点前下完套管就将钻机整体搬到左面90米处有标记的井位去。”他顿了顿,又继续道:“你是搞石油运输的,工作比较轻松,干我们这个行当,又脏又累又危险,但是,只要能出油,再苦心里也很甜。”

    我说:“我们首先要学的就是这种奉献精神,有了这种思想境界才能学好钻井技术,当个合格的石油工人。”在井场见到了满身油污的赵指导员,当晚8多。我们第一次开了眼界。

    整体搬迁,就是井架、钻机、柴油机等一切设备都原封不动固定在钻机平台底座上搬迁,把钢丝绳一头拴在平台义东方人 上,另一头拴在G80拖拉机上,前面三台并排拖,后面二台并排牵引,防止井架倾斜,这时卸掉底坐四角与地面固定的螺丝,前手左右都用红旗指挥,当钻机平台底座载着几十米高的井架在拖拉机的轰鸣声中,按照红旗的摆动指挥信号徐徐向另一井位移动的时刻,石油工人的豪迈气质与我们的心也随之振动,那一刻,石油工人垢豪迈气质与强烈的自豪感得到完美垢体现。从这天开始,我们成天和油水、泥浆打交道,经常满身油污,满脸油泥,一天下来总是筋疲力尽。

    柴达木的环境是艰苦的,高原缺氧的,严寒酷暑,风沙干旱;柴达木的石油工人是好样的,与恶劣的气候斗争,要多产油,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

    记得11月的一天下午,好好的天突然狂风大作,瞬间天昏地暗,两步之外什么都看不清,整整持续 了2个多小时,风渐渐小了,可是雪花又飘了下来,纷纷扬扬、寒冷刺骨。就连抬吊卡拉钻杆这些活动量最大的同志都瑟瑟发抖。1405队是浅钻了人,钻台上没有保温设备,只有个值班房,而我们上班是大推磨,人倒班,钻不停,一口井只要开钻就得完钻,碰到大寒流更要分秒性急不能停工,否则设备就冻坏。

    正是这大雪纷飞、寒气袭人的夜晚,尹指挥出现在我们工人中间,李队长说这是他们在一起工作碰到的第4次寒流,每一次都是他把一碗糊辣汤送到工人的手里。当我喝着尹指挥亲手递汤时,眼眶湿润了,象他这样的领导真是不容易,以身作则,呕心沥血。有时通宵达旦考虑会战的全盘工作,心里时刻装着工人群众的冷暖疾苦。我们党有 这样的好赏好干部,脚踏实地经人民群众当公仆,就没有克服民不了的困难的完不成的任务。

    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天天学习,尝尽钻工的苦,也感受到苦中有乐的滋味,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更深刻了。

    10月份20口井的成绩超额完成19开19完的钻井任务,听到领导和群众的鼓励,我们感到光荣和幸福,真正感到硕果垢来之不易。

    我们在1405队住地的伙房前面组织了一次祝捷联欢晚会。大家都感情激昂,又喊出了“11月20开20完”的口号,会上还演出了职工自编的节目,得到观众的大声喝采和鼓掌。谁说柴达木石油工人不懂爱情、不懂生活,在那个年代,在那和、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这不是个很好的生活写照吗?

    通过学习,我们的技术水平视频提高。大家一致努力完成了11月20开20完的任务后,又向12月21开迈进。在这关键时刻,我们有的同志提出意见说:“我们已学会了单独打井,撤回敦煌吧。”这个意见一经提出,多少涣散了全队人员的学习精神,使我深感忧虑。有些人是学会了操作,但动作不到家,握刹把操作钻机,起下钻,打钻和拉毛头绳等基本动作有的人勉强会,有几个人还干脆没学会,这种途径能单独打井?

    我决定召集开会,请尹指挥讲讲井技术的复杂性。尹指挥讲解了一系列钻井工程、钻井技术知识之后,说道:“我连学带干近10多年,都不敢说个‘学会了’,你们才学了40来天就能单独打井了?那好,咱就来个考核,学啥考啥,光考实际单个操作,不考理论,你们也都 别争执,考试合格就提前结业。”

    考试结果,只有9人合格。以这样的水平单独打井会闹出大事故的,所以,我们还得学。

    这时的社会局势已经动荡,有些地方因反所谓的“资反路线”把党委搞瘫痪。我们坚持10学习天半月的还可以,时间长了怕不行,尹指挥建议我回冷湖,把情况向张书记、刘局长汇报征求意见,最好再从局里调个懂技术的队长、一个技术员、一个大班机司、四个司钻,以便我们能尽快单独打水井。

    我仔细想想,觉得有道理,于是下了冷湖,请示了刘局长,又打电话汇报给张书记。对这个提议,他们都无异议,结果只用了半天时间下下贯通,一个队配备技术骨干的决定就通过了,金 在招待所住了4天,等调动的人员齐了,第5天,我们就回到尖顶山投入了生产。技术力量雄厚了,加上上一次的教训,大家都更虚心、更好学,很快便熟练了技术,能单独打井了。

    12月11日,我们的学习圆满结束。60天的学习,我八产不但学技术,更学到了石油工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志间建立了浓厚垢感情,尤其是在恶劣的环境中,磨炼了每个队员的意志。

    67年3月,内地来的红卫兵嘲弄柴达木人有这样的顺口溜:

    “山高皇帝远,柴达木人是瘦蛋,

    不知抓革命,只会搞生产。

    一天吃饱三顿饭,剩下全是干干干!”

    实践证明,柴达木人站在高原看得远,他们的领导干部和工人深深懂得,只有发展生产壮大经济实力,才能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柴达木石油工人给他们响亮回答。

    在那样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处在领导地位的人,大难临头之际,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考虑个人安危,始终同群众打成一片,斗凶潮,战恶浪,为柴达木石油工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象我们已故的老副局长张复振,和当年的会战指挥、现在的青海省委书记尹克升等领导同志就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在石油工人以苦为乐的精神感召下,我深深爱上了柴达木,“扎根柴达木一辈子”的思想未曾动摇过。

    (作者单位系青海省石油局)

    在茫崖石油职工医院

    艰苦创业的片段

    何秀琴

    我是于1655年在西安卫生局放射线医师进修班结业后即回到西宁石油职工医院工作。1956年4月,为了加强柴达木前线的医疗力量,抽调了一部分人,我被选 为去茫崖石油职工医院。

    我们乘汽车由西宁出发,经过几天的艰苦跋涉才到了当时钻井在队所在的茫崖基地。刚到茫崖是个下午,看到许多人在沙丘上散步,而每个人手里拿一个象道姑手里拿的佛尘一样的东西在身上上下飞舞,由远看去顿觉奇怪,到跟前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在扑打蚊子呢。

    茫崖的工作条件,当然很艰苦。我去的主要任务是放射科建立起来,那时只有一台30MA的X线机,其它什么也没有,但为了工作我只得将X线机安装在布帐篷内,在无任何防护条件下开始了X线透视和照相,为石油职工解决了许多伤病的痛苦。1957年医院搬到离茫崖12公里的地方,因为在那里建了几栋砖土结构的房屋,科学研究所和职工医院都 迁到那里。经过全体人员的一致努力,医院建成了初步规模,有了病房,分为内科、外科,还有放射科和检验科。随着医院的规模,我们为石油工人作了许多工作,他们有了病伤,都能得到及时诊断治疗。在一里平那次翻车事故中,10几外受伤人员在全院医护人员的尽力抢救下,很快脱离危险。

    那时人们见了饭菜就发愁,我们没有吃过青菜、白菜,我们每顿菜都是咸肉和粉条,这样的菜吃了几顿也可以,长年累月的吃就吃不下去,况且当时没有什么调料。后来内地制造的一部分脱水菜运进茫崖,但那脱水菜没有其它味,为此许多人患了维生素缺乏病,如眼睛干燥,指甲反凹等病相继发生。

    茫崖的风沙真大。刮起大风天混地暗,飞沙走石。我们当时每人只有一顶单人帐篷,一个单人行军床。在晚上刮起大风来,在单帐篷内睡觉冻得无法忍受,所以每个人都要头戴着狗皮帽子,身穿狗皮大衣,再盖着被子睡觉。有一次半夜刮起大风,大风一下把我的单人帐篷掀掉,我急忙喊了几个人,他们费了2小时的功夫才把帐篷重新搭起来,就这样折腾了大半夜。平时在刮大风的日子里,大家也只能待在帐篷或土房子里,关紧门窗,蒙头睡觉,等风停了一看,每个人的被子上都有厚厚的一层沙土,人的鼻子才咀里可以挖出和吐出不少沙土。有一次我去12公里地,到茫崖党支汇报支部工作,在回来的路上刮起大风,那沙石打在脸上手上疼痛难忍,本来1小时的路程却走了3个小时才回到医院。当时我们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工作和生活的。后来随着柴达木石油事业的开发,茫崖石油职工医院又搬迁冷湖,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也在逐步改善。1961年7月,我调离柴达木,来到大庆医院工作了20年。

    (作者单位系山东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

    一位驼工的回忆

    王恭口述 张耀明整理

    我是敦煌县城北关人,当年在家开一座磨房,日子还算过得去。

    1955年4月,我被青海石油局招收为驼运工人,在驼运队整整干了5年。回忆当年的驼运生活情况,真是令人难以想象,今天说起来年青的一代甚至不会相信。但那的确是我亲身经历的一段难忘岁月。

    1955年4月装好垛子,拉上一长队骆驼由敦煌出发,第一趟任务是到红三汗。一进入柴达木盆地我的头就大了,像进入一个死的世界同,无边无际的戈壁沙漠,荒无人烟,放眼眺望,除了灰蒙蒙的沙漠,还是灰蒙蒙的沙漠。那高低起伏的“峰峦”并不是山脉,而一个又一个的沙丘;那汹涌奔腾的“河水”,并不是江河,而是随风迁移的流沙。整个盆地里没有河,没有水,没有树,也没有青草,只有冬天的严酷和夏天的干枯炎热。

    我拉着骆驼跟随在3111,301重磁力队及412地质队的后面。从红三汗到乌图美仁、中灶火、甘森、凤凰台、南翼山、大风山、油墩子、鄂博梁、牛鼻子染……,从一个地质构造到另一个地质构造,从盆地的东边到西边,从南面到北面,和勘探队员一样,把脚印留在了盆地的每一个角落。

    到1955年10月底,驼运大队已有骆驼1300峰。大队部迁到茫崖自流井,从自流井出发给小队送水距离近了些。到1956年初,随着公路干线的修通,各野外队在近处的干线旁都建立了转运站,由中转站再用骆驼给各小队送粮送水,又大大缩短了行程。驼队一般日行25至40公里,一两天的路程均可达各小队了。

    当时我还年轻,吃些苦均可忘记。最使我难忘的是有几个战友因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柴达木。每当想起他们,我就感伤不已。那是1957年7月下旬,我们驼运分队住在尖顶山东边,战友方建民示慎丢失了一峰骆驼。当时一峰骆驼价值近千元,经济上的损失是小事,可在当时等于失掉一艘运输船呀!副大队长毛国才批评了小方,方建民同志也感到十分内疚,下决心要将丢失的骆驼找回来。第2天一早他拿了几个干馒头,背了一壶水就出发了。他当天没有回来,第二天仍旧没回来。队长王允忠着急了,命令全队人员都去找。在茫茫的沙海里,要寻找一个人,真如大海里捞针,谈何容易。一连三天也未找到方建民的踪影。直到9月中旬,地震队的放线工在大风山的沙戴盆望天里发现了方建民的尸体,已晒得干干的了。他是甘肃酒泉人,年仅19岁。

    还有一个战友叫戴战玉,是甘肃金搭人,当时25岁,1957年8月,驼队给国家测绘局测绘队负责送水。当时我们住在野驼泉。在回来的路上,戴战玉将一峰骆驼丢失了。他为了寻找丢失的骆驼,迄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在我们给他收拾行李时,发现他的枕头下面放着2个月的工资370元。当时一位同志拿着他丢下的现金,情不自禁地哭喊着:小戴呀小戴!你要“回家”为啥不把钱带上,却两手空空告别了战友和人间。

    到了1960年我们同许多人一样,食不裹腹。局里派人去昆仑山打猎以补贴生活,我们驼队负责往外运。外运途中有一战友雷战元突然得了急病,打猎队哪有医生和救命的药,往回送吧,离通车的地方还有2、3天的路,第2天病魔就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死时仅24岁,甘肃高台人。

    我退休已10多年了,日子过得很幸福。我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如今已是子孙满堂,7个儿女都在石油局敦煌地区工作,用我们敦煌人的话说:当今的日子真是好得说不成。可每当提起当年为找石油因渴饿而死的战友们,我的心就平静不下来。我经常教育我的子女,我们青海石油局能有今天的大好形势,目前能有这样好的生活条件,日子过的如此幸福,都是当年老一代柴达木人在党的领导下,发扬革命传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年轻的一代石油职工,只有了解柴达木的昨天,才能珍惜今天,进一步弘扬当年的艰苦创业精神,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系青海石油局)

    情深如海 志坚如钢

    ――青海省党政军慰问团二三事

    张示吉口述 郭忠国整理

    1955年6月,青海石油勘探局成立之后,立即组织对盆地进行区域普查,并于11月24日选择油泉子构造,进行柴达木有史以来第一口深井的开钻!

    青海省政府把油一井开钻作为一件大喜事寺。副省长张国声同志,早在当年的8月初,就率领党政军慰问团视察油一井的钻前准备工作,并带着省民族歌舞团前来参加开钻大典。随团进盆地的,还有准备定居参战的第一家“帐篷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

    张副省长一行,通过听汇报,看现场及座谈访问,对于勘探局仅在6个月内,就取得在盆地西部发现了震动当时石油中国界的比较完整而且适于储油的18个地质构造和9处油苗的成绩时,兴奋地说:“柴达木油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油田,希望你们能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创出高水平的业绩!”看到这些有识有志,生龙活虎的第一代柴达木人战天斗地的情景时,又说:“你们这支来自陕北四郎庙、青海民和、甘肃酒泉、新疆吐鲁番和广东茂名等地的勘探队伍,真不愧是‘五湖四海’呀!希望你们在工作中也要搞好‘五湖四海’。因为团结就是力量!”

    张副省长在视察我们基建队时,还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一没机械,二没炸药,仅凭镐、锹、钎、锤‘四大件’,为勘探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真不愧是‘开路先锋’,啊!”同时,他还高瞻远瞩地一再指示我们,尽快组织公路技术员曹步云等同志负责探通茫崖到马海的公路线,不断拓宽勘探领域。

    张副省长离开盆地后,钻井队的同志们在石油部和青海省党政军民的关心和支持下,为了以实际行动戳穿“中国穷油”的谬论,靠人拉肩扛安装设备,靠汽车从数十公里外拉水钻井,顶着摄氏零下30°的严寒和沙洗脸、风梳头的艰难,终于在12月12日喜获相当于玉门油田原油中轻质油含量两倍的工业油流,向人不算和全国人民报了大捷!因为当时除玉门这个老油田外,还没有发现其它新油田。

    “我们找到油了!”人们奔走相告。大家在井场上敲着脸盆、水桶,踩着柔软的沙丘,蹦啊,跳啊!小伙子们还在沙滩上翻筋斗,真象小孩子过年那样热闹。有的把油往脸上抹,还有人把粘着原油的衣服,寄到北京去报喜呢!

    虽然时过境迁,人们一提起省民族歌舞团,无不表露对他们的思念之情。因为当慰问团领导离开盆地后,他们还继续留下来,并先后在茫崖、油泉子、油墩了探区及部分野外地质、测量队巡回演出,直到参加了油一井的开钻大典,才依依惜别。

    他们的演出过程中,不顾滴水成冰的寒冷,不避缺氧、干燥的环境,不辞长途跋涉的艰辛和连续作战的疲劳,哪里有勘探职工,哪里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歌声。当我们早已穿戴上皮衣、皮帽和穿上毡靴的情况下,他们为了体现歌舞的真实背景,还经常穿着单薄的演出服装,为大家唱歌跳舞。曾经有好几位女演员当场累倒,爬起来继续演出;部分演员,由于不适应高寒地区的艰苦环境,加上连续作战劳累过度,病倒了稍事休息又重登舞台。他们这种吃苦耐劳和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的表率精神,使石油职工深受启发和鼓舞。

    随团进盆地定居的第一家所谓商店,尽管按照当时当地的情况,供应日杂百货,针线笸箩,应有尽有,但也不过是一顶搭在自流井草滩上的花布帐篷。那几位和我们并肩战斗的新战友、新邻居――商业职工,不仅给勘探职工提供了生活方便地,更重要的是给这亘古荒漠增添了生活乐趣,也相应地鼓舞了士气。

    40年弹指一挥间,数万名两代柴达木人,继往开来,英勇奋战地,不仅建成了年产百万吨的高原油田,而且开创并弘扬了以“顾全大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精髓的“柴达木精神”。如今仍继续在10多万平方公里的瀚海戈壁,迎接市场经济的新考验,继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拼搏!

    尕斯油田的诞生

    王祯乾

    尕斯油田――是今天青海油田的主力军油区,百万吨原油生产能力的基础。尕斯油一诞生,标志着青海石油工业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我们脑海中,常常闪现着昔日发现与建设油田的人们。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英容笑貌,使我深深地怀念着那战斗的岁月。

    恢复深钻找油藏

    在经历了冷湖会战的火热日子后,60年代初盆地内大部分钻井设备和人员都支援了大庆会战。原有的大钻队(指3千以上的钻井队)只剩下2个,技术队伍锐减,旧设备需要大修恢复。“文革”后期,管理局恢复正常工作。当时的局党委和管理局领导召开了一次全局技术座谈会。1974年又在全局提出:“猛攻深层关,钻井要翻番”的口号。当时在冷湖深83等复杂关,以期在深层找到冷湖的原生油藏,在侏罗纪地层找油。一些深井打成了,虽末找到理想的油气藏,但这个阶段的深井队伍开始有了发展,钻井攻关队伍恢复建立并开始有了成果。以后在赛什腾地区、冷湖三号、涩北一号、二号、西部狮子沟和红柳泉等地区的深井钻井,使青海深井钻井工艺得到了恢复,队伍得到锻炼。从1973年到1977年这个阶段,钻井技术发生较大变化,改变了多年来沿用“重压、快转、大泵量“的苏联钻井方法,引进喷射钻井、聚合物泥浆和新的井身及套管程序。采用了“大庆-130型”、“1800型”较为先进的钻机,钻头钻具都发生了根本变化。青海油田的深钻能力得到了恢复。

    尕斯库勒油田发现时,我曾想过,这个在五十年代后期就已由地震资料证实的潜伏构造,为什么推迟了近20年才发现?应该说在这个地区早就钻过不少井,像北区油砂山就有不少浅井,南区钻过3口深些的井,一个是井位不准,当然深度也不够,井位在南区的地势高些的边缘,没有到盐壳上钻井,这和钻井当时的技术条件有着密切的原因,像油砂山所钻垢浅井,井深才1000米左右;自然距深层渐新统(E3)埋深3300多米至3700多米的油层相距甚远,这组高产的油气流自然见天日。

    尕斯湖过找油田

    1977年春的一天,当时主管勘探的副局长尹克升叫我到小会议室,他严肃地对我说:“要上跃进一号(即尕斯库勒油田),就在湖边上打井。怎样志赶快去西部把井位定下来,拿出一个在盐层上建基础的方案,要记住过去 地基陷落井架倒塌的教训!”看来,管理局下决心要啃这块“硬骨头”了,我不由得二激动,庄严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第2天,我急匆匆驱车赶路,傍晚,到达花土沟胶线指挥部。一下车,我就找到副指挥王魁章,一同商量行动方案。第3天,我们便一起到尕斯湖周围去看地形,那一年湖边地表十分泥泞。我们带着工具在这里挖挖,那里看看;表层下面除了盐,就是盐和泥沙的混合物。我们根据有些地方经常有车辆通过而并不塌陷受到启发,认识到盐壳有一一的坚固性和承压能力,于是,我们选好位置与地质上的同志打好了井位桩。

    1970 ,在赛什腾地区打井进,井位就定在沼泽地上。当时采用大面各整体基础减少强压,通过承压实验获得钻井成功,说明这种办法是可行的。当即,我把这个想法同三二八八钻井队的同志讲了,他们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向管理局汇报了这个基础方案,并得到批准实施。

    为了减少雨水和施工用水对井场盐层浸泡,我们从油砂山拉来大量油砂铺垫井场;报废钻杆作钢筋,浇筑大面积(10×10公尺)高抗剪强度、厚度0.8公尺(以降低基础总重量)垢整体井架和机泵房基础。通过放错证实,基础坚实可靠。这口井只钻了2000多米便发现了上干柴沟组(N1地层)油气藏,打响了在尕斯库勒地区深层找油的第一炮。

    1978年正月初二,我在局西部前线指挥部得知三二八八队在跃深一井钻达预计井深3200米后,钻速愈来愈快,一直钻到3250米,发生井喷。井喷发生在初二的下午,喷高30多米,喷出的物主要是油、水和少量的天然气。记得当时使用的低密度(约1.25-1.30)钻井液,由于是第一口深井,地层压力井度的了解少,也缺乏手段,成为负压钻梯,钻速则快。那里没有液压防喷器,井口安装幸存手动苏式防喷器,一般要7.8个人关动。 各防喷器耐压仅40多个大气压,无法实施关井。在放喷的情况下,一天井下喷出2000多方的水和油,迅速的淹没了井场。人闪在水中抢救器材设备,三九天寒风剌骨,在水中打捞,真是苦不堪言。为了不压死油层,又没有合适压井泥浆,就组织用跃进二号和跃东的盐坑中密度较大的盐水压井。先用人在井场踩出一条路,再让汽车开进井场施工。由于水深及膝以上,解放罐车的排气管进水熄火,我们就推期,我仅在井队技术员的铺上睡过一次4个小时的觉,整形泡在油水中,春节就这样悄悄的过去了。

    为了抢救这口井,后来经现场 研究确定用钻杆完井。用部分快干水泥浆进行固井,封死井喷层位,用钻杆进行采油。但施工前发现方钻杆附近的单根刺坏,泵压下降,必须更换这根钻杆。这时井架基础已受地下水浸泡10天,下面可能有溶洞,提放钻具时井架的受力发生变化,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操作人员还要冒着井喷的油水和天然气,在浑身湿透,视线和声音不清的情况下操作。为了油井,也顾不上许多,我们组织了“敢死队”,一组在井口操作,一组开关防喷器,一组作为预备队。撤离了其他人员,记得当时由王魁章同志地操作刹把,我站在井架受力最大的死绳方向观察和指挥。就这样在数九寒天中,冒着生命危险,奖这根坏钻杆换了下来。当时人人一身油水,冻得浑身中发抖,但施工完后人们仍然哈哈的。此后经过准确计算和施工,替空了钻头以上的部分油层,用水泥固死钻杆,制服地井喷。

    跃深一井的出油,特别在下柴组(E3)发现深部的高产油气层,证实下干柴组(E3)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奠定了尕斯库勒油田发展的基础。

    现在回想起来,由于局党委、管理避以勘探作为全局工作的中心,钻井攻庆和科学技术的进展,广大钻井职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这些为在勘探工作上出现大的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柴达木石油工业的初创和发展

    青海石油局办公室

    一、冷湖油田的发现

    深入盆地普查,寻找地面构造

    冷湖油田是柴达木盆地第1个获高产自喷油流,并形成一定原油生产规模,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油田。冷湖田的发现和建设,使整个盆地的石油勘探有了依托之地。

    1954年3月,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在西安召开全国第五次石油勘探会议,决定派遣石油地质队伍深入柴达木盆地,进行地 普查。管理总局局长康世恩提出:根据1947年地质工作者关佐蜀、周宗浚等人进行地质路线调查所提供的线索,普查工作首先从油砂山一带开始。会后,石油管理总局地质局从所属陕北、酒泉等地质大队,抽人组建地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2.5岁的年轻精干的柴达木地质大队。从1954年4月18日起,在大队长郝清江的带领下,陆续从西宁出发,途经敦煌,再沿南疆公路进入柴达木盆地西部,开始进行石油地质普查。到1954年底,柴达木地质大队发展到6个地质队、4个测量队,2个重磁力队、1个手摇钻井了人,包括大队部、供应站及其附属人员共484人。

    先期到达敦煌的70多名地质队员,经过短时间的休整和准备,于1954年5月15日从敦煌分乘9部汽车(同时装运帐篷和生产、生活物资),在蒙古族向导达西的引导下,沿南疆公路途经拉配泉、索尔库里、金鸿山向柴达木盆地进发。南疆公路年久失修,经常遇到雨水冲沟和流沙阻塞,他们挑选了30多名体壮的小伙子在车前排沙修路,边修路、边推车、边行进。每日天亮起程,天黑露宿路旁。不到600公里的路程,走了7天,于21日才到达盆地西部红柳泉。后续地质队员骑骆驼分三批陆续到达阿拉尔。

    先期进入盆地的地质队和测量队在不砂山地区开展工作。第一个任务是找水,先后两次找水都失败了。第3次,新疆若 县年逾六旬的乌孜别克族老人穆迈努斯?依沙阿吉作向导,找到了水。从此,阿吉老人就成了地质队、测量队、重磁力队的贴心人,不管哪个队到新区去开展工作,都离不开阿吉老人带路、引导方向。

    第1批地质队员进入盆地这前,阿拉尔就驻有剿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部队的一个连队。首批地质运动队达红柳泉,首先慰问了阿拉尔驻军。地质队员也受到解放军的热情接待。解放军地质队员搭帐篷、烧水、做饭,并把军马借给地质勘探队探路、找水。后来,兰州军区从敦煌骑兵3团抽调1个连队支援柴达木地质大队,负责警卫工作。解放军战士护送地质、测量人员勘测,保卫勘查人员的生命安全;到治安协助地质、测量队员打柴、送水、做饭、挖槽、跑尺子,为柴达木盆地的初期石油地质调查工作,作出了无私奉献。

    1954年9月,石油管理局局长康世恩带领有苏联专家、诗人李季、作家李若冰等在内的60多人组成的工作组,深入到柴达木盆地的阿拉尔、红柳泉、七个泉、油砂山、茫崖等地区慰问地质勘探人员,同时进行考察和帮助工作,对柴达木大队全体队员鼓舞很大。

    在柴达木盆地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极其困难。除昆仑山、阿尔金山麓的个别地方有水、草外,其余则是荒砂渍地无人烟,戈壁、碱滩,四顾茫茫,大风起处,尘沙滚滚;赤日当空,犹如笼蒸火燎。夏季午晚温差40余摄氏度,冬季又要经受零下20多度的严寒。地质人员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无服了人们意想不到的困难。大队部和野外队住的都是帆布单帐篷,仅有几顶帐篷用作发报机房和贮存医疗器械及药物,北京来的工作组样住单帐篷。夜晚点蜡烛和小马灯,吃的米、面,烧的煤全从敦煌运进盆地,煤经常供应不上,大家就挖红柳根,拣羊粪烧炎做饭、取暖。副食是从内地采购的黄花、木耳、粉条、咸肉和罐头,常年见不到青菜(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57年)。野外小队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第天带干粮和淡水出工,一旦供应受阻或失去联系,就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水对野外地质人员是最宝贵的地,偏避小队每人每天定量一茶缸,劳累二天是我上收工回来也不有洗脸。当时流传着这么一个顺口溜:“有女不嫁勘探郎,长年四季守空房,有朝一日回家来,带上一堆臭衣裳”。在野外工作中,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加之戈壁滩上,有的石油勘探人员因此献出了生命。1955年夏季,301重磁力队10多峰骆驼跑散,两名驼员夜里分头去找,年仅19岁的不驼员范建民迷失了方向,最后在牛鼻子梁附近找到了他的尸体。1958年9月,在东柴山工作的一位地质的管理员,乘坐六三尕斯车去茫崖拉粮、拉水,返回途中汽车抛锚,管理员去报救急,结果迷失方向。没有吃的还能忍得住,没有喝的就喝自己的尿,第3天只能在戈壁滩爬行,爬到格茫公路边,就昏迷过去,晚上被过路汽车发现,经茫崖医院10多小时抢救,才幸免遇难。1958年7月16日111水文地质队在霍布逊湖以西盐壳地区工作,队长邸世祺派司机杨德山(41岁)去执行任务,3天后不见回来。全队人员分头去找,结果,在一片盐壳地上找到了汽车,小口水桶也放在车旁,驾驶执照完好地放在驾驶室内,可是司机杨德山无影无踪了。此事惊动了地质处和石油勘探局,在方圆几十公里内,采取人海蓖梳战术,还是找不到踪迹,后鉴定为迷失方向,因公殉职。

    野外工作的文化生活极端贫乏,地质队员每天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大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洋溢着青春的欢乐。用石头磨成棋子,敲油桶唱渔鼓,围着篝火跳舞,说故事,送走了无数严寒之夜,迎来了多少灿烂的晚霞。要问他们这是为了什么?为了完成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1个五年计划,为了在祖国的聚宝盆寻找工业血液――石油,再苦、再累、再冷、再脏也心甘情愿,他们都是经过多次自愿申请,经过组织筛选批准才来到柴达木盆地的。

    1954年,柴达木地质大队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6个月内先后从尕斯库勒湖到刚察一带进行地质调查和重力普查,完成地质普查3527平方公里,构造细测447平方公里,重力普查620平方公里,发现地质构造18个和油苗9处,初步查明了盆地西部第三系含油层系的分布,找到了可供钻探的有利构造,增强了地质勘探人员和上级机关在柴达森盆地找油的信心。

    钻探有利构造,发现浅层油气田

    1955年6月1日,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决定撤销地质局、钻探局,分别成立青海、四川2个石油勘探局。以地质局机关、柴达木地质大队、柴达木勘探筹备处、民和地质区队为基础,抽调钻探局部分钻井专业干部,组成青海石油勘探局(局机关设在青海省西宁市)。任命原地质局局长张俊为青海石油勘探局局长。将枣园钻探大队、永坪钻探大队、四郎庙钻探大队、民和钻探大队、铜川转运站、东北石油八厂等划归青海石油勘探局管辖。并从酒泉地质大队、吐鲁翻地质大队、玉门油矿、延长油矿、广东茂名等地调集部分石油职工,充实柴达木石油勘探队伍。1955年底,青海石油勘探局的职工达到4754人。这一年,采用地球物理、构造钻井等配合地质普查和局部详查、细测工作并开始进行钻探。同时,地质部派出代号为“632”的柴达木石油普查大队和中国科学院组成的柴达木石油研究队先手进入盆地,与青海石油勘探局的地质勘探人员一起开层工作。这3支石油地质力量互相配合,协同工作,又发现99个可能储油构造。

    年轻的共产党员员、地质实习员马忠义,西北大学毕业后于1954年5月第一批进入柴达木盆地,先后在105、111、121地质队工作。1955年单独带领一个地质是行构造工作期间,刻苦钻研,认真总结1954年工作经验,创造了地质测量“流水作业布点法”,使布点工作效率提高一倍。他的方法在全队推广后,使全队提前25天完成全年计划,他领导的地质组创造了全盆地日布24个点撮主纪录。马忠义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56年3月出席青海省勘察与开发柴达木盆地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他所在的队被青海省人民委员会命名为121共表团地质队,他被提拔为该队队长。

    1955年在全盆地地质调查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青海石油勘探局决定,采取在西部地区选择有利构造进行钻探,争取突破,然后向中部、北部发展的方针。

    油泉子构造是第1个进行深井钻探的构造。这个构造形态呈椭圆形,高点部位有较多油苗,轴部断层带内具有宽达2米的沥青脉,形如小山状,被地质工作者命名为沥青嘴。油泉子距茫崖水源80余公里,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都呆得到保证。1955年11月24日,柴达木分地第1口深探井——油泉子油1井开钻,12月12日钻至360米时遇到油层,井口得出原油,获得工业油流,所产原油性质好、轻质油含量高达68%。通过对油泉子构造继续进行中浅层的钻探,探明油泉子是一个浅层油田,并于1957年开始进行试采,成为柴达木盆地的第1个采油区。1957年9月在油泉子油田建成第一套简易炼油装置,时行原油加工,生产出第1批成品油。

    油泉子钻探出油,向全国人民报了捷。1956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为《支援克拉玛依和柴达木油区》的社论,对柴达木石油职工鼓舞很大,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勘探更加引起了上级的重视和各方关注。1956年由部队转业复员一批干部、战士,兄弟油田和厂矿支援了一批技术骨干,又从上海、山东等地招收一批社会青年和技术工作,勘探队伍由1955年的46个队,增加到106个队,的未职工总数增至14549人。其中女职工64人,大部分在野外队工作,地质处于1956年3月成立125女子地质队、402女子水准测理队及女子地形测量组。402队的队长林伟兰,125队技术员郑爱芳,都是1955年进柴达木工作的女实习技术员。

    1956年4月青海石油弄巧成拙 机关从西宁迁至柴达木盆地的典型“帐篷城市”——老茫崖。茫崖基地从1955年开始建设,到1956年作为石油勘探基地已初具规模,通往油泉子、油砂山、油墩子、冷湖等探区的公路、通信、供水基本完善。基地和各探区都有独立的柴油机发电设备,满足了勘探和生活用电需要。以茫崖为中心的敦(煌)茫(崖)、茶(卡)茫(崖)、冷湖支线等新公路全线贯通;格尔木、茫崖、索尔军里老公路也有了很大改善。当时从茫崖出发东线南路经甘森、塔尔丁、格尔木、香日德、茶卡到西宁;东线北路经一里坪、南八仙、马海、大柴旦、德令哈、希里沟、茶卡到西宁;东北线经牛鼻梁、冷湖、当金山、敦煌、安西到兰新铁路峡东站,再往东还要到酒泉、兰州等;西线经大乌斯、油砂山、索尔库里到新疆。另外,当金山经大柴旦至格尔木的公路也已修通。所有这些,都为加速柴达木的石油勘探创造了有利条件。

    1956年,除野外地质、测量、电法、重磁力队仍居住单帐篷和使用马灯照明外,茫崖基地、各探区、钻井队、地震队等绝大部分都居住在30平方米的棉帐篷活动房中。茫崖基地较好的设施是铁皮、木架装配房、水泥地坪,如电影院、厂房、库房、浴池和苏联专家室等。其余人员上至局长、书记,下至一般干部、工人,一律住棉帐篷,办公、住宿均在一起,工作条件有所改善。

    1956年到1957年,按照“区域勘探与重点钻探合”的方针,采用了多兵种联合作战的,综合研究盆地地质怦,寻找含油有利地区。本着先边缘后中心、先浅后深的原则,在容易见效的构造中展开钻探。先后在油泉子、油墩子、油砂山、茫崖、大风山、冷湖、七个泉、南翼山、开特米里克等9个构造上进行钻探。继1955年发现油泉子油田后,又先后发现了冷湖四号、油砂山、开特米里克、南翼山等浅层油田和马海气田。

    扩大钻探区域,寻找富集油气区

    1958年,是柴达木石油工业大发展、大丰收的一年。年末职工总数猛增至22888人。按照局党委提出的“撒开大网,遍地开花”的勘探方针,全局动用大、中、小各种型号钻机54部,在39个构造上钻探,又找到了冷湖五号、尖顶山、花土沟、七个泉、冷湖三号、鱼卡、盐湖等油、气田。1958年6月23日,3292钻井队在花土沟造花2井完钻后,日喷原油100吨以上,花土里油香四溢,原油顺着山沟往久流。随后冷湖五号构造地中4井大量喷油,第一次在柴达木盆地找到高产富集油田。

    成本问题是柴达木盆地石油勘探初期的一个突出问题。石油探井单位成本,1955年477.20元/米,1956年966.83元/米,1957年848.52元/米。这样高的成本,严重地影响着当时的勘探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石油工业部党组和青海省委二届四次扩大会议精神,局党委于1957年11月召开了第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降低柴达木盆地勘探成本的“一个决心,十条措施”。在十条措施中提高钻速和调整职工货币工资是重点。其后,经国务院批准,青海石油勘探局在1958的初进行了一次工资改革,第职工平均月工资降低80.50元,平均降低35.9%(由月平均工资224.50元降为144元)。由于10条措施的贯彻,勘探成本大幅度降低,1958年探进单位成本降为264.4元/米,分别比1955年、1956年、1957年降低0.8倍、2.65倍和2.2倍。

    1958年,各探区钻井队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开展得热火朝天。3月份,1209钻井队道创月进尺1115米的柴达木盆地钻井尺最高纪录后,“月上千,年上万”便成为全局所有钻井队的战斗口号。到1958年底,先后有36个钻井队超过月上千这个目标。油泉子探区14部钻机月上1300米。全局钻机朋速由1957年的216米提高到1958年的808米。1958年,钻井总进尺283827米,比1957年的58105米,提高3.9倍。

    1958年能出现钻速快、成本低的大好局面,除一柴技术措施外,主要是加强基层工作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果。1957年12月,贯彻中央作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二届四次会议精神,局党委决定,精减上层,取消中层,加强基层,撤销钻进,基建、运输3个中层专业处,成立了26个直属处、大队、站,两名局级干部、多名正处级干部下放到基层大队担任领导。1958年,基层小队普遍配备了专职党支部书记或政治指导员,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落实有了组织保证。

    集中力量,猛攻冷湖

    1955年,地质部632地质队1分队,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发现冷湖一号至七号7个构造组成的构造带。随之进行了1:100万比例尺的地质概查。1956年5月5日,这个队对冷湖四号构造进行钻探,钻遇浅油层,原油喷射高达20米。随后,青海石油探勘局决定对冷湖五号构造进行钻探。部署在构造高点上的地中4井,于1958年8月21日由1219钻井队施工开始,9月13日,钻达650米后发生进涌,继而出现井喷,喷势异常猛烈,原油边疆畅喷3天3夜,一天喷出的原油量高达800吨左右。冷湖探区组织人员筑堤储油,原油汇集成湖,远处飞来的野鸭误把储油池当作水域,纷纷飞下觅食。

    1959年元旦,青海石油勘探局改为青海石油管理局。1959年3月至6朋月,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副部长康世恩先后来到冷湖,确定“调整部署,暂时收缩茫崖、马海地区,集中力量,加速冷湖地区的勘探,拿一冷湖油田,为柴达木石油工业大发展打下基础”的方针。青海石油管理局集中力量,猛攻冷湖,在油田详探和油田建设上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仅用5个多月的时间,基本控制了冷湖五号、四号油田的石油地质含量,把冷湖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能够适应勘探、建设、油田开发和原油炼制的综合性石油工业基地。1959年冷湖油田生产原油24.6万吨,1959年2月20日,首车原油运往兰州炼油厂。1959年、1960年全局原油生产连续两年超过30万吨,主力就是冷湖油田。

    冷湖油田的勘探和基地建设自1956年6月开始,当时成立冷湖钻探大队,上大钻1部,中钻1部,轻便钻3部,对冷湖四号构造进行钻探。局属地质处的水文地质队和水文钻井区队也对基地的供水资源进行勘察。同年8月3日局成立冷湖基地筹建处(1957年3月15日并入冷湖钻探大队)。1957年上大钻3部,中钻3部,继续对冷湖四号构造进行钻探,5号井见到油气显示。同年,1部大钻,1部中外,对冷湖五号构造进行钻探。1958年9月13日冷湖五号构造地中4井喷油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随即在冷湖五号、四号、三号3个构造上又摆钻机7部。截止1958年底,冷湖地区共上钻机13部。1959年又先后上钻机30部,共43部钻机在冷湖地区钻冷,仅五号构造就集中了38部钻机。

    在会占冷湖中,各井队你追我赶,新纪录不断涌现。1213钻井队的职工,1958年9月21日开钻中,截止12月23日,开钻5口,完钻5口总进尺4572.8米。又于1959年5月创柴达木盆地中钻整体搬家1小时45分的新纪录。1216队不甘落后,又创中钻整体搬家1小时25分钟的新纪录。随后,五号构造上大多数中钻都采取整体搬家办法,使钻井速度大大提主,冷湖地区年上成的井队由1958年的1个,增加到7个。

    冷湖五号地中4井喷油后,青海石油勘探局的工作重点开始东移,队伍逐渐向冷湖集中,局机关工作重点开始东移,队伍逐渐向冷湖集中,局机关1958年第四季度陆续从茫崖搬往大柴旦。为了适应会战冷湖的需要,经石油工业部党组和青海省委批准,从原冷湖勘探大队为基础,于1959年1月成立冷湖矿务局,统管冷湖地区的钻井、采油、炼油、供水供电和机修、运输。同时在原建筑安装大队的基础上,成立建筑公司。

    1959年1月27日,青海石油管理局党委一届六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大柴旦召开,提出“在已找到的油田上,集中力量,多打面积,多交储量,多采原油”的方针,同时成立冷湖前线指挥部,局长、书记、机关处、科室领导及骨干力量于2月10日就全部到达冷湖,搭起帐篷办公。

    1959年3月18日,根据石油工业部领导的指示,为了减少层次,便于一竿子插到底直一接指挥生产,决定管理局机关从大柴旦迁往冷湖,撤销冷湖矿务局,成立冷湖钻井和(年末5578人)、冷湖采油处(年末3045人)、冷湖炼油厂(年末734人)。随后,地质处、器材制造供应处、运输处、职工医院、社会服务处、石油科学研究所等都先后迁到冷湖。冷湖地区职工一下子增加到2.2万多人,占全局职工的84.4%。1959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冷湖市。

    1959年5月18日,石油工业部召开电话会议,要求青海石油管理局在抓扩大冷湖油田面积、回忆油田建设速度和钻井质量的同时,抓紧、抓好四项工程(3万吨储油池,水源至四、五号的水管线,20万吨炼油厂,两台快装发电机)的建设。5月25日,局党委发出《为确保四大工程提产完工的指示》。3万吨储油池和水管线工程采取专业和群众合的办法,依靠本局力量,如期完工。5月20日,管理局组织37名机关干部下放劳动1个月;要求冷湖地区各厂处机关干部定期参加劳动。6月中旬,又从西宁、油砂山、油泉子、马海地区调来500多名职工,解决了挖储油池、挖水管线劳力不足的问题。

    20万吨/年炼油装置是从玉门搬迁来的。土建和安装工程分别由局建筑公司一大队四工段和石油工业部第一工程局承担,5朋21日开始安装,8月27日建成投产,李芳远副省长亲临冷湖剪彩。从6月8日起,油泉子10万吨/年炼油违章罚款,突击10天运往冷湖,9月4日全部安装完毕。

    快装发电机也是从玉门拆迁运来,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分别由局建筑公司和石油第一工程局承建。一工程局73名职工在搬移30吨重的整体锅炉时,没有吊车和拖拉机,就用铁管垫起来向前推滚。电工王揖小组4天就把开关柜、变压器、架空线拆完,7天挖土80方,起出了电缆。一号快速装发电设备5月29日全部拆除完毕,提前完成了任务。7月初开始在冷湖安装,国庆节前完工,节后投产。

    油田建设建设工程由局建筑公司承建。建筑大队1959年3月建成一号、二号选油站,5月16日又建成三号、八号选油站。房建大队8月份完成局机关和二级厂处办公室、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局招待所等土、木芦苇把结构的房屋,职工住进了芦苇土坯拱圈的窑洞房,改善了居住条件。职工医院住院部、门诊部仅用3个月时间,9月份也相继完工,国庆节前已接收病人。冷湖四号礼堂(后称影剧院、俱乐部)属砖、木、铁皮结构,7月份开始施工、国庆节前完成主体工程、1960年2月投入使用。

    冷湖油田开发得到兄弟油田的大力支持。玉门、新疆、四川油田及东北石油七厂支援的职工及设备、器材于5、6月份陆续到达。新招必的一批采油姑娘迅速成长。为了多采油,女工李桂珍、共长碧在数九寒天将热水装在轮胎中替油管保温,葛修华、尚兰芝、刘秀娥脱下皮工衣包上油嘴。

    油田开发初期,由于钻井中原油自喷散失很多,1959年组织多次万人捞油会战,许多职工跳进没膝深的油池中捞油,为国家回收了大量原油。

    冷湖油田终于在柴达木盆地站住脚跟,使柴达木石油勘探有了攻守进退的依托之地。原油就地加工,产品供应青、藏地区,在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坚守阵地求发展

    从1960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19年,是柴达木盆地石油勘探的困难时期。盆地石油职工以勇往无前的精神,克服困难,坚守阵地,创造条件,迎接发展。

    组织精干队伍,解剖冷湖油田

    1960年,国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冷湖油田也由于高速度留下后遗症。这一年,投资减少五分之一,生产、生活物资供应极缺,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困难重重。根据实际情况,青海石油管理局确定集中力量,继续大战冷湖,占领既得阵地,扩大战果;油砂山、以海地区,尽量多做工作,摸清油气田的规律,为以后发展准备条件。这一年,通过钻探,查明冷湖四号和五号浅油藏系连在一片,扩大了油田面积,增加了储量。在冷湖外围的驼南、葫芦山、南倣仙构造,也取得可以说明问题的资料。通过加强录进工作,补取大量资料,进行分层试油和地层对比工作,初步掌握了冷湖油田的油层规律、油层性质和油层特点,重新划分了冷湖油田的油层标准,挖掘了油层潜力。但在开发中遇到自喷井压力下降过快、油井递减速度过快、含水率增长过快等严重问题。为了采取相应措施,在油田开发上所做的工作,大大超过往年。当年共组织37个修井队,使用无能力设备52台,采用找水、堵水、冲砂、防砂、打捞落物、处理套管变形、疏通油层等十余 种修井工艺,稳定原油产量。特别是在向水层作斗争中,通过固井质量检查、试油情况分析、全井层位对比、下拍克、测井等综合找水方法和用水泥、拍克、原油、碱水松香皂等永久临时性堵水方法,取得明显效果。全年共生产原油23.36万吨,比1959年少产1.26万吨。

    1961年以后,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遵照石油工业部的指示,缩短战线,撤销马海、油砂山探区,抽调人员、设备支援大庆石油会战,以精干队伍解剖冷湖长垣。至1962年先后精减下放、支援大庆1.6万余人。职工从1959年的26072人,减少到1964年的5163人;勘探队从1660年的105个,减少到1962年的14个;钻进队从1958年的59个,减少到1962年的3个;投资从1959年的10563.6万元,减少到1964年的449.1万元;钻井尺从1959年的34.3万米,减少到1962年的9000米。

    1961年10月撤销建筑公司和马海勘探大队,1962年5月撤销冷湖钻井处,成立只有3个井队的钻井大队,归勘探处管辖,1963年2月又撤销油砂山勘探大队。

    在队伍减少、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青海石油职工坚守阵地,拼搏奋进。全局1661年至1963年共打井44口,进尺49723米,其中解剖冷湖长垣打井39口。1962年组织一批技术干部,从复查、整理、鉴定各种资料入手,对冷湖地区42口重点井的钻井、测井、试油资料,22口井岩性、物性资料,2332块岩矿资料,1159个水样、163个气样、1010个油样,进行了全面整理、鉴定和评估,为冷湖长垣勘探提供了依据。又组织200井次的地层对比,3次大规模的油井摸底,系统地进行了油田水文地质研究和油田动态研究工作。在对油田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编制了油田调整方案,加强了油井维护管理和增产措施。

    面对国民经济暂时困难,生产物资供应短缺,石油职工自己动手,就地取材,生产了水泥、耐火砖、氧气、盐酸、青砖、石灰、芦苇板等。由于副食供应基本断绝,粮食定量连续两次降低,职工每天只能吃到7两粮。许多职工浮肿、消瘦。局党委下很大决心,抽出1000多名职工,在青海、甘肃、新疆三省区18个点办农场,在矿区周围建温室种菜。下青海湖捕鱼,上昆仑山打猎,到草原打草籽,挖锁阳,采野菜,捋枸杞叶。为关心柴达木石油职工,青海省政府千方百计从海西调拔1万只羊供石油职工饲养屠宰。石油工业部从大庆调拔30万斤粮食支援青海油田。油田领导导干部也主动职消了中灶、小灶,与职工同甘共苦。

    1963年11月,青海石油管理局掀起了学习解放军、学习大庆的热潮。政治思想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项制度逐步完善、健全,倡导“三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严”(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和“四个一样”(夜晚干工作和白天干工作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干工作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工作和有人检查工作一个样;坏天气干工作和好天气干工作一个样)的好作风,机关工作强调“三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生产)“五到现场”(政治工作、生产指挥、材料供应、设计科研、生活服务到现场),狠抓“三基”工作(基层建设、基础资料、基本功)。1964年又开始岗位责任制大检查,逐步落实以岗位责任为核心的八项生产管理制度(岗位专责制、安全生产制、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班组经济核算制、质量负责制、设备维护保养制、岗位培训制),促进了采油工艺、深井钻探的开展,加强了油田研究和设备整修。1964年10月,3278钻进队在涩北一号构造参1井钻探中,创造了盆地大钻班进尺432米、队日进尺957米、队月进尺2673米和59天10小时20分进尺3058.2米单井最快钻井周期的纪录。同时创造了一只刮刀钻头2天15小时41分进尺1799.7米的新纪录。

    1965年5月6日至15日,全局第七次岗位责任制大检查组织千人检查团兵分六路,共检查55个基层单位,105口油井,222台套设备,16.9万个资料数据。查找出3万多个问题和差距。17日又对局机关进行检查。根据检查出的问题,5月下旬,局、处两级机关共组织两个现场指挥部和16个工作组,由领导干部带队深入基层蹲点,举一反三抓整改。全局上下出现了严、细、准、狠的好风气,涌现出机关革命化好典型冷湖油矿财务组(受到中共青海省委通报表扬,被中共中央西北局树为先进集体),攻坚啃硬的井下作业尖兵1031修井队(受到石油工业部政治部的奖励)。全局学大庆的经验于1965年底在西北局、省委工交会议上作了推广。

    1964年,发现涩北一号高产气田。1965年重新对大红沟、马海尕秀等构造进行钻探。全局原油产量连续9年稳产10万吨以上,有力地支援了青藏地区的工农业生产。

    调整勘探部署,重返盆地西部

    1965年9月,石油工业部调整柴达木勘探部署,要求“对已经了解的构造,重打锣鼓重开张,一个一个地加以钻探,尽先搞山边构造。钻完一个,搞清楚一个,有油就抓住,没油也弄清,这辈子干不完,下一辈再干”。根据以上精神,确定以后的勘探以西部为重点,集中力量先搞清小梁山和红沟子构造。

    1965年10月,一部中钻、两部大钻,调头向西,快摆硬上,10天时间,3个井队和辅助300单位多人,2000多吨设备、器材就到达了550多公里以外的小梁山、红沟子构造。各井队一到工地,一不问吃,二不问住,先卸钻机设备,动手安装,10月13日第一口中深井在小梁山开钻。11月份两口深井分别小梁山、红沟子投入钻探。到1966年5月,小梁山、红沟子两个构造钻探结束,6月,又上尖顶山、咸水泉沟造钻探。

    1966年6月,成立青海石油管理局西部勘探指挥部,由尹克升任指挥,雷昭贤任党委书记,指挥部设在尖顶山构造。7月12日,3288钻井队担负的咸深2井正式开钻,7月22日钻至841米处,发生喷井,日喷原油百吨以上,喜讯传开后,职工士气大振。管理局立即组织力量,快上西部,会战队伍很快由300多人增至1700多人,钻机增加到9部。经过地质、地球物理、钻井协同作战,搞清了尖顶山油田的浅部油藏,发现了咸水泉油田。找到了尖顶山北区的尖北潜伏构造。

    1967年、1968年,“文化大革命”波及到柴达木盆地。派性干扰,领导班子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但多数职工仍坚守岗位,进行生产,把动乱对生产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钻、采、炼没有停顿。1967年4月13日,32108钻井队在冷深57井创最短建井周期28天12小时9分进尺1760米,大钻队年进尺6790米的全局新纪录。1243钻井队1966年、1967年连续两年钻井进尺上2万米。

    1968年12月26日,青海石油管理局革命委员会成立。次年1月25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接见石油工业抓革命促生产会议代表。这次会议确定青海石油管理局重点勘探开发花土沟油田,供应茫崖石棉矿火电站用油。

    1969年3、4月,西部勘探指挥部的千名职工以“战戈壁、睡沙滩,重返西部建家园”的豪迈气概,向花土沟转移。4月初,指挥机关、钻井队以及辅助生产单位全部搬到花土沟。6月24日,3288钻井队在花7井正式开钻。7月4日,3278钻井队在花8井开钻。到阿拉尔打井,中间隔着一条铁木里克河,河上一座7孔18米长的木桥是解放初期剿匪部队修的,大型车辆无法通过。修桥任务交给3288钻井队,他们在冰河中苦战9天,完成架桥任务,保证了兄弟井队按时开钻。

    西部勘探指挥部的职工,立足于自己,靠苦战精神,仅用个月时间建成集油、发电、供水、管子、泥浆5个站。修公路12公里,铺设水管线12公里,平井场4个,架设电线7公里,保证了勘探顺利开展。

    为解决通信联络,1969年5月,管理局派赵延信等11名干部勘察南翼山至花土沟的通信线路,他们翻越了海拔3400米的高山,爬越百十米长的水溶洞,连续探路三天两夜,行程100多公里,所带干粮、水都有完了,饥渴、疲劳使11人中9人病倒,一度还迷失方向,历尽艰辛,终于坚持完成了探 路任务。这条线路于1970年10月,依靠自己的力量,土法上马,冲破禁区,终于架通。

    花土沟构造自1958年4月29日至1970年底,沿沟共钻井26口,绝大部分获得工业油流,证实是一个含油集区。继续探明花土沟油田储量,要修通沟两面的上山公路。1971年2月,局革委会主任薛纪元带领全局主要领导登上花土沟南北二山,翻过78道山梁,跨越123条沟坡,察看地形,现场讨论修路问题,最后决定全局总动员,三个人的工作两人干,抽出一个搞土方会战。很快组织1000多名职工,家属,恶占25天,挖填 土石15万方,平井场35个,修通15公里长的盘山公路,使钻机上了山。随后5个地震队和9个钻井队在西部地区勘探,使花土沟油田面积扩大5倍,油砂山油田面积扩大1倍。

    1972年7月,为开发花土沟油田,管理局又从钻井大了人、勘探处、炼油厂、水电厂、机修厂、局机关、后勤部等7个单位抽调400余人在花土沟南北两山平井场、修支线公路。经过3个多月的苦战,共平井场23个,修公路2公里,挖填土石15.7万方,为打开发井创造了条件。

    1972年、1973年基本完成了花土沟油田上百口开发井的钻进工程。同时在狮子沟高点、游园沟、油砂山、七个泉等构造进行钻探。1974年后,克服了设计、施工技术薄弱和物资短缺等困难,进行花土沟油田的地面建设。1970年至1974年西部地区共生产原油13.35万吨,平均年产2.67万吨,占全局产量的25%,对全局稳产10万吨起了重要作用。

    1970年5月,管理局决定由冷湖炼油厂抽出部分技术力理,在花土沟建设一座年处理3万吨原汪的炼油厂。在没有投资、没有设备、没有专业建设队伍 吓,施工人员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充分利用原油砂山炼油厂拆迁地丢失的废旧设备和积压材料,自己搞设计,建厂房,装设备。从6朋1日开始,突击75天,完成了建厂任务,并一次试运转成功,8月15日投入生产,不仅满足了西部勘探、生产用油,还销售到茫崖石棉矿和南疆。

    1970年,西部勘探指挥部新建的土木结构房子,满足不了大部分职工住房的需要,一些啊工和家属自发地挖地窝子以代替帐篷居住。这一事物被领导肯定,认为是解决临时住房困难的好办法,倡导大家仿效,立即 利用业余时间挖地窝子的热潮。随着职工家属的增多,地窝子越来越多,到1974年地窝子已发展到千个,上至指挥,下至工人,凡带家属的都住地窝子。地窝群成为花土沟一景,象征着柴达木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

    稳产冷湖,再探东部气田

    1960年以来冷湖油田油井压力逐年下降,含水上升,在油田开发中,采取了许多技术性措施,保证了较长的时期的稳产增产。

    1973年组织油井压裂全战,大战90天,压裂油井109井次,油层328层,使冷湖油田产量提高22%。冷湖四号油田通过油层压裂,有的单井产量提高10倍,采油六队全队产量提高6倍。

    1974年、1975年恢复和扩建了冷湖四号中北区、五号一高点的注水站(间)和井网,新建三号油田注水站,冷湖注水能力达到2510方/日。

    为了弥补冷湖油田的递减,锥刀之末原油产量,寻找新的含油区块,1973年9月20日,1257钻井队所钻7416井喷出原油,6小时共喷油31.7吨。10月3日,局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区域着眼,整体解剖,发展三号大好形势”。会后组织冷湖三号勘探会战,由一名局级干部挂帅,成立三号现场联合办公室,组成“五位一体”(钻井、地震、试油、测井、地质)的综合研究组。这次会战有8个钻井队、3个地震队和相应的试采、测井、地质队丛于地质情况复杂,断层多,倾角大,地震波难以接收,被认为是“地震禁区”。地震队丛在施工中创造了三多一小(多检波器组合、多井组合爆炸、多次覆盖和缩小“道间距”)的工作方法,一个多月做了6条多次覆盖测线,为三号地区的勘探会战提供了重要资料。通过1年多的勘探、建设、生产,油田面积扩大3倍多,建成了一军的生产能力,原油产量由1973年的3114吨,上升到1974年的10699吨、1975年的27629吨。

    1964年前发现东部地区马海、盐湖、涩北一号3个气田。1974年,石油化工部和青海省政府要求青海石油管理局进一步查清天然气储量。1974年4月底,钻井处1270钻井队首先远征东部,连续打井9口,查清了盐湖天然气藏。1957年,1270钻进队又向涩北二号构造进军,8月31日、9月14日涩北二号构造的涩中1井、涩中2井,均获高产工业气流。涩北二号气田的发现,增强了寻找高产气田的信心。1976年3月,管理局成立浪北现场办公室,调集5个钻井队、7外地震队、1个运输队、3个试气队(包括从四川石油管理局调来的试气队)及其后勤人员1400多人。当年落实了涩北一号、二号和驼峰山3个构造的含气面积和天然气储量。

    1976年7月27日,32109钻井队在涩北二号钻涩深1井,当钻至1681.24米起钻时,发生天然气井喷着火,火柱高达200米50公里外能听到井喷吼声,200公里外看到火染的天空。石化部和公安部都派来灭火专家。海西州、西宁市的消防车去集涩北。31209队的职工不顾个人生命的安危,多次冲进火海挂拖抢救设备。局、处领导在现场指挥灭火5天5夜不下火线。经过20天的抢险,终于压住气流,装上井口,保住了气田,谱写了一典灭火抢险的英雄赞歌。

    1976年11月4日,钻井处试油二队在涩深15井试气,强大的天然气流冲动了放喷管线,管线在气流作用下急速旋转,在场的局党委常委、局革委会副主任、现场办公室总指挥薛崇仁及钻井处领导王警民、试油队指导员陈家良等6名同志,被管线击倒,经抢救无效而光荣殉职。

    会师尕斯库勒

    1977年,是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后柴达木石油职工艰苦奋斗18年走出困境的一年。4月下旬,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青海石油管理局被评为大庆式企业。5月下旬管理局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落实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精神,决定调整勘探部署,呀作重点西移,在柴达木西部地区组织会战,打好勘探、开发、建设三个硬仗,为建成100万吨产能而奋斗。

    1977年6月1日,成立局西部前线指挥部,下设生产、综合、政工、个组,由2名局级干部坐镇指挥。除西部勘探指挥部外,其他参战单位钻井处、运输处、基建大队,地质研究所、冷湖炼油厂、冷湖水电厂、冷湖油矿、机修厂成立西部开展工作。

    会战主入单位西部勘探指挥部的5个井队32108队、3288队、18156队、1258队、1267队,分别在狮子沟、跃进一号、七个泉水、游园沟、油砂山等构造进行钻探。在冷湖、东中地区施工的钻井处4个井队18113队、3292队、18155队、1256队也迅速会师西部,分别在狮子沟、七个泉、游园沟、红柳泉等构造进行钻探。1977年7月25日,32108钻井队所钻的花79井,钻至井深3103.62米时喷出大量井油。这是柴达木盆地3000米深层见油的第一口井,是深井钻探的重大突破。跃进一号构造位于西部南区尕斯库勒湖东畔。系1958年地震队发现的潜伏构造,闭合面和约70平方公里。构造地表有80-120米厚的盐壳,可塑性很大,不遇水非常坚硬,一旦遇水就溶化。而钻井过程中需要用水、用油、用泥浆,没有特殊措施就可能导致盐层深化,塌陷、基础倾斜、钻机下沉等事故。为了钻探尕斯库勒构造,青海石油管理局制定了钻穿盐壳以防水 、治水为主的技术安全措施:一是用废钻杆构筑骨架造体钻机水泥基墩,防止钻机下沉;二是就地取用高浓度盐水为洗井液钻穿盐壳层,以防井壁塌陷、设备倾斜;三是在井场地面用油砂垫层,减轻油、水、泥浆流失的破坏,以保证地面强度;四是不论盐水返出漏失,都要快速钻穿地表盐壳层段,及时下入表层套管,封固地表盐壳层。1977年6月27日,3288钻井队在跃参1井开钻,设计井深3200米。施工中严格执行技术安全措施,顺利钻穿100多米厚的盐壳层。10月3日钻至井深2547米时,见到油气显示,钻至2751米时喷出大量原油。为了及时了解中浅油层的实际产能及有关数据,局研究确定该井于10月8日提前完井试油。从2081-2519米长达430米的井段中,选出油层、致密层、试验层19个,于10月17日射开2254-2447.2米井段的6个油层(厚19米),22毫米油嘴间隙自喷4小时,初产油22.8立方米。随后,3288队又钻跃深1井,钻至井深3075米时发生井涌、井喷。1978年2月8日,继续钻至3253米,终因再次发生严重井喷而采用钻杆完井,畅喷日产油达800余吨。用14毫米油嘴试油日产405吨。跃参1井、跃深1井相继获得高产油流,预示着尕斯库勒油田的诞生。跃参1井喷油后,立即将在涩北打井的3278钻井队调到西部,担负跃深2井的钻探任务。1977年11月16日跃落2井开钻,钻至井深2214米时发生油气流。随后又于1978年4月23日钻探跃深7井,8月15日钻至3322.72米,发生井喷,钻杆完井。9月2日用12毫米油嘴求产,日产油268吨。10月26日投产,至年底产油10234吨,平均日产油152.7吨。

    1978年3月,西部勘探指挥部所属钻井队与钻进处合并,成立钻进指挥部。钻井指挥部的14个钻井队(年底发展到20个钻井队),除2个井队在冷湖地区钻井外,12个井队全部汇集西部在跃进一号、二号、狮子沟、七个泉、阿拉尔、砂西、湖北隆起、油砂山、红柳泉等构造钻探。尕斯库勒集中3部大钻、4部中深钻,共钻井12口,除1口井外,均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含油面积初步得到控制。跃进二号和红柳泉构造在探中也见到工业油流。

    在会战中,钻井队伍的技术素质也得到提高。32642钻井队用大庆130型钻机钻成第一口4002米的深井。32758钻井队用97天15小时钻达井深3501米。3288钻井队用89天5小时钻达井深3253米。32689钻井队用88天11小时钻达井深3501米。发现尕斯库勒油田后,1978年基建投资由过去年无1916.78万元增至10181.7万元。

    三、开发尕斯库勒油田

    柴达木石油勘探开发会战

    柴达木狮子沟构造花79井喷油后的第6天,石油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宋振明,于1977年7月31日赶到花土沟,对狮子沟构造深部油藏寄予很大希望,要求集中力量勘探狮子沟构造带。

    1978年2月20日,李先念副主席在一份《国内动态清样》上批示:“我冒说一名,柴达木盆地可能不是半个大庆,而是一个大庆。如何?请商酌。当然,经过努力实在办不到,也不要勉强”。随后,石油工业部即酝酿组织甘(肃)青(海)藏(西藏)石油会战。1978年10月25日至11月13日,石油部副部长、总地质师阎敦实来到冷湖,具体研究组织甘青藏石油会战指挥部和抽调会战队伍等事宜。

    1979年3月20日是,石油工业部甘青藏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指挥部正式组成,在冷湖办公。会战工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指挥部指挥由阎敦实担任,副书记、副组长、副指挥由张帮杰及青海、胜利、玉门三油田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有三省区有关部门的领导及青海、胜利、玉门、长运公司有关领导参加。会战指挥部下设生产办公室、政工办公室、后勤供应办公室、行政生活供应办公室,会战指挥部下属青海石油管理局为第一勘探指挥部(简称一分部),机关在花土沟;胜利油田为第二勘探指挥部(简称二分部)机关在大风山;玉门石油管理局为第三勘探指挥部(简称三分部),机关在老茫崖;石油部运输公司三分公司,机关在敦煌;敦煌分部(原长庆油田敦煌留守处,后交玉门石油管理局,共计5个单位)。从3朋月到6月底,二分部7个钻井队、6个地震队,三分部3个钻井队、4个地震队及其辅助生产单位,共4000多人陆续到达柴达木盆地接受任务,做准备工作。一分部17个钻井队、11个地震队按照部署先期到达工地。运输三分公司400辆汽车4个月拉运会占物资和设备970台套。参加会战的职工队伍达2.5万人。根据石油部党组确定的“广探柴西,解剖西南,详探跃进”的方针,会战指挥部共部署8条重点地震剖面30口重点探井。27个钻井队、21个地震队,在2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6个构造上展天的勘探。

    1981年6月底,根据中央、石油部关于高速的方针,玉门3个钻井队、4人地震队及其辅助生产1300单位多人陆续撤离柴达木。胜利油田地震队不变,钻井队由7个减为5个,试油队由2个减为1个,人员减到2208人;三分公司的汽车由400辆减为50辆。1982年7月,胜利油田的5个钻井队,2个地震队、1个试油队也陆续撤离,4个地震队一直工作到1983年撤离。

    柴达木石油勘探会战取得明显效果,引起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1980年2月4日,《石油工业简报》增刊(十一)刊登《柴达木盆地发现新油田》的报道。新华社2月14日发消息,《人民日报》2月15日晨头版重要位置刊出《柴达木发现储量丰富的新油田》的新闻。随后,国家将青海油田的勘探建设列入第六个五年计划5亿元以上投资的93个项目之一。1979年至1983年的基建投资和地质事业费实际发生12.56亿元,平均每年2.5亿元。

    会战的主要成果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探明了尕斯库勒油田、砂西油田、乌南油田的含油面积及其它们的地质储量。

    二是钻井勘探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钻井技术不断发展,物质力量不断加强,钻井水平不断提高。根据石油部党组提出的“人员少、装备好、办法对、效率高”的要求,胜利、玉门参加会战的钻井队丛都是新装上阵,青海的钻井队伍在1977年换装的基础上,1979年也大部换装。1979年的27个钻井队,其中使用F—320型6000米钻机的就有7个钻井队。随着钻机、钻具、运具和机具大量引进和更新,大功率泥浆泵、“双聚”优质泥浆和“两筛一除”的广泛使用和高压喷射三大技术普遍推广,把柴达木的深井钻井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1978年以前的24年中,柴达木盆地钻成3000米的深井只有30口。1979年后的5年中,钻成超过3000米的深井96口,超过4000米的深井17口,超过5000米的深井6口。胜利油田6061个钻井队在红三旱旱2井施工,1979年8月29日开钻,1980年7月18日完钻,设计井深6000米,实际井深6018米,打成了柴达木盆地最深的一口井。1983年,青海油田32892队、32642队通过成套使用钻井新技术,深井队年进尺均突破万米。

    三是地震勘探与美国地球资源公司合作有长足的发展。为了适应与美国公司的合作,青海石油管理局于1981年3月成立外事办公室,签订3年合作合同。按照合同要求,美国公司在柴达木盆地敦格公路以西至阿尔金山,茶茫公路以南至昆仑山约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包括山地、沼泽、碱滩,用3个地震队的力量,完成1万公里的地震测线,取得基岩以上各反射层地震资料。美国专家及其雇员44个,中方配合540人。计算站的3台计算机于1981年8月7日投产。6145炸药队8月14日出工,29日投产。6844可控震源队9月3日出工,18日投产。6146尺机队在1982年初投产。1981年,中美合作的6145队、6844队分别取得月速106.05公里和122.08公里的优异成绩。1982年年,青海石油管理局284地震队采用数字地震和可控震源新技术,学习中美合作队的先进经验,连创可控震源队24次覆盖队月速201.15公里,队年速565.25公里(至7月7日)、837公里(至10月18日)的全国最高纪录,跃入了全国高效队的先进行列。1983年,6844可控震源队又以24次覆盖队月速325.2公里的成绩,再次刷新全国队月生产纪录。通过与美国公司合作和引进数字地震仪和可控震源新技术,搞清了柴达木盆地基底骨架形态,突破了部分高难地区的工作方法,取得了地质要求的地震资料,提供了可供钻探的圈闭,开始扭转地震落后于钻井的被动局面,地震勘探的先行作用逐步得到发挥。1983年用地震勘探证实9具地面构造地下还有正向构造存在,发现5条大断裂,为钻探提供了更多的新领域。

    四是职工生活条件有了显著变化。野外钻井队、地震队的职工结束了20多年住帐篷的历史,普遍住上了带供热设备的列车式活动板房,使用了炊具比较现代化的列车式活动厨房。基地在碚分职工家属脱离地窝子、临时工棚、芦苇把拱窑洞的简易住房,住进了砖柱土木结构或砖大结构带院墙的成套住宅。仅1982年一年就新建职工家属宿舍146排,有541户搬进新居。同的在花土沟、冷湖两地先后建立了电视转播台。托儿所、学校的房屋也有了很大改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中青年知识分子、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操作工人,以及长期坚持柴达木工作的老职工,分别到四川乐山、浙江杭州、山东青岛、河北秦皇岛等风景区疗养。生活供应也有很大发病,配备了冷藏车,职工能吃上青菜和水果,50年代“黄花、木耳、博士粉条,腊肉、咸鱼大锅熬”和60年代初“瓜菜代”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五是胜利、玉门、运输、青海四支会战队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产主义协作精神大发扬。胜利、玉门的职工对青海职工几十年占斗在柴达木戈壁荒滩的艰苦奋斗精神,大加赞扬;青海、玉门的职工对胜利职工打深井的技术虚心学习;胜利的职工也主动到中美合作地震队取经。

    远征羊八井,支授西藏地热井建设

    1984年、1985年,青海石油管理局以企业体制改革为动力,回忆勘探步伐,加快敦煌基地建设速度。1984年4月13日,局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成立勘探项目领导小组,由局长周沛兼任组长;成立敦煌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张协国兼任组长。

    1984年勘探部署原则是:“区域展开,重点突破各,个歼死,以巧取胜,用最小的工作量来获取最大的勘探效益”,全年动用18个钻进队,先后在15个构造上钻探,开井25口,完井23口。动用8个地震队(其中中美合作队3个),完成地震剖面4425.19公里。

    1984年6月25日,石油部正式批准青海石油管理局敦煌基地建设总体设计。建筑面积总规模为55万平方米,要求1987年底以前完成44万平方米,总制冷1.8亿元。1984年敦煌地区施工面积5.9成平方米,竣工面积4.2万平方米,为1983年的14.4倍。

    1984年是企业体制改革和企业整顿效果较好的一年。8月31日至9月12日,青海省石油部企业整顿验收团,对青海油田企业整顿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认为青海石油管理局完成了企业整顿的五项任务,评定实得分为3620.1分,为标准分的90.5%颁发了合格证。在整顿和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方面,实行了纵向承包制和横向合同制,协调了内部的经济关系。在整顿财务管理方面,初步形成四级经济核算网,健全了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成本费用指标基本上做到层层分解。在体制改革方面,局机关处由30个精简为25个,组建了生活服务公司、项目办公室等,向生活服务社会化、生产管理专业化迈进。

    为了加快西藏地热开发,逐步实现西藏电气化,根据胡耀邦总书记的指示,国家计委要求石油部于1984年、1985年在西藏羊八井完成7口地热生产井的任务。1984年6月25日,石油部下达任务给青海石油管理局后,即成立了以杨秀东副局长为组长的援藏领导小组,组织了钻机检修、配套和组建队伍,完成了筹集物资、现场调查以及编制施工方案、签订承包合同等工作。组成了以32869钻井队为主体的援藏职工和各种车辆65部,满载600多吨器材装备,奔向西藏羊八井区。中途翻越海拔5300多米的唐古拉山,雨雪交加,天黑路滑,汽车陷进泥坑干粮冻成冰块,24小时没吃没喝,不少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流鼻血等严重高山反应,却没有一个人叫苦、怕难。一直坚持到车辆脱险。共产党员、局调度室副主任唐国 ,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因高山反应和过度疲劳晕倒在冰雪泥水里,神志稍一清醒又投入战斗。历时9天,行程1600公里,安全到达目地地。他们连续作战,一天也没休息,在海拔4300多米的施工现场,顶风冒雪,抽入钻前准备。经过两天日夜奋战,把65部车的几百吨物资装备全部卸完就位。8月21日第一口井胜利开钻。8月26日,赴西藏视察工作的中央领导胡启立和田纪云同志,在自治区领导阴法 陪同下,来到施工现场看望了大家。

    羊八井区的地下水温高达170摄氏度。打地热井要求高,难度大,工艺复杂,困难很多。他们把工作热情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确保打一口成一口。钻进中,大家齐心协力闯过了砾石层易卡和严重跳钻的难关,制服了长达9天的井漏,终于用25天时间(比计划提前14天)打成进藏后的第一口地热生产井,首占告捷。接着一鼓作气,用6天多的时间又打成第二口地热生产井,创造了羊八井地热田1976年勘探开发从来的最快钻井周期。进藏68天,优质、高效、低耗地完成了1984年2口地热井的施工傻,于10月16日胜利返回冷湖。10月20日管理局召开庆功大会表彰奖励援藏单位的有功人员。1985年1月30日石没工业部通报表扬青海石油管理局援藏事迹,32869钻井队获石油部1984年度银牌奖。

    1985年4月15日至7月14日,青海石油管理局援藏钻井队伍,又在羊八井区完成地热井5口,只用了49个工作日,此外,还承担了羊八井试验电厂物主力地热井一一羊9井的修复任务。该井因事故停产3年,影响发电,援藏队用3天多时间即完成修复任务。

    钻探深层油藏

    狮子沟构造位于尕斯库勒油田以北约20公里处。这里山丘起伏,峰谷犬牙交错,给地勘探带来很大困难。地震队曾先后三次来到这里开展工作,都没有成功。1982年中美合作地震队用直升飞机进行地震勘探试验,也没有得到清晰合格的地震勘探资料。

    从这人构造的地质条件看,它靠近茫崖生油凹陷中心,地面露头有构造圈闭,周转已发现油田。从附近地区钻井资料分析,地面构造之下为一条推复性大逆断层,可能存在储集油,气的潜伏构造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坚定了钻探这个构造深层油藏信心。

    1983年,根据研究成果,对狮子沟构造的钻探作了新部署,在地面构造高点的东北翼确定狮20井井位。设计井深5400米,由6055钻井队施工,目的是钻探相当尕斯库勒深部层位的高产油、气藏。狮20井于1983年10月开钻,1984年8月20日钻至井深4100米处发现高产油流,采取压井措施强行钻进,钻至井深4565米处完井。试油时分别用不同油嘴求产,日产原油650-910吨、天然气18.84-23.715立方米。接着又钻了3口探井,均在井深4000米以下钻遇较好的油层。

    狮子沟油田深层油藏的发现,又一次表明柴达木盆地地下潜伏构造是寻找油气的重要领域,并使盆地西部南区初步形成包括尕斯库勒、狮子沟,花土沟和油砂山等油田在内的富集油区。探明这个产油区,为大规模勘探开发柴达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条件。

    南翼山油田位于狮子沟油田东北面65公里处。地面构造面积640平方公里,圈闭157平方公里。1957年曾打过一口地质井获工业油流,1958年钻900-1000米深的地质井7口,1971年钻浅、中深取芯井55口。4年共钻井99口,绝大部分进钻遇浅油层,10多口钻获得工业油流,单井日产量不到1吨。长期以来,认为南翼山是个没有发展前途的低产油田。狮子沟深层钻探突破之后,在南翼山补做了地震测线,证实浅层之下尚有构造隆起。据此,确定在这里钻一口设计3000米的深探井。1985年2月15日,由32688钻井队施工的南2井开钻,6月20日钻井深2198米时遇到高压油气层,发生强烈井喷,对落地原油用断面测流量法计算,估计日喷油724立方米。原油清澈透明,轻质油含量达71%。随后又钻南6、南7、南9等井,也获得产油、气流,证实南翼山构造中深部高产油气藏的存在。

    跃进二号地区位于尕斯库勒油田以南20公里处,由几个地下潜伏背斜构造组成。构造之间有断层分割,单元构造面积都不大,跃进二号东高点系1984年进行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时发现,圈闭面积6平方公里。随后即上地震队对东高点进行详查,于1986年3月31日在跃进12井开钻。钻至第三地层中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随即取芯138米,获含油砂岩67.8米,中途测试两次,至1989年在跃进二号东高点(即尕东油田)探明了一定的地质储量。

    自1957年至1975年,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共发现5个气田,储量不及百亿方。1985年应用地震异常消息,对涩地区的地震资料进行构造解释,发现台吉乃尔湖以南的箕状向斜,实为一个完整的背斜圈闭,从而发现了台南构造。1987年11月首钻台南中1井,发生井喷,无阻流量约在100万立方米以上。1988年又钻台中2、台中3、台中4钻,均获高产气流。1989年又钻台中5、台中6、台中7井3口评价井。

    1990年、1991年继续对台南、涩北一、二号气田进行详探,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数百亿立方米,为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尕斯库勒、狮子沟、南翼山等深层油田、油藏和柴达森东部地区高产气藏的相继发现,标志着柴达木盆地石油勘探有了新的发展。这个盆地的中、新第一代陆相沉积,岩性多样,纵横向变化很大,油气运移距离短,决定了油、气藏的形成,严格受控于生油凹陷。多年的勘探实践和研究成果表明,在这个盆地内存在着两个含油区和一个含气区。一是受茫崖第三生油凹陷所控制的西部含油、气区;二是受北缘断块地带侏罗系生油凹陷所控制的油、气区;三是受盆地东部三湖地区第四系生油凹陷所控制的天然气分布区。而在以茫崖第三生油凹陷所控制的西部含油、气区中,其南端主要分布在第三砂岩油藏,其北端则分布着第三碳酸岩油藏。同时,处于生油凹陷中心而发育较晚构造,同样可以储集油、气。勘探实践还说明,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地面和地下的构造高点往往是不一致的。浅层有裂缝性小油藏的构造,深层往往有较好的气藏存在。

    三项工程建设

    尕斯库勒油田120万吨产能建设、花土沟至格尔木435公里输油管道建设、格尔木100万吨炼油厂建设(简称三项工程),是国家第七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

    1981年10月,甘青藏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指挥部向康世恩副总理汇报工作时,提到油田开发先期准备的初步调查。承即石油部派一调查组到柴达木盆地进行尕斯库勒油田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考虑到,用5-10部钻机在油田上打开发井,分年实施。1982年,即安排一定力量打开发井。1983年青海石油管理局与石油部规划设计院一道编制尕斯库勒油田地面建设总体方案。1985年又与石油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合作,制定了尕斯库勒油田开发方案。

    1985年4月,石油部同意对柴达木西部南区油田开发建设进行可行性研究。5月下旬,成立以青海石油管理局为主,青海省计委、重工业厅有关领导参加的青海油田三项工程可行性研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6月4日至7日,石油部规划设计院、江汉油田设计院、可行性研究办公室在敦煌进行可行性研究第一次会议,编制了工作提纲,落实协作关系,随后赴花土沟、格尔木实地进行调查,分专题撰写研究报告。1985年11月24日,石油部,青海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在敦煌召开青海油田三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审会,对可行性报告修改补充后正式上报石油工业部。

    1986年初,石油工来部将青海油田三项工程列入“七五”计划,向国家计委报了项目建议书。1986年11月11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项目建议书。接着又上报三项工程计划任务书。1987年6月10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设计任务书,三项工程正式立项,列入国家“七五”计划建设项目。

    为了组织实施三项工程建设,青海石油管理局于1986年2月25日成立油田开发公司。5月27日,局规划设计处与油田开发公司合并,成立油田开发建设公司。9月20日,油田开发建设公司更名为三项建设指挥部。10月11日,局油建工程处并入三项工程建设指挥部。1987年1月,三项工程建设指挥部的业务范围缩小,划出规划设计处,成立局属规划设计院,划出油建工程处归局直接领导,划出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归采油厂管理;三项工程建设指挥部保抓花格管道、格尔木炼油厂、自务电站建设三项工程。1988年1月13日,撤销三项工程建设指挥部,成立长输管道筹建处管理花格管道的施工,格尔木炼油厂筹建处划归花土沟炼油厂管理,自备电站建设划归水电厂管理;同时按照项目管理办法,对产能、管道、炼厂、电站四个项目签订了项目承包责任书,确定了专业归口处室和项目负责人,制定了机关职能处室 对三项工程的业务分工和工作内容,理顺了三项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和业务管理程序。

    尕斯库勒油田的产能建设从1986年正式开始,到1987年建成20万吨产能。1988年、1989年分别建成30万吨产能,1990年、1991年又分别建成20万吨、10万吨产能。1991年累计达到110万吨产能。

    1988年,油田地面建设和花格管道建设全面铺开。到1989年底,尕斯油田联一、联二、联三、联四站相继投产,六座5000方原油罐、原油装车栈桥全部完工,集中处理站输油系统建成并投油试运。花格管线435公里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抓紧机、泵、炉、讯的调式,为1990年初投油作准备。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石油工业部要求青海石油管理局“以油养油”,搞活经济,筹集勘探资金;在格尔木炼油厂没有建成前,先向兰州炼油厂销售原油。从1985年开始,筹建柳园原油中转库,由兰州炼油厂安装公司承建,1985年8月初施工。青海石油管理局抽调人员、设备,支援抢建。4个多月中,500多名职工共挖、填、运、送土石16万多方。与工程配套的储油罐、消防水罐、零位罐、多种机泵房、锅炉房、配电室、铁路栈桥等,都于12月中旬如期完工。12月17日运输处接到从花土沟运原油到柳园的任务后,连夜动员,3天突击改罐车80部,10天突击拉运原油1000多吨。地调公司也抽调罐车20部,争分夺秒抢运原油。1986年1月3日,首列原油罐车从柳园东运兰州炼油厂。

    1986年全局生产原油350123吨(其中尕斯库勒油田257824吨),创青海石油管理局26年来原油生产最高水平。外销原油171134吨,销售成品油57906吨,净收入2573.7万元,为勘探开发筹集资金1400万元,实现利润602.1万元,上缴税金459.1万元。

    由于尕斯库勒油田的产能建设、地面建设逐步配套,原油外销各方面的协作关系走向正常,原油产量稳步增长,1987年为57.5万吨,1988年为64万吨,1989年为72.5万吨,1990年为80万吨,1991年达到102万吨。成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百万吨油田。

    1990年1月27日,花格管道全部建成,第一次试投油成功。2月1日,经花格管道输送的原油从格尔木通过铁路运往兰州。

    为了满足花格管道正常输油和花土沟炼油厂正常生产,1990年6月21日至8月31日,青海石油管理局在尕斯库勒油田打了一场以原油上产为目标的油田开发仗。全局上下大力支持,4000多名职工直接参加,进行了油田注水、流程改造、井下作业、抽油机安装、压裂工艺技术攻关等6个会战,推广使用进口瑞凯电缆,实施掺水流程,保证了机采井冬季正常生产,使油田日产水平达到年产百万吨的要求。

    格尔木炼油厂建设,于1988年底完成了征地、国道公路改线、工程地质勘察、生活区地形测量,初设审查等工作,生活区设施陆续开工。铁路专用线于1988年9月与兰州铁路局签订了设计施工总包合同,进入施工准备阶段。1989年,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正式批准格尔木炼油厂初设概算。1990年,前期工作基本就绪。

    1991年,格尔木炼油厂建设各项施工全面铺开。1月15日,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批准成立青海石油管理局格尔木炼油厂工程建设指挥部。3月中旬,总公司总经理王涛、青海省委书记尹克升到青海油田现场办公,明确提出格尔木炼油厂的建设要加快速度,保证质量,1994年9月4日正式投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1991年3月至6月,四川石油管理局油建工程公司、新疆独山子炼油厂、青海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等22个单位的施工队伍3100多人陆续进入格尔木炼油厂建设工地,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8月1日在格尔木炼建工地举行开工奠基曲礼后,催化裂化、常减压及其配套工程全面开工。广大建设者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建设步伐,于1993年底实现提前一年建成一期工程的宏伟目标,形成了100号常压、60万吨催裂化的加工能力,创造了石油行业炼油建设史上的先进水平,标着我局石油三项工程建设的基本完成。

    更正

    由于我们工作的疏忽和不周,《海西文史资料》第六辑中“回忆陈毅副总理在察汗乌苏”一文出现了一些纰漏和错误,幸得该文作者严生波同志的及时斧正,不胜感谢。同时,我们也向作者致以诚挚的谦意。为保持历史的本来面目,特将纰缪更正如下:

    1、第1页第7行中“毫爽”的“毫”字应为“豪”字。

    2、第2嶡第6行最后句“街道两旁各族群众夹道欢迎”,有失真实。此句乃编辑时未征作者同意擅自更加的,在此向严生波同志道谦,并删除。

    3、第8页第2段末句:“极目雪线连天际”“极目”二字应为“目极”。

    4、文后陈毅副总理在路过海西时的诗作《昆化山颂》,系作者当时抄录在笔记本中的,因各种原因,原诗保存不全,后经作者多方查证补缺,将原诗补全,现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昆仑山颂》

    峰外多峰峰不存,岭外有岭岭难寻。地大势高无险阻,到处川原一线平。目极雪线连无际,望中牛马漫逡巡。漠漠荒野人迹少,间有水草便客行。粒粒砂石是何物?辩别留待勘探群。我车日行三百里,七天驰骋不曾停。昆仑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驱遣江河东入海,控制五岳断山横。

    另:作者系离休老干部而非退休干部,特此更正。

    我们的工作存在许多不足,水平、手头资料亦有限,为使今后的工作少出差错,尚希各届人士、读者及时给予指正,不吝赐教。

    878365备用网址文史办

    1994年12月28日

    关于征集出版少数民族文史资料的若干问题

    (1994年4月23日全国少数民族文史资料征集出版工作会议通过)

    少数民族文史资料的征集出版作为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组成部分,开始于1959年。1989年全国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会议之后,这项工作引起了普遍重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政协系统业已征集少数民族史料1亿多字,出版选辑、专辑400多辑,计5000余万字。这些资料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少数民族近百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民俗等方面的状况。为了解和研究民族史、国史,为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教育,积累了宝贵的资料。许多地方在征集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史料的挖掘。一些自治区的资料,除用汉文出版外,还以少数民族史料的征集出版工作发展不平衡,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空白点,需要认真总结经验,统一认识,组织力量,采取措施,把这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征集出版少数民族文史资料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光辉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在维护祖国统一,抵御外敌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建设贡献,并在彼此交往中发展了休戚与共、朴素依存的亲密关系。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经受了国际政治风浪的严峻考验。在1993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方针政策,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加强民族团结,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重要任务”。实现这个任务,要靠各级党委、政府、政协和各人民团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懈的努力。其中,做好少数民族近现代史料的征集出版工作是一个重要方面。实践证明,通过文史资料的征集出版,可以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朴素理解,增进感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可以使干部群众了解本民族的历史,认清本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地位和贡献,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遗产,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对于跨国而居的少数民族来说,搞好这些民族史料的征集出版工作,还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讲,少数民族史料的征集与挖掘,对于增补民族史料的空白,澄清史实也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协文史资料工作部门和文史资料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征集出版少数民族史料工作的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尽管这项工作面临着地域辽阔、交通不便、文献缺乏和语言障碍等困难,也要以饱满的热情,坚韧的意志,开拓进取,做出成绩。

    二、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工作方针和工作方法

    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文史资料工作的基本方针。在少数民族地区贯彻这一方针,要特别强调维护祖车统一各增进民族团结,要有利于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少数民族史料的征集,要注意抓大事、要事,具体说要把握如下五个重点:

    (一)侧重征集近百年各民族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卫戌边疆、保卫家园的史料。

    (二)侧重征集民主革命时期,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各民族同呼吸共运并肩作战,以及各族人民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团结互助的史料。

    (三)侧重征集建国前各兄弟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可资进行新旧对比的史料。

    (四)侧重征集寻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在民主改革、政权建设、改造山河、发展农牧工商、兴办教育、开辟交通、防治地方病、倡导社会新风尚,从而不断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史料。

    (五)侧生征集上述历史时期在各项事业中作出突出 的少数民族代表人物的史料。

    在工作中,要从各地的工作基础和条件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

    (一)广征博采与重点征集、专题征集相结合。可以采取一些地方的做法,首先从文史普查入手,摸清底数,理清线索,组织专业和业余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征集和挖掘,包括“口述”史料、实物史料、文字史料。重点要抓住各民族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脉络即重要历史人物。并力求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加以记述。

    (二)吸收一批民族宗教界人士参与征集工作,体现统一战线、政治协商的精神。

    (三)努力培养一支熟悉本民族历史、熟悉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一定写作能力、懂得民族语文的少数民族文史干部队伍。同时要依靠从事过民族、宗教工作的离退休干部,以及民族史研究、民族艺术和方志工作者。

    (四)尽可能用汉文和本民族文字两种文字出版,使文史资料出版物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五)涉及悬案、疑案,可将资料提交或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三、认真贯彻党的国家的民族政策

    民族工作无小事。民族问题往往涉及到一些第三性的问题,必须慎之又慎。文史干部要有很强的政策观念,处理一切问题都要以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为依据,把平等、团结、互相的根本政策贯彻于征集、整理、编辑、出版、发行的全过程。

    (一)从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讲,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是主流,但也曾发生一些民族矛盾和纠纷,对此要从团结、稳定的大局出发,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民族内部或派别之间的一些矛盾或纠纷,由本民族、本派别自己去说,不搞“多说并存”,防止一方指责另一方的偏向。

    (二)尊重民族感情。对于少数民族的代表人物及其功过的记述,要客观公允,切忌主观臆断。

    (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关习俗兴革的资料要谨慎处理,以由本族人士或吸收本族人士的意见去写为宜。

    (四)按照党的宗教政策处理涉及宗教问题的史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五)少数民族中的地方武装,其政治情况比较复杂,对此要以正确的观点,审慎记述。

    (六)涉及边界纠纷问题,要遵照中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七)民族史料的出版宜慎重、稳妥,有些暂时不宜公开发表的资料,可先立档保存,有的可作为内部材料印送有关领导参阅。

    四、全面规划,加强领导

    少数民族文史料的征集和出版,应与民族研究、党史研究、地方志、方化等部门分工协作,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少数民族人士征集近现代历史风云中的新身经历、亲见、亲闻,这是属于回忆性质的资料,是对文献资料作翔实具体生动的补充。由于这些人大多年事已高,许多珍贵史料如不从速征集,将有淹没的危险,因此,各地政协要树立“抢救”意识。为了使这项工作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各地政协要因地制宜地制订工作规划。

    (一)自治区(省、直辖市)政协协同自治州(地区)、自治县政协摸清本地区少数民族在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分别确定各级政协征集重点和方向,制订规划。

    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其规划可包括本民族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光荣斗争史;本民族建国前后的巨变;当代名人录;民族风情录等。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其规划应反映本民族近代概况和建国后的变迁等内容。跨地区的少数民族史料从一区为主,实行区间协作。

    (二)在各自治区(省、直辖市)规划的基础上,择重点先题,组成全国性的规划,进行协作征编出版。

    征集出版少数民族文史资料,既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又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希望各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委、政府和政协重视和加强对这荐工作的领导,积极创造条件,培养专业干部,采取各种途径解决所需经费,以保障这项工作顺利进行。

    附:

    全国少数民族文史资料征集出版重点的选题规划

    题目 协作单位 牵头单位

    回忆包尔汉 全国政协、新疆 新疆

    三区革命回忆录 全国政协、新疆 新疆

    十世班禅 全国政协、西藏、甘肃 西藏

    青海、云南、四川、山西

    天津等

    西藏解放后的巨变 全国政协、西藏 西藏

    中国瑶族 全国政协、广西、广东、 广西

    湖南、云南、贵州

    辛亥革命后的八旗 全国政协、北京、山东 北京

    子弟 辽宁、福建、广东四川等

    近现代回族名人 全国政协及各省、 全国政协

    自治区、直辖市政协

    55个少数民族 全国政协及各省、 全国政协

    解放前后的变迁 自治区、直辖市政协

    上一条:海西文史资料 第九辑-第十辑 下一条:海西文史资料 第六辑

    关闭

    copyright@2007 www.cn-sg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州政协办公室所有 电话:0977-8222046
    技术维护:海西州人民政府电子政务技术中心 信箱:hxdzzw@haixi.gov.cn
    青海ICP备05001235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