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当前文史资料工作情况汇报提纲……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
发扬光荣传统,坚持艰苦创业…………郝清江(13)
我把青春献给可爱的柴达木…………李传玉(26)
忆柴达木西部盐类矿产的第一次普查…………沈振枢(33)
柴达木不会忘记…………钱吉仁(41)
茫崖的变迁…………孔祥刚(50)
天峻县建政经过…………陈佐邦(62)
察汗乌苏农庄的片断回忆…………瞿渊明 姚孝华(72)
尕海农场嬗变浅介…………方潮江(84)
“德兴海”在海西的垄断纪实…………靳克义(92)
马步芳挑拔民族矛盾台吉乃旗民频临灭绝…………乔四楞 南斯玛 麦里根(99)
青海蒙古族柴达木八旗由来…………高.才仁道尔杰(110)
都兰民族公学的始末……丁尕王洛 王武魁(125)
当前文史资料工作情况汇报提纲
(一)
1989年8月于北戴河举行全国省、区、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会议以后,各地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采取各种形式认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各地普遍认为,这次会议确定的在基本路线指引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工作方针是正确的。它既坚持了多年来文史资料工作行之有效的作法,又根据中央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政治方向和服务目标,作为工作方针,它的表达更加全面和完善。这对进一步发挥文史资料向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自力更生地、艰苦奋斗教育,以及借鉴历史经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各地还认为,会议确定在继续征集、出版建国前资料的同时,把建国后资料征集、出版的任务及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年来,各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许多探讨,取得了共识;有的地方还开列了征集提纲,制定了工作计划,收到了初步成果。但由于这是一项新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研究的问题,如征集范围与党史、地方志、行业史如何划分;征集对象以哪些人为主;资料体裁如何保持“三亲”(亲历、亲见、亲闻)特色;政治运动资料的征集和出版应注意哪些政策;以及工作的重点、步骤和方法等问题。这些,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边实践,边总结,边前进。特别是需要通过解剖一两个选题,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工作方法和政策界限。关于征集出版资料的侧重点由过去的政治、军事题村逐步转向经济和教科文的问题,以及加强少数民族、港澳台及海外资料的征集问题,各地都进行了研究、部署,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大家认为,在当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的转机,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进展的形势下,文史资料工作战线的干部,应当进一步发扬过去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兢兢业业,努力工作,跟上和适应形势的要求。
(二)
围绕贯彻北戴河会议精神,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当前正在进行的 项主要工作以及今后的一些设想:
一、征集和选编近代中国工商经济史料。为了借鉴旧中国工商经济的经验,弘扬工商界爱国人士为发展民族经济而奋斗的业绩,扩大海内外工商人士的团结面和联系面,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在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我会决定与民建、工商联共同编纂大型《近僅国工商经济丛书》。该《丛书》由孙晓村同志任主编,初步拟定选题40多个,包括中国工商人物志(约200人)、行业史、工商界有影响人物的回忆录等三个部分。选题已通报各地政协 ,为了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丛书》的影响,拟于明年部分选题出书时,邀请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和工商界知名人士在京举行首发式,并在海扩大发行。
二、制订教科文史料征集出版计划。教科文史料的征集、出版与工商经济史料的征集出版一样,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垢侧重点。通过讴歌我国知识分子热爱祖国,追求进步,为民族复兴奋斗不息的精神,激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造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气氛。这项计划初步拟订了31个选题,其中除16个选题稍作资料补充即可成书外,其它均需抓紧征集或大力开展资料征集工作。由于经费短缺,目前教科文史料的征集特别是出版面临着很大困难,今后拟逐步设法加以解决。
三、主编全国各地《文史资料选萃》。目前各地政协(省、市县)编印的文史资料,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750多种(每种含几辑不等,以省级政协计,多的达70辑,少的为十几辑)。这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我国近现代历史资料,也是人民政协文史资料部门多年辛勤工作的成果,应当提供给社会各界人士利用。但这些书籍不易搜集,有的过去还属内部资料;同时数量过大,内容也显复杂。有鉴及此,我会与《文史资料选萃》,约800至10000万字,分订若干册,与全国政协的《文史资料选辑》1-100辑合订本成为姊妹篇。本书以省和计划单列市为供稿单位,省属市、县的资料由该省负责遴选。选送时要求负责把好“三关”(政治、史实、文字)。现各地已送来初选稿约1800万字。我会办公室正组织力量审读,务期作到精选精编,保证较高的质量然后发稿。
四、主编全国文史资料目录。为了便于学述界检阅和利用文史资料,有必要编印较为完整的全国文史资料目录索引。1983年复旦大学曾搜集当时的57种文史资料编印目录,受到史学界的欢迎。其后陆续有一些高校历史系搜集更多的文史资料编辑目录。我会接受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部分同志编成的初稿,拟进一步完善体例、加以修订后成为到1990年为止的全国文史资料目录(省辖市县酌选),公开发行,以扩大文史资料在海内外的影响。
五、主编纪念辛亥革命书籍。1991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全国政协将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会为配合这一纪念,决定编辑出版一本辛亥革命在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活动分述汇编,发动各地政协文史部门组织专人撰写,要求内容有新意,视野广阔,不囿于陈说,体现政协资料的特色和新水平。该书已到入纪念活动计划。我会拟与将分别举行纪念活动的武汉、广州、南京等地政协联系向他们供书事宜。
六、对台文史资料交流。全国政协委员石景宜先生(香港汉荣书局董事长)今年初曾赴台举办大陆图书展览,不少台湾人士对其中的文史资料表现兴趣。石先生计划再次赴台重点举办大陆的文史图书展览并向有关方面赠书,希望我们协助征集全国各地的文史资料。我会根据石先生的要求,除将本版(中国文史出版社)图书检送137种274册外,并向各地政协文史部门发函征集。随后,各地都已将凡能搜集到的文史资料(每种2册)直接寄送石先生。此类交流随着海峡两岸交往的增加还会发展,我们应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以文化交流促进“三通”。
七、主编《文史资料工作十二讲》。根据各地的建议,我会决定编印一本工作性的讲话材料以应需要。今年7月底,我会约集了11位参加编写工作的同志同,议定了题目和写作提纲。预定明春汇齐稿件,夏天印出初稿发各地政协征求意见。如可能,拟召集各地文史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举行一次工作研讨会,对书稿进行讨论,借收培训干部和修订讲稿的双重功效。这是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基本建设工程,希望得到各地政协的支持。
八、加强研究活动,抢劫各项工作深入发展。各地在贯彻1989年文史委员会主任会议的精神和实际工作中,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提出了若干问题,我会除在工作指导刊物《文史通讯》上组织经验交流和问题讲座外,1991年拟对三个问题——建国后史料的征编、港、澳台及海外史料的征集与交流、民族地区史料的征编,进行调查研究。其方式为:就一个题目,选择适当地点,邀信少数有关的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举行专题研讨会。通过广泛交流经验,深入探讨问题,形成“纪要”,供各地工作参考。
(三)
今年11月上旬,中央召开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为了切实改变“硬一手、软一手”的状况,会议要求各地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会议还提出建设精神文明要有一定的物质信托,要有工具、有手段、有阵地,并把这些基础设施敖本地发展规划,给予必要的财力、物力投入。全国政协文史办公室最近接到国新闻出版署通知,要求报关1991—1995年重点图书编辑出版计划。有一定研究水平的书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曾编印过一些有较大影响的书,如《张治中回忆录》、包尔汉《新疆五十年》、《西安事变简史》、反映三大战役的《淮海战役亲历记》、《辽沈战役亲历记》、《平津战役亲历记》,以及《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丛书等。通知指出的需要特别重视、认真组织的几类选题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中国近、现代的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文化史、民族关系史、中外关系史,以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菱和读物。我们认为,在“八五”期间,只要全国和各地政协的文史工作部门能力协作,利用具有特色的文史资料,完全可以在上述几类选题范围内,编辑、出版许多水平较高的著作和读物,实现李先念主度对北戴河会议贺信中所提出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要求。
为订好规划,我们准备于近日向地方政协发出通知,征求意见,并请他们推荐具有全国意义的重点已往纳入全国文史图书规划。同时我们也建议各地政协与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制定当地的文史资料规划,纳入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
为了保证各地政协文史资料规划的顺利实现,特吁请各地政协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并协同政府有关部门研究解决文史资料工作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问题。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1990年12月15日
发扬光荣传统 坚持艰苦创业
郝清江
组建队伍
石油师转业后,1953年4月接到团部命令,调我和张继业同志到西安西北石油管理局报到,后分配到青海民和大队,该大队的任务主要负责青海东部和甘南地区勘探以及构造细测工作。年底,我们从野外收工回到西安,部决定进发柴达木盆地。我首先报名,地质局领导同意了我的要求。张俊局长和沈晨副局长让我负责柴达木的勘探设计工作,兼管民和大队的工作。开始大队领导只有我一人,接着先后调来地质师张维亚和工程师余植同志,和副大队长周济全同志。
勘探队伍有地质普查、详查、细测共5个队(一O一~一O五),队长分别由葛太生、杨少华、王吉庆同志担任,都是技术干部。地球物理有重磁力队(三O一)队长张德景,测量队有大地三角滍和地形测量、水准测量等(四O一、四O三),队长余植等,六O一队手摇钻机由工人负责。
大队配有卡车10辆,小吉普车1辆。并配有电台、报话机。全大队400多人,平均年龄为22.5岁,都是年轻、身体好的男同志。
进发处女地——柴达木盆地
当时,柴达木之所以称为“处女地”,是因为它还处于尚未开发的不毛之地。
勘探队伍组成后,于1954年春,我们由西安出发,到达敦煌。为了了解柴达木的情况,首先组成一支队伍前往盆地探路、侦察,其余人员在敦煌待命,作准备工作,并请该县副县长(维族)给我们讲民族政策和当地风俗习惯。探路队从敦煌出发,途经索尔库里山,阿尔金山的金鸿山,到达柴达木的最西部,走了7、8天只见到一连解放军(是新疆阿拉尔的骑兵剿匪部队)。他们很热情,待我们就象亲人一样,指战员帮助我们卸车、收拾了、做普查。
路探通了,情况搞清了,大批队伍如何进盆地也是个困难。汽车少,没有油,又没有钱,怎么办?先派人到西安地质局要车未办成,后来我亲自云玉门局救援。到玉门后先找石油师的老主任秦峰,跟他一道云找石油管理总局康世恩局长(他到玉门检查工作)。康世恩局长了解情况后,对玉门矿务局局长杨拯民说,要支持他们进发柴达木。杨局长立即让詹石副局长给我们圆满解决了问题。我们真高兴、真感激不尽!
大批队伍从敦煌出发,到达西部油砂山需7、8天,因没有路,又无人烟,走到哪里就在哪里露营食宿,天不亮就出发。有一天早上碰到新疆军区来的歌舞团到柴达森慰问骑兵连,给我们慰问演出了3天。我们给歌舞团送了一面旗帜。旗是白床单,上下画了几朵花,中间写上字。歌舞团员拿着这面旗跟我们一起合影留念,觉得这个意义特别大。最后他们要返回新疆时,我们互相致谢,恋恋不舍。
柴达森盆地荒无人烟,我们各野外队的工作地点,全是沙漠戈壁,没有骆驼不行。我们立即到甘肃南县租用了300多峰骆驼,这样就分3批骑骆驼进盆地,第一批走了15天,第二批走了12天,第三批9天就到了。骆驼大部分是肃北县蒙古族的,还雇了部分阿克赛自治县哈萨克族的驼员和向导,有了少数民族的帮助就顺利多了。
在柴达木舆地西部,首先遇到的困难是没水喝,有水也是苦的。骑兵连建议到南疆偌羌找依沙、阿吉等3位维族老人来作向导,阿吉老人来了后才找到水源,又往东走400公里处的茫崖找到了大淡水源。我们吃的是红柳泉的甜头水。此水吃了就拉肚子,拉上半月二十天就好了。石油总局的总地质师陈贲和地质局总地质师王尚文来后,我们从400公里处拉淡水给他们吃,他们不愿这样,坚决要求同我们吃一样的水。结果吃了就瓣肚子,人们才服了。我们在柴达木生存是和阿吉老人分不开的,阿吉老人是有功的。
盆地的生活物资供应怎么办?靠的是上级的关怀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尽管困难很多,但都一一克服了。敦煌县政府发动全县农民用小毛驴磨面粉供应我们。吃的副食是从内地采购的干菜、罐头等,根本吃不上蔬菜。虽然工作艰苦,但都没有怨言。
当时,盆地还有残匪,需要警戒部队,兰州军区从敦煌骑兵三团支持一个连(我们到后,新疆剿匪部队骑兵连就撤走了)。这具警卫、又当工人,既做饭又送水,受到职工的称赞和爱戴。
在戈壁沙漠上大显身手
1954年,我们在柴达木西部总面积二万平方公里、海拔二千七面至三千多米之间的戈壁沙漠上展开了地区普查、详查、细测工作,同时也开展了地球物理重磁力、大地三角测量、地形测量等勘探工作,当年就发现了38个地面构造和9处油苗、我们给这些地方起名为油泉子、油沙山、油墩子等,散发着油香的名字,标在祖国的地图上,揭开了勘探开发柴达木石油资源序幕。
柴达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天上烈日晒,地上热砂烤,冬天寒风吹,夏天蚊是咬。千里戈壁滩真可谓不毛之地。就这样,我们地质调查人员出工身带三件宝:罗盘、榔头、放大镜。背着两个馒头一壶水,每天跑几十里。曾有段时间全队定量吃水,每晚一杯水洗脸,沉淀后再用。大家都克服困难,一切为祖国找油做贡献。
1954年夏天最热的时候,石油管理总局局长康世恩同志率领苏联专家和工作人员,还有诗人李季等几十人来柴达木视察工作,对我们鼓舞非常之大。康局长和地调人员一起一个构造一个构造地看,见到露头地层都要看一看,问一问,我们都很感动,精神更加振奋。康局长从北京给我们带来了纪念章。诗人李季还作了一首诗叫《柴达木小唱》。诗词是:
“辽阔的戈壁望不到边,
云彩里悬挂着昆仑山。
镶着银边的尕斯湖啊,
湖中水映照着宝蓝的天。
这样美妙的地方哪里有啊,
我们的柴达木就像画一般。
黄河长江发源在昆仑,
柴达木井架密如林。
油苗遍地似春草,
风吹油味遍地香喷喷。
这样富饶的地方哪里有啊,
我们的柴达木是个聚宝盆。
工业化的祖国要“血液”,
无数的飞机汽车要“食粮”,
愿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年轻人啊,
柴达木正是大显身手的好战场。
这样理想的地方哪里有啊,
柴达木是我们光荣的家乡。”
这首诗歌大大鼓舞了我们的地质勘探人员,这些勘探队伍就在光荣的家乡,最好的战场上大显身手了。
油沙山看来不高,海拔3000多米,但背着东西上去很吃力,喘不过气。记得开始背仪器上去的只有测量工王德超同志一人,因此都称这个山为“英雄岭”,以后能背东西上去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地。解放军战士也往山上送水送饭。人们觉得能上英雄岭是光荣的。为了表彰这些英雄人物的光荣事迹,大队部办了一个叫《柴达木》的小报,发动人们写稿,让电台报务员刻印,对同志们鼓励很大。最后英雄岭人人都能上去了,路修好了,把钻机也拉上去了,这就开始了打井。
为把柴达木建成新油田贡献青春
1955年,青海石油勘察局成立,由张俊局长兼任党委书记,师参谋长陈寿华任副局长兼党委副书记,杨文彬同志任副局长。紧接着团组织股长赵复成、教导员胡振民相继来到茫崖,成立茫崖办事处,郭究圣副局长兼主任,赵复成、胡振民、郝清江为副主任。不久团副参谋长刘安时来到茫崖组建钻井筹备队,由刘安时、赵复成、胡振民同志组成。后营长姬永兴也来了,由他负责组建供应处。原石油师一批骨干队伍也相继来到柴达木盆地,勘探队伍不断扩大。这时条件虽然好点,但野外队工作经常发生迷路丢失人员现象。记得一次夜里三O一队有10几峰骆驼跑了,有两个驼员去追找,其中一个驼员才19岁,是河北省人,迷失了方向,跑失的骆驼被阿克赛少数民族截住送来,但这个小驼员一直没有找到,后来在牛鼻子梁发现了这个驼员的尸体,我们为他开了追悼会,这是我们开发柴达木第一个光荣牺牲同志。还有一个测量队来电称没有水和粮。电台坏了,联系不上,就立即派骆驼、汽车分头去找,结果这个测量队去了敦煌。我们在这个地方工作,战胜了种种困难,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为开发新油田贡献着青春。人们的干劲是很大的,生活也是愉快的。有一次电影制片厂来人要求拍摄一个50年代柴达木的新婚镜头。当时柴达木并不具备结婚的物质条件,这怎么办呢?经了解,技术员徐世庸和女技术员郑爱芳是多年恋爱对象,就动员让他俩结婚。就这样第一次在柴达木野外帐篷里,由郭究圣副局长当证婚人,给他们举行了结婚仪式。
青海石油勘探局成立以后,柴达木的石油勘探工作,按照区域勘探与重点钻探相结合的办法,采用地球物理、构造钻井、地质研究等联合兵种作战方法,不断扩大战果。1955年11月底第一口深井在油泉子构造上开钻了。1956年我被调回西宁组建地调处,队伍扩大,工种增多,总有4000人之多,有轻便钻井、地球物理、地面电法、重磁力、地质测量等,还成立了第一个女子地质队和女子测量队地。从此,在柴达木全面开展了石油勘探工作,1956年至1957年,先后在9个构造上进行钻探,发现5个油气田。1958年分别在39个构造上展开钻探,又找到9个油气田。同年9月13日,冷湖钻探大队在大队长胡振民同志指挥下,在冷湖五号构造一高点上的“地中四井”打出第一口自喷井,日喷原油800多吨,轰动全省。接着各路大军会师冷湖探区,建起了柴达木第一个石油基地。优质原油源源外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在柴达木石油工业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现在,青海柴达木油田已创建30多年了,石油师战士和广大石油工人发扬了党的光荣传统,坚持了艰苦创业,他们不愧为光荣可爱的柴达木人!除一部分人调出支援全国各大油田外,一部分仍留在柴达木坚持工作,他们在各个油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扬着光荣传统,坚持艰苦创业,为石油工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我把青春献给了可爱的柴达木
李传玉
1952年8月1日我跟一七O团专业后,始终牢记党和毛主度的教导,一心为改变我国石油落后的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我一心扎根在石油事业上,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不怕死,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只要能学到技术,收我干什么都行,比如给老师傅洗衣服、洗被子、打洗脸水、洗脚水、买饭、带孩子等。上班抢着干,周身油泥,认为这是光荣的,不混一身油和泥,哪能学到技术!常言说得好,任何事情都是先苦后甜的。由于我虚业好学,每次考核都是优秀。因此,在1983年至1956年几年的时间里,在玉门贝乌四队,从助手当上了大班司机长,成了一名熟练的技术工人。在班时克和边铁军同志配合很好,是玉门有名的青年先进生产班。
1956年9月,我和队长任学友,以及宋金奎、王文豪、蒲永奎等同志,一道走向了开发柴达木盆地的征途。当时我仅二十岁,也正是青春旺盛的时候。
进盆地后,曾在冷湖、茫崖、油沙山、油泉子、油墩子、东柴山、葫芦山、冷湖三号、四号、五号、六号、七号等构造钻井27口,进尺6万米以上。回忆当年在柴达木盆地的许多往事,历历在目。1956年9月从石油城——玉门调到青海盆地时,兵分两路出发:一路是部分战友带着家属,经西宁将家属安排在远离盆地的湟源县,距盆地一千公里;另一路是我们这一批人,从玉门直到冷湖。由于道路不好,行走了4天,还露宿在当金山下面的戈壁滩上。夜晚也许是老天爷有意在考验我们似的,刚吃过晚饭,就一阵狂风,飞沙走石,使人眼睛都睁不开,石子打在脸上很疼,眼泪直流。晚上又没有电灯,只好和衣而睡。次日早晨起来,沙子、泥土快把人埋了。每个人的头部、脸部、耳朵上全是沙土。有的同志开玩笑:“柴达木盆地真是吃砂有砂”,意思是吃啥有啥。还有的说:“石油工人每人每天2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
第四天,我们继续赶路、翻过当金山到达冷湖。大家不顾几天来的疲劳,又紧张地搭起活动帐蓬,房子搭好晚间才有住的地方,就这样地的工作环境,没有一个人叫苦累。当时冷湖大队的领导是李长清和杜志褔同志,他们让我们先休息两天,可是我们没有一个人躺下来,第二天又全部投入了紧张的钻机安装工作。1956年石油工作的运输条件和吊装设备是很差的,再加上绝大部分同志还没有搞过¥2-4-5钻机,所以,困难很多。我们采取晚上看图学习,白天现场 干。摆设备没有吊车,我们大家齐心协力,用人抬、肩扛和拆开的办法,在短短的几天内,硬是摆好了全部设备,冷湖第二口深井开钻,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柴达木盆地水是很紧张的,当时,就根本没有淡水,要想吃到淡水,就必须派罐车翻过当金山,到甘肃省敦煌县去拉。由于路途遥远,困难较多,生产和生活又急需用水,所以这使我们只能在当地附近找水,以解燃眉之急。在淡水井未打出之前,我们吃的是芦苇滩中的野水,又苦、又涩、又脏,生产上暂用可以,人吃后肚子胀。恶劣的气候变化多端,风吹砂打日头晒,空气异常干燥。部分同志流鼻血,嘴干唇裂,当时,就有些同志想念部队,想念玉门石油矿务局,也有些人想家。这些思想情绪的产生和出现,是当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后经大队领导的教育和互相谈心,忆红军长征时的艰苦情况,忆旧社会的苦,忆个人的成长,忆转业时毛主席对我们的希望。这样一来大家的思想问题就解开了,情绪也高涨起来了。同志们用实际行动向大自然挑战,战胜了各种困难,树立了为祖国为人民寻找石油,愿在柴达木干 一辈子的思想。当时,我是三二七九队的大班司机,我们相继被评为处、局的先进机房,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我被评为先进个人。以后因工作的需要,我又调到三二七二队工作。我队的5台柴油机均安全运转在10000小时以上,最高的运转达到12000小时无大修,成了石油战线上的标杆。在技术方面我改装了充电机、柴油机机油沉淀过滤器、自动加机油。改装发电机用B2-300柴油机传动装置带动,并且还中修了4台柴油机,给国家节约近20万元。1958年、1959年均被评为模范机房。柴达木小报上登载了模范机房的事迹、我本人被评为局先进生产者,并被评为青海省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发了奖章、证书,还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奖励,并发有奖状,在《中国青年报》上还作了报道。
1959年下半年,党组织让我当了副队长,并且光荣地入了党。1960年组织决定我和苏家琪指导员,组建三二九二(深井)修井队。当时正处于生活紧张时期,工人的粮食定量每人每月只有32斤,根本吃不上菜,每天喝酱油水。就这样全队没有一个逃兵。当时,大部分同志下肢浮肿,我还患了肝炎、肾脏病、脸、腿均浮肿。在没有吊车的情况下,我们还是照样组织职工,用人抬肩扛的办法,安装好一台3200米钻机,使冷湖徒一井尽快投入修井工作。后来为了工作的需要我曾在一二一九队、三二七四队、一二O八队以及大队和处机动室等单位工作。自己始终是坚持四不怕,热爱 柴达木盆地,安心本职工作。1970年元月调江汉油田会战。在柴达木这段经历,锻炼了自己,考验了自己。总之,可以这样讲:“我把青春献给了可爱的柴达木”。
忆柴达木西部盐类矿产的第一次普查
沈振枢
盐类矿产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资。特别是钾盐资源,是生产农业所需的钾肥的主要原料,对发展农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钾盐资源及为缺乏,在1957年发现察尔汗固体钾盐矿床和含钾晶间卤水矿床之后,为了扩大钾、硼、锂、镁、石盐、芒硝等盐类矿产资源的远景,青海省地质局柴达木地质队在1959年组织了四分队和五分队前往柴达木盆地西部进行盐类矿产普查,四分队在昆特依、花海了一带工作,五分队则主要在大风山至尕斯库勒湖一带(冷芒公路以西)进行普查。那时我刚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担任五分队技术负责,在这里主要对五分队1959-1960年的盐矿普查工作作一简单的甲乙。
一、盐类矿产普查概况
在1959-1960两年普查找矿中,根据工作需要,五分队地质技术人员少时只有几个人,多时达到20余人。我们大多是刚从地质院校毕业的年轻人,朝气蓬勃,干劲十足,在柴达木地质队党委和分队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足迹踏遍了南异山、油泉子、开特米里克、油墩子、碱水泉、小梁山、大风山等构造,转战于大浪滩、尕斯库勒和阿拉巴斯套等盐湖。为使柴达木聚宝盆中的盐类矿产能早日开发利用,造福于民,我们战酷暑、斗严寒、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贡献我们自己的青春。还有几十个工人同志和我们一起并肩战斗。
在两年时间里,我们完成了1:5万地质测量两千多平方公里,1:1万地形地质测量74平方公里,地质调查路线5千多公里。先后发现了南异山硼矿点、开特米里克硼矿点、大浪滩钾镁盐富矿床、大浪滩西部钾镁盐矿点、南异山北部钾镁盐矿点、油墩子北部钾镁盐矿点,均及时认真地作了检查评价。我们还及时对尔斯勒湖、茫崖湖、阿拉巴斯套盐湖的石盐矿床及晶间卤水作了评价,并对大浪滩钾镁盐富矿床进行了快速初步勘探,向国家提交了一个中型固体钾镁盐富矿床、中型芒硝矿床、中型硫酸镁矿床和中型晶间卤水钾镁矿床的储量。并指出了大浪滩外围的南异山、小梁山等地芒硝矿分布广泛,具有大型的远景。
值得指出的是,大浪滩钾镁盐富矿床,从1959年6月冯康年同志发现时起,通过及时普查迅速转入初步勘探,只花了半年时间到1959年12月就基本完成了初步勘探工作。
为了及时获得矿石品位及矿体厚度的资料,开始时使用推磨钻,通过认真的地质观察和编录,并摸索运用了钾盐野外快速半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在一个朋内就快速地概略查明了固体钾盐富矿床的分布范围、埋藏深度和大至厚度,为及时转入初步勘探,使用正规钻探手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8月份起,大队就及时配务了一台50米钻机和一台300米钻机进行初步勘探和深部找矿。此时在大浪滩工作的人数增加到80多人。通过4个月的钻探工作,到1959年12月底打了几十个钻孔,基本查清了固体钾镁盐矿床(包括富矿和贫矿)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情况,查清了矿体厚度和矿石质量,也基本查清了该地段晶间卤水分布、数量和质量,在1960年又配备了一台占机用2个月的时间打了十几个钻孔,进行了补充勘探。及时提交了大浪滩中型固体钾镁盐富矿床(是柴达木含钾品位最高分布最集中的钾盐富矿)的工业储量和初步勘探报告,同时计算了伴生的芒硝矿,硫酸镁矿、石盐矿和晶间卤水钾镁矿的储量,以上矿产均达到中型以上规模。
由于当时对卤水钾镁矿床的勘探评价方法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方法还不够成熟,因此,对于大浪滩矿区外围及深部卤水未能进行评价。
到1961年以后,由于盐湖找矿工作部署完全转移至柴达木东部地区,在西部再未开展普查找矿工作。上述成果与四分队在昆特依盐湖的普查找矿成果,为80年代第二轮钾盐普查提供了充分的地质依据。
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1959年和1960年正处于大跃进时期,虽然大跃进在某些方面违背了自然规律,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当时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至今还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
1959年和1960年两年中我们在柴达森西部地区进行盐类矿普查时,条件十分艰苦。盐滩地区,盐壳起伏较大,汽车通行困难,且易损坏,而不固体钾矿、特别是光卤石的分布区,由于地表潮湿,且含泥砂较多,易使汽车轮胎打滑,经常使汽车在行驶中越陷越深,此时只有挖掉轮胎下面的泥,垫上木板,汽车才能前进。在1959年10月至11月,在分队部工作的同志,几乎每天都要参加挖车的战斗,不仅十分劳累,而且弄得满身泥污,又无水清洗。
大浪滩矿区用水都是用汽车从100公里以外的茫崖(老茫崖)拉来的,用水十分困难,几天不洗脸不洗脚。1959年11月,有一次断水5天,为了维持生命,节约用水,克服口渴咀干,坚持工作。即使如此,大家还是乐呵呵的。记得当时用了好几天的污水未能倒掉,甚至洗脚 水用来煮面条,这种“美餐”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这是多么宝贵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多么宝贵的无私奉献!
由于找矿勘探的需要,野外工作一直坚持到12月下旬,气温已降至零下20℃,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同志们住的全是单帐篷,还要在露天坚持紧张的工作。12月中旬的一阵大风,又撕烂了很多单帐篷,大家被迫挤在一些未被破坏的单帐篷,大家被迫挤在一些未被破坏的单帐篷中。而当时的取暖炉子十分简陋,烧的又是附近的原油或油渣,油烟到处飞扬,弄得满身漆黑,加之用水特别紧张,不能及时清洗。当我们12月底收队回到队部时,队党委书记心情十分激动地说:“你们太辛苦了,太辛苦,你们的脸比煤矿工人还黑,为了寻找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矿藏,不畏千辛万苦,这是多么宝贵啊!”并和我们一起摄影留念,作为这种艰苦生活的见证。
参加这次盐类矿产普查的地质技术人员有:冯康年、沈尚德、李太道、淡培新、张警光、秦建国、武维新、李风阁、罗吉廷、王跃兴等十多位同志,还有几十个钻探和山地工人。
回忆往事看今朝,现在野外的生活条件虽然也还比较艰苦,但比起当年不知要好多少倍。在今后的地质普查勘探工作中,仍应弘扬当年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柴达木精神,为柴达木盆地盐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腾飞作出更大的贡献。
柴达木不会忘记
——组建香日德农场记事
钱吉仁
从五十年代初起,为了巩固和保卫年轻的人民政权,青海省公安司法部门担负收押和改造大批内地历史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罪犯的艰巨任务。经省人民委员会和国务院公安部批准,1955年,当时的青海省公安厅党委决定,由正在率领犯人修建横穿柴达木盆地的第一条公路——茶甘公路工程处处长石玉玺同志会同劳改处副处长高世科同志共同负责组建香日德农场。
在香日德组建农场,气候条件十分严酷,南依昆仑,北望祁连,西连茫茫无际的流动沙丘地带,海拔高度2997米,年降水量仅1000余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多毫米,灌溉水源以昆仑山雪水为主,风沙、干旱、高寒、荒芜是这里的主题变秦曲。这样的地理位置,对于关押改造罪犯,无疑是理想不过的了,但要发展农业,却充满了许多困难。
1955年10月23日,高世科同志率领由赵连城、杨世华、马志超、马存德、周永正等同志组成的先遣队离开省城西宁,向香日德地区进发。
先遣队的55名干部、职工、带着铁铁铣、十字镐,分乘三辆卡车,冒着遒劲燥烈的漠风,艰难地行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茫茫戈壁荒原面前的“公路”,中是纵横交错、道道深浅不一的车辙。先遣队的干部、职工一边用指北针校测着前进的方向,一边搬石挖沙、披荆斩棘奋力修路,在“千里荒原万里天”的戈壁滩上,终于以旺盛的革命斗志,用自己的五尺血肉之躯闯出了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
5天之后,先遣队历尽艰难险阻,胜利抵达当时都兰县委驻地的香日德镇河西。由于地区偏僻,交通闭塞,通讯系统也无法保证时时开通,都兰委和县人委对于省公安厅将在这里建设农场的部署一无所知。当地干部、解众对先遣队的到来,表示了极大的热忱与欢迎,端茶送饭,盛情相待。当晚,先遣队婉言谢绝了县上有关部门的挽留,继续驱车前进,在距今农场场部南三公里处一所老乡废弃的马厩里宿营,李竟生,吴子坤、王君臣3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挤在班禅行辕一间四壁透风的6平方米斗室里,地上堆满了油菜和豌豆、他们笑呵呵地在豌豆上铺起被子作床。夜半风沙骤起,气温急剧下降,小伙子们冻醒了,紧紧地裹着棉被拥抱着依偎在一起取暖。要问是什么一股力量驱使着豆蔻年华的不伙子们来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兴建农场?现任这个农场工会办公室主任的李竞生同志说得好:这便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和革命的理想!
对于香日德农场的人们来说,1955年10月28日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就在先遣队抵达香日德荒原的翌日,拓荒者们奉命在千古荒原上支起了亘古未见的第一座鞍形帐篷。他们迎着高天霞光,在一根直径30厘米长约1.5米的柏树桩上,用利斧砍出了一个平面,提起毛笔,饱蘸浓墨、酣畅淋漓地写下了“青海省香日德农场”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农场雏形虽然在拓荒者的艰难奋战中诞生了,但怎样才能有效地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办好襁褓中的农场呢?当时参与建场的同志们充分认识到,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一特定的条件下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国营农场,必须主动争取地方各级政府及兄弟民族的支持与帮助。在与地方政府商定后,建场不到一个月,即1955年11月,便组成了由都兰县和农场领导以及在香日德地区少数民族中享有较高威望的蒙民大王多福拉等人组成的“农场管理委员会”。这个机构成立之后,在地方政府和少数民族的帮助下,农场干部迅速掌握和熟悉了当地多变的气象条件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农场和地方进一步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双方建立了诚挚的感情。农场为当地老乡义务诊治疾病,为他们进行拖拉机田间耕耙表演,邀请地方机关工作人员来场联欢,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对农场关怀备至,来了电影片,抢先送到农场放映,香日德邮局廷贤同志天天骑着骡子到农场来分发信件、报刊、收订杂志、经年累月,风雪无阻,被拓荒者们誉为“绿衣天使”;银行的流动服务组背帆布挎包,穿行在帐篷、地头,现场储蓄、支取……。
先遣队到达香日德的八个月之后,建场指挥部的全部人马陆续到位,砾石滩上支起了一顶又一顶的帐篷,正式组成了以石玉玺同志为场长,陈继增同志为政委、高世科同志为副场长的领导班子。
从此,沙海茫茫、高山环抱的荒原,隆隆的开炮声驱走了千古荒凉;长鸣震空的声声车笛引来了昌盛繁荣,铺开了香日德农场春潮激荡的宏伟画卷,响起了党的劳改事业和柴达木农垦事业建设进行曲的昂扬乐章。
1965年2月27日,首批由河南省调青海改造的2000余名犯人在李世臣、张忠鑫【等266】名干部的监管下来到了香日德农场,为农场的建设和劳改事业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香日德农场现存的3名建场元老这一的李竞生同志告诉我们说,1955年和1956年荒原开拓者们的物质生活是无比的。人们页前是连连绵无际的沙海,凝固了的波涛黄苍苍地直涌蓝天,呼啸而来的漠风似一头凶猛的怪兽,永无休止地声嘶力竭地撒咬着那棵十里荒滩 绝无仅有的红柳……。支在野外的帐篷,一夜之间准要被狂风掀倒四、五次,帐篷里、被褥上、人们脸上、嘴里无处不充塞着河土。直到1960年,一场十级大风还卷着大量流沙,肆虐无情地掩埋掉香日德农场三分之一的农田。在高寒缺氧、寥无人烟的柴达森荒原,先期建场的开拓者石玉玺、高世科、冯爱德、刘崇信等同志,凭着共产党人特有的信念,顶着砭人肌肤的寒风,策马堪荒、反复衡量、选择各工作站的站址;以普通一兵的身姿出现在垦荒、积肥、播种、基建的工地上。干部们改造、生产双重任务一肩挑,起早睡晚,哪个人的眼睛不是熬得通红?他们白天与犯人一起奋力开荒,镢头、铁镐从不离手,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激励犯人积极劳动、接受改造;晚上,犯人们劳动了一天后早进了酣睡的梦乡,干部们却还在研讨犯情,总结生产,布置翌日的工作……东方曦微露,他们又披挂上阵,精神抖擞地带领着犯人走向那片未经开垦的处女地,汗流注地和犯人一起挽着绳子拉犁,一起上山背运羊粪积肥,一起和泥制坯、当小工、圈窑洞。柴达木的风风雨雨晒黑了脸庞、强健了肌肤;艰苦的劳动磨出了两手老茧,炼就了一腔对党和人民的赤热丹心。
当年才20来岁、风华正茂的李竞生,陈崇善、张振华、杨启录等热血青年,如今,无不霜染白发。面对着农场演变的风霜雨雪,面对着35年的历史巨变,他们无不为把自己的青春,乃至整个一生,甚至连同儿孙后代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柴达木的农垦事业和党的劳改事业而感到光荣,为建设香日德农场和亲身投入开发柴达木的神圣事业感到自豪。
年年清明节,柴达木虽没有杏花春雨纷纷,但香日德农场的人们在党政领导的率领下,都要进行祭奠扫墓活动,深切缅怀、悼念为了建设农场、开发柴达木、发展劳动事业而呕心沥血、献出宝贵生命,迄今长眠于柴达木盆地的李世侄、邓书田、岳长胜、刘俊昭、于庆珍、王文道、石宝珍、杜聿正,金秀娥、娜仁等同志。
活着的战友和壮志未酬的烈士,都应该毫无愧色地宣告:在倾尽心血,毕生奋斗在柴达木盆地里,他们没有愧对党的教育和培养,没有愧对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茫崖的变迁
孔祥刚
新中国诞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对西北的开发与建设非常重视,派出地质勘探人员进入柴达木盆地寻找矿产资源,1954年青海石汕管理局(原称青海石油勘探局),开进柴达木西部茫崖,进行石油勘探工作。
为了进一步适应石油的开发与建设,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茫崖工作委员会和茫崖工作委员会和茫崖临时工作委员会。1955年12月在西宁开始组建人员。1956年1月12日,中央正式批准成立上术两个党政机构,1956年上半年,中共茫崖工委和茫崖临时工作委员会陆续进入茫崖。从此,茫崖有了党政领导,虽然它不是一级政权,可是,却形成了政治经济方化的中心,同时相应的下设了学政办事机构和服务敲诈,开始全面的为石油工业服务。
从1956年1959年的上半年,特别是在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全国工农牧业生产出现了大跃进的局面,柴达木盆地也不例外,同全国一样,也在轰轰烈烈地紧张战斗着,石油勘探局一马当先,率领全局的干部职工,东自一里平,锷博梁、牛鼻子梁到大风山、油墩子、油泉子、南翼山、尖顶山,西至老茫崖构造到油沙山等方园几百公里的广阔大地上,勘探石油井架林立戈壁沙滩,昼夜机器轰鸣,震天动地,摆开了战场。
在石油勘探上按照毛主席“自力更生,他业”的教导,除积极发挥我们的力量外,还邀请苏联石油专家来到茫崖,具体指导石油的勘探,研究地质石油构造。
中共茫崖工委和临时工委领导着广大干部职工立即掀起大跃进的高潮,除为石油工作服务外,还积极大办地方工业,一方面 采取土法上马炼石油,更主要的要寻找新的矿产资源。当时,已年过花甲的工委书记张金贵同志率领十几位同志,由维族老人阿吉作向导,跑遍昆仑山脚下,行程几百公里,不怕风沙严寒、空气稀薄,烈日暴晒、蛀虫叮咬,克服种种困难,战天斗地,终于在柴达木的盆边上找到了闻名世界的石棉矿——即现在的茫崖石棉矿。并组织抽调干部职工奔赴茫崖石棉矿,进行初步的土法开发生产。
大跃进的号角吹响了,工、行委决定要大办农业,成立阿拉尔农场,在短短的2年时间里,农场就进入1200多人,开垦荒地4万多亩,收获小麦、青稞100多万斤,各种蔬菜100多万斤。
1956年至1959年的茫崖已达4万人左右,没有房屋,全住帐蓬,白银色一片,可谓是世界上著名的帐篷城市。特别在夜晚,灯火辉煌,更加美丽动人。
由于种种原因,当时的老茫崖石油结构地质复杂,油气显示良好,但不出油。油沙山构造却不错,井井见油。而冷湖的石油构造更令人鼓舞,在四号、五号的广阔大地上,打出一口井直喷高空,石油工人从头到脚同油人一样,而兴高采烈的那股劲头就不用提了,用世界上再好的语言也难以表达出来他们内心的喜悦。
那时的冷湖朝气蓬勃,人山人海,抽油的磕头机布满沙滩,30万吨的炼油厂腾空而起。
根据形势的发展,青海石油勘探局采取果断措施,暂时撤出茫崖,直奔冷湖。油沙山留下一个钻井大队,茫崖工、行委及其办事机构相继搬迁到油沙山,除继续为石油勘探服务外,另我组织一批人力、物力、财力大搞农业和发展石棉工业。
当时大办农业“以粮为纲”,却不重视科学。几年来把百万斤籽种撒在干燥沙滩和盐碱地上,籽都成了咸的,哪里还能出什么苗。简直是得不偿失。
随着全国出现的3年自然灾害和浮夸风,造成经济上的暂时困难,中央决定向全国发出号召,调整国民经济,精简机构,下放人员的方针,在这种情况下,茫崖工、行委决定撤销阿拉尔农场和职工农场,将绝大部分农工精简遣返回乡,一部分调到工、行委办的石棉矿,其余少量职工与乌图美仁合并,于1962年成立了阿拉尔牧场,同时又办了职工牧场,从此,开始了牧业生产。
1961年油沙山石油勘探大队也由茫崖迁到冷湖,上级决定撤销茫崖工委和茫崖临时工作委员会,1962年下半年中央茫崖镇委和茫崖镇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从1962年开始至1963年底,各服务单位先后搬迁到茫崖石棉矿(现国家建材局茫崖石棉矿)。中共茫崖镇委和茫崖镇人民政府于1964年4月也搬到茫崖石棉矿。
中央考虑茫崖石棉矿是一个大型的石棉矿,储藏量丰富,石棉纤维长,拉力强,质量好,它不仅是我国最大的石棉矿,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定的位置。鉴于这种情况,若由地方上继续开采,从机械设备,财力物力等各方面来看,困难都很大,所以中央决定自1963年起移交中央建筑工程部负责领导组织开发。
1965年10月至1966年4月,省委在茫崖石棉矿和地方单位进行了城市的“四清”运动,1966年5月又在全国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在革命。
1966年在中央提出的发挥中央和地方工业两个积极因素的方针指导下,将茫崖石棉矿下放到青海管理。“文革”后期,又将茫崖石棉矿收回归国家建材局领导,统一规划开发。
1958年9月至1990年6月的30年来,茫崖石棉矿由9把铁铣7把洋镐的土法上马,用簸箕进行人工筛选石棉开始,至今从开采到乌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由原来的年产千余吨发展到年产近4万余吨的大型石棉矿,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1969年青海石油管理局派出石油健儿,重返茫崖,在花土沟安营扎寨。在周围的油砂山,花土沟的北山沟,狮子沟、花土沟西南边摆下了勘探石油的战场。同时在尖顶山、南异山、油泉子、油墩子等地原有的基础上也开始了石油的钻探工作,钻机又重新林立在戈壁滩上。截至目前,他们已初步探明石油储藏量为1亿5千万吨左右。
阿拉尔这个美丽的草原,解放前一直是海西蒙古族牧民放牧的地方,他们的子孙后代常年累月地生活在这里,后来被土匪赶到乌图美仁等地放牧生活。党和政府考虑到这些情况,觉得现在的阿拉尔国营牧场应当撤销,从乌图美仁迁回部份蒙古族牧民到阿拉尔居住放牧,恢复它旧日的面貌。因此,茫崖镇委和镇政府于1981年7月向州委州政府写了撤销国营阿拉尔牧场,从乌图美仁迁回部分蒙古族牧民的报告。州委州政府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决定自1982年10月起撤销国营阿拉尔牧场,由乌图美仁迁回部分牧民到阿拉尔放牧。到同年的11月至12月底已基本完成了这一撤销任务。
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的积极筹备工作,于1984年10月在阿拉尔正式成立了中共尕斯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几年来,由于蒙古族牧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精力心放牧,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牧民收入逐年增加,人均收入居全州之首。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提高和改善,过起了欢乐愉快的社会主义新生活。
随着石油石棉的开发和建设,原来茫崖镇的建制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中共茫崖镇党委和镇人民政府于1984年3月向海西州委及人民政府撰写了关于恢复茫崖工委委的报告。当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茫崖地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更好地为“两石”企业服务,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相应发展一些地方工业。因此而引起了州委和州人民政府的重视,同意了茫崖镇委和镇亿政府关于恢复茫崖工委的建议。同年7月,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准了恢复茫崖工行委。
从1984年7月恢复茫崖工行委至今,在党的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石油工业在大庆精神鼓舞下,大踏步地前进,充分发挥石油为青海四化作贡献的优势。在花土沟不但建起了年产30万吨的新炼油厂,而且从花土沟至格尔木的输油管道亦已建成,开始了输同投产。同时,格尔木炼油厂正在积极筹建中,为输油管道配套的工程,格尔木至花土沟的柏油路也在兴建之中。花土沟的新楼房拔地而起,大大改善了职工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服务设施。
石棉工业形势也非常喜人,生产步步提高,除充分发挥原有的生产能力外,正在积极设计新的年产3万吨的选矿厂。这几年,在垂涎福利区兴建了百十栋新的楼房,百分之五十的职工住进了舒适的宿舍大楼;办公条件亦在不断改善。如今茫崖的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茫崖的地方工业正在迅速发展,1988年6月中共海西州委。州政府在茫崖召开了工作会议,根据茫崖地区具体情况,制订了开拓茫崖,建设茫崖的方针政策。从此,地方工业有了新的起步。到目前为止,已建成了年产3000吨的石棉选矿厂,改变了原来吃尾矿的状况,并且建成了一座年产500万块的砖窖,开发了往年的小型煤矿。新建了钾肥厂,生产了原盐,除保证了“两石”企业的工业用盐外,还为广大职工供应了信用盐。开发了硼沙矿,天青石和芒硝矿。这些地方工业的兴起,为建设茫崖,振兴茫崖,为繁荣海西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如今的花土沟各种型新颖、风格各异的高楼及砖瓦平房等建筑群鳞次栉比,机关、学校、商店、银行、邮电交通、医院、书店、电视台等设施应有尽有,紧相毗连,宽广坦荡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已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石油城,也是我们西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茫崖是柴达木盆地的一颗明珠,蕴藏着得天独厚的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工业牧业的发展,它将是一个富丽美好的地方,唤起更多的年轻朋友前来茫崖,继续发扬柴达木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积极开拓茫崖,为祖国四化建设作出奉献。
天峻县建政经过
陈佐邦
天峻县原名汪什代海,在旧政权时属都兰县管辖。西宁解放后,本地千户丹科、更西木等到西宁欢迎解放军,并要求派工作队和部队来工作,经省军管会负责同志接待抚慰,仍指派丹科、更西木维持地方秩序,省军管会还发步枪10支。1949年9月26日青海省军政委员会成立后即委派王本巴为都兰县县长,王德海、丹科为副县长,康熙俊为秘书。王本巴一行取道刚察,经汪什代海,住在千户丹科家与当地头人进行了协商,于11月20日抵都兰县。1950年1月10日至15日青海省军政委员会举行了“青海各族人民联谊会”,汪什代海千户丹科被邀参加,并在小组会上就民族团结、地方治安、商业贸易3个问题发了言。1950年6月都兰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官保加为县长,伊林任副县长,中共都兰县委同时成立,方新为县委书记。7月,伊林副县长、刘月亮武装部长等到汪什代海与头人进行了工作协商,这是解放后人民政府第一次来的工作人员。同年10月30日由张旭光(公安队指导员)带6人工作组(安木加、索南杰、关却、马宝山、王德卫)进入汪什代海各部落开展工作,宣传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有关政策,燕开始了牧业税征收工作。同时都兰县正式委任更新木为二区区长,安木加副区长,张旭光为区委书记(未到职),李有钧为生产干事。1952年9月召开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正式产生了都兰县联合自治区人民政府,选举官保加为主席,方新、丹科、王德海、秋什杰、哈木为副主席(秋什杰是汪什代海副千户)1953年5月都兰县召开第三次政府委员、政协委员联系扩大会议,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的指示,都兰县组建为蒙古族自治县,下辖1个藏族县级自治区,1个区级哈族自治区,在这个会议上汪什代海代表们对蒙古族自治县的名称进行了反复的讨论,最后提出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以汪什代海名山“直格天斤”(即天泌察汉峰)命名,一种意见取名“程宗”(干净卫生之意)。当时的县委书记方新听了汇报后从音译和音译确定为“天峻”二字。从此,“天峻”一名正式产生了,“汪什代海”成为历史名词。
1952年10月3日正式成立了“天峻工作委员会”。书记李建夫、组织部长张旭光,宣传部长张增发、社会部长(公安局前身)王运华、民正科长安木加、财政科长工占山、文卫科科长刘明义、秘书郭生玉。下属单位:商店主任郭安昌、粮店主任扬茂、税务所长张金柱、兽医站长王中正。10月5日以李建夫为书记的“工委”一行83人(包括警卫队40人)从茶汉乌苏骑骆驼出发,路途8天于10月12日到达天峻,为了避风,住在布哈河黑刺林中间,当时的全部财产共有蒙古包15个、中号帐房2个、三号帐房22个(警卫队住),会议大帐房1个,双人办公桌5个,单人办公桌1个,小文件柜15个,椅子46把,沙发1套,火炉42个。
1953年10月14日工委召开第一次行政会议。人各部门负责人28人参加,研究了召开头人会议,宣传区域自治和解决草山问题。11月8日召开第二次行政会议,有关负责11人参加,专门研究了召开自治区政府筹备委员会的准备工作。11朋19日至24日召开了“天峻藏族自治区筹备协商会议”,汪什代海18个部落的头人,宗教上层人士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推选丹科为筹委会主席,李建夫、秋什杰副主席,更新木等33人为委员,郭生玉为秘书长,措合金为副秘书长,正式成立“天峻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筹备委员会”。
1953年11月工委组织6个工作组下到各部落进行工作,工作任务一、大力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选举天峻县首届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二、爱畜保畜增加生产;三、社会教育。1954年6月4日工委行政会议决定成立“修建委员会”,李建夫为主任,王占山、郭生玉为副主任。1954年6月4日召开第二次筹委会扩大会议,对各部落选举的87名代表进行了审查和批准。1954年6月20日召开第三次筹委会扩大会议,主要传达了专区政府(即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会议精神,即布置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民族平等团结,粮食供应等题问,对人代会的召开作了具体研究。
1954年6月22日工委行政会议根据上级指示和工作需要,决定成立“天峻县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张旭光,副主任更新木,委员郭生玉、王运华、张金柱、安木加、刘明义。1954年7月5日工委行政会议决定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更新木为主任,张增发、刘明义为副主任,郭生玉、王运华、安木加、相才德、杨宏祥、郭安昌、豆改卓玛、多义为委员。同时决定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张增发,副主任刘明义、彭毛才旦、王永平、葛陆海、黄华、李琳、姚崇水、线守阳为委员。1954年7月15日至25日召开天峻县蒙古族自治区首届人民代表会议,筹委全向代表会议作了工作报告:一、工委和筹委会本着团结互让互谅的原则解决,原史遗留纠纷24件;二、发族救济款人民币1.394亿元,贷款2.63亿元(均为旧币)扶持贫苦牧民发展生产;三、牧业生产上打圈456个,打狼(狐)227个,牲畜发展到33.8万头(只);四、在讲清政策,与头人协商,民主评议的基础上,按部落大小,人口多少,一般按90人左右推选代表1人,各部落共推选代表70人,工委机关代表17人,会议先兆丹科为天峻县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李建夫、更新木、杨巴为副主席,杨桑、闹日果、尼知布、殷木加尕马、拉科、才布吉、罗知后、尼玛、官加、九科、杨长加、旺毛(女)郭生玉、兰曲乎、桑乃合、吉一合、拉驰、张旭光、张增发、安木加、王运华、拉合加、官太、旦正、它者、尕桑加、刘明义29人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委员。
1954年7月26日召开第一次自治区政府委员会议,决定成立一、政府调解委员会,主任杨巴,委员安木加、才热、洛者、扎什结布;二、草山管理委员会,杨巴兼任主任委员,尼知布、官太尔、刘尔加、才热、它者、还可加、扎什结布、拉科、拉曲乎、张旭光10人为委员;三、文教委员会,主任更新木、副主任刘明义,委员张增发、布德、桑乃后,华赛、大玛。
1955年3月县上派出三个区工作队筹建3个区级政权,同年6月州上批准丹洛任下环仓区区长,桑日布副区长,张金柱代理区委书记;华赛任上环仓区区长,公保任副区长,柯玉岫区委副书记,任门吉日扎查区第一副区长,欠知后第二副区长,贾凯区委副书记。三个区所辖部落是:下环仓区辖:下环仓,沙果什结,沙年,快日,果那,欧合扎,多巴索玛共7个部落,上环仓区辖:上环仓,莫合群,木化下日果,花石君,尕雪,年乃海,踏哈、啊日格共8个部落。扎查区辖:扎查,莫合欠,多巴娘哇3个大部落。
1956年10月在下环仓区试点建乡的下环仓,沙果什结,沙年3个部落建立天棚乡,乡长日科,副乡长南木夸,乡委书记刘世喜。1957年3月第2次试点建乡社,上环仓区的上环仓,花石君两部落建立快尔玛乡,乡长芭托,副乡长朝本、次热,乡委副书记玉祥。截止1985年6月全县建立10个乡级政权。即下环仓区的快日、果那两部落建立结盛乡,乡长拉布赛,副乡长哇加、加羊,乡委书记苏桑杰;欧合扎部落建立舟群乡,乡长索南木加,副乡长邓金木、杨曾、乡委书记刘桑杰;上环仓区的莫合群、木化下日果两部落建立头角乡,乡长加付旦,副乡长公保、则洛,乡委书记尕日登,年乃海,尕雪、踏啥三个部落建立赛日年乡,乡长豆合拉,副乡长旦木即伙,乡委书记王天智,副书记多列;阿日沟部落建立生格乡、乡长李尕藏、副长乡青居日,乡委书记程三虎;扎查部落建立织合玛乡,乡长先巴加,副乡长三木同,乡委书记才项;莫合欠建立七海乡,乡长欠知全,乡长曲太,乡委书记公保;下环仓区的多巴索玛和扎查区的多巴娘哇二部落建立雪合里乡,乡长昂巴,乡委书记张金柱,副书记索才。
到此,天峻县政权建设全部完毕,下环仓区辖天棚、结盛、舟群3个乡;上环仓辖快尔玛、关却、生格、赛日年4个乡;木里区(1957年10月撤扎查区新建木里区)辖雪合里、措顿(七海)两个乡,织合玛乡是县直属乡。
察汉乌苏青年农庄的片断回忆
瞿渊明 姚孝华
河南省组织青年响应党中央伟大号召,掀起“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热潮的同时,经中央统一安排,河南和青海两省派员协商,确定河南垦荒青年支边方向以青海为重点、第1批由30万人组成。先由洛阳和郑州两专区各派500人组成一个垦务大队作先锋,在做好垦荒队领导机构,队员审查、物资斩基础上于1956年2月17日、18日分别在郑州市东方红剧场和洛阳市青年宫召开垦荒队远征誓师大会。河南省和洛阳、郑州两地市的党政工团领导纷纷到会讲话、祝贺,垦荒大队领导和队员上台表决心,亲人、战友相送惜别,场面非常动人。誓师后乘专列西行,河南省源专人送到兰州、青海省派专人到兰州相迎,然后在兰州转乘100多部大卡车和少数大轿车进入青海。路经民和、乐都两县城时,当地党政领导举行迎送大会,特别是到青海省西宁市时省市领导齐出动,组织十万人玉带桥畔夹道欢迎。原来预定中午12时到达,由于民和乐都的大型迎送活动,推退到下午6点才到达西宁。初春严寒、西风刺骨,但欢迎队伍不散,热情不减欢呼跳跃,鞭炮声声,真是使垦荒队员大为感动,龙其是省、市、工团领导不畏天黑路滑,到每一个垦荒队员住地,问饿问寒,真是叫人永远难忘。次日,又在北门外香水园举行了5万青年联欢会,两省全国青年积极分子会面,共讲友谊,互表衷肠,跳舞唱歌,把人带入了歌的世界,花的海洋,使青海焕发出战斗的省略。第三天还由青海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省团委在青海人民剧院召开了欢送大会。会上,省委常委、副省长扎喜旺徐代表省党政军团领导讲了话,一千名垦荒队员代表、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和积极分子姚孝华向省党政军团领导致了“保证书”,会议弄得生动感人。青海省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会议报道。第四天就告别西宁,路经湟源,由县委书记屈宝生率众召开迎送大会。沿途的倒淌河、茶卡、夏日哈都举行迎送大会,于2月14日到达海西州所在地察汉乌苏镇时,除倾城夹道欢迎以外还召开了欢迎大会。农庄庄部放在旧完小,庄员分住在旧卫生院等21个单位。在这里休息3天后,编制庄部和7个中队,于3月初在天寒地冻时相继开始了修路和开发战斗,到1956年3月18日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青海省察汉乌苏青年农庄,并由省、州领导 参加了农庄命名大会。
农工大干 年终无收
察汉乌苏青年农庄的8名带队干部是从河南省和洛阳地、市来的省地县区团干部。其中党员7人,团员1人;县级干部1人,区级干部3人,助理干事级的4人,且都经过审干结论和身体健康,自愿参加垦荒建设。后来青海省、州又配备了拖拉机师和农艺师各1人。农社庄员共有499人,号称500庄员,其中共产党员66人,青年团员247人,两项占60%以上;有乡、社(高级农业社)干部24人,女社员140多人;转业军人42人,其中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10多人,还有一名是抗日时参加革命的营级干部。也有省、专、县劳动模范、全国公路劳动模范、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总的看来,政治力量,时步势力是很强的。从技术力量来看,有铁匠、理发员、缝纫、医生、教师、体育员、炊事员、驾驶员、马车手等等,很全面的。
垦荒战斗开始后,以三五九旅南泥湾大队生产的精神为榜样,齐心合力,日夜奋斗,每人每天开荒1.26亩,有些社员手上的血泡把铁厥把都染红了。当年人力开荒种地5490多亩。种地后又及时抽出主要力量组成基建大军,自己动手上克错、英德尔林区伐运木料,打土坯盖了123间房子。建设中涌现了出席青海省首届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姚孝华、智升、韩选郎、朱层娃、郭文堂等5人,省团代表2人。有的被选为海西州党代代表,州委后补委员;还有的当上了州团委、州妇联委员。
垦荒及建房任务是艰巨的,战斗是紧张而繁重的,而庄员的生活确实是很苦的。住的是大通辅,两口也要分居,是军事化的生活。身上穿的是进青海时发的唯一的一件山羊皮大衣;吃的是从给制式的粮站供应的高价面粉(当时两省协议每月每个庄员的生活费30元,劳动最紧张时人均吃面70斤,每斤4角,剩下油盐菜金是很少的),每天白水馍馍,无菜无米,有时有点豆酱、粉条,每月每个庄员只有2元零用钱,添制衣服鞋很困难,有的抽烟人偷着拾烟头卷着吸。生活是很苦的,穿着是破烂的,但人的革命精神确实是旺盛的。所以当时垦荒队大干苦干的精神,不光受到省、州领导的赞扬,也受到了以陈毅和扎喜旺徐为副团长的中央慰问团到农庄视察后的热情鼓舞和赞扬。
当时,虽然省、州领导的关怀、海西各族人民的支持,解决人农庄的机器、骑马和耕牛、肉羊、种子以及社员的吃、用等问题,还派出优秀社员技术帮助,花云了近百万元,但当年垦区土壤含碱量大,1956年又严重干旱缺水(吃水都很困难),国营农场又不能同当地社员群众争利,以不能移去在当年下种粮食九万多斤,仅收回粗粮、青死粮十万多斤,社员们辛苦一年,没有任何收入。此时,农庄出现了思想混乱,有少数社员,甚至个别共产党员不告而别,有的借口请假回家不归。这时海西州委派出了以高汉祖副秘书长、郭玉星副局长为副组长的16人工作组,进行了整庄工作。最后,调走主要带队干部,州委生产部驻工作组负责带队工作,委派州委机关总支书记李建学为工作组组长,改选了农庄领导班子,特别是州上拿出20多万元给庄员发了工资。经州上再三申请撤了沙珠玉农场,把察汉乌苏农庄搬到沙珠玉,才稳定了人心,增强再干的信心和勇气。
高歌猛进 连获丰收
察汉乌苏青年农庄1957年搬到沙珠玉兼夏日哈以后,由于耕地条件较好,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当年就获得了农业大丰收,总产粮达84.6万多斤,粮食自给有余,开始给国家上交粮食。经省、州领导同意于1957年10月接来了庄员家属,增加了大批新生力量,总人口达到1200多人。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由原来的夫妇分居住集体宿舍发展到劳动中建立恋爱关系,农场举办集体婚礼,结婚达20多对,生儿育女,扎根边疆。有些夫妇在青海出生的孩子取名叫“边疆”、“忆青”、“忆海”、“开发”等等。接着连夺了2年大丰收,1958年总产量达120多万斤,1959年总产量为130多万斤。农场被青海省农垦厅树立为全省农垦战线上的先进红旗、拍摄了《青海新人喜丰收》的电影,编出了民族画报专面,农庄主席魏富申出席了全国第二届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同时,还迎来了青海省、特别是海西州第二次青年垦荒建设高潮。海西州青年农场除第一个察汉乌苏青年农庄改为农场以外,又建立了天峻吉尔孟、鲺兰希里沟、莫河、都兰夏日哈、香日德、怀头科日、依克高里,德令哈怀头他拉及大小柴旦、马海等11个青年农场,青年垦荒队员达到10900多人,垦荒15万亩,使海西州的垦荒走上了新的阶段。
“五风”吹倒了垦荒红旗
下当察汉乌苏青年农场高歌猛进,胜利向前的时候,海西也和全国一样,大刮起“五风”。特别是其中的瞎指挥风和开荒为纲及以后的彻底退赔使这面刚刚树立起来的红旗被吹倒了。
一是体制的改变,伤了富人心。第二批青年农场建立不久,由于垦区规划不周、管理失误和一大二公的影响,1962年2月随意将夏日哈青年农场,夏日哈试验农场与察汉乌苏青年农场合并,领导更换,管理混乱,使农庄原来领导丧失了信心。
二是盲目开荒、劳民伤财。1958年由于州上号召,全州青年干部捐献购置了8台东方红拖拉机和两部解放牌卡车,建立了共青团拖拉机站,放到察汉乌苏农庄。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在瞎指挥风中变成了坏事,把这些机器开进了无水又高寒的南部滩大搞盲目开荒,开出了上万亩不能耕种的旱滩地,大大伤害了农场的财力。
三是彻底退赔耕地,使农庄又没有立足地。大搞退赔时,下滩和夏日哈的社员群众提出农庄在沙珠玉和夏日哈的一些好地都是社员种过,这样领导也不能工作,要退就退。结果使农场又没有可靠的耕地,加之生活困难,人心散了。
农场散伙、垦荒者成了“罪人”
按照柴行委决定:为12个青年农场不打算全部撤销,特别是对察汉乌苏青年农场更是作保留或与英德尔牧场合并处理,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还是一哄而散。把高举“开发边疆、建设祖国”大旗的垦荒队员和到青海海西经州、县批准正式吸收的国家干部10多人,都作了草率的遣返处理,还对其中有名者或领导者又更加不公正的以极左的作法,不讲主客观原因、由陈法办(陈万余)随意开出了党籍和公职,不是依法也要定为贪污,使不少垦荒者冤枉终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央和省、州领导的关怀下,才使农庄三届主席,还有几个解放前参加革命和参加过解放青海的垦荒者由海西州委给平了反,发给生活费,有的办理了退休手续。
注:瞿渊明同志是河南省青年垦荒队赴青海海西垦荒大队副大队长;姚孝华同志是青海省海西州察 汉乌苏青年农庄主席魏夫申同志审阅此文后,提供了有些具体情况,我们按照提供情况进行了补充。所以这篇史料确实,可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尕海农场嬗变浅介
方潮江
尕海地区,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是一块宜于农业耕作的宝地。解放前,这里是“疾风卷漠海,万里扬砂砾,仰望不见天,昏昏竞朝夕”的瀚海。解放后,特别是在1965年前后,德令哈农场(当时称青海省德令哈联合企业公司)在这里平整土地,扩大耕地面积。最初由该场七大队设立一、二两个中队,1967年以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大队(即七、八、九大队)和五七干校。到1975年尕海分场成立,使辖原七、八、九3个大队改为一、二、三大队,五七干校撤销后,改为四大队(职工大了)人。农田水利,防风林带,规划有序,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1956年由于人员逐年减少,4个大队改为4个中队。1988年7月改归地方国营,属海西州农垦公司领导,改称海西州尕海农场。
1965年、1966年,尔海地区气候条件要比现在差得多,气温低,霜期长,雨水小,风沙又大,且时有六、七级大黑风,一刮起来,飞沙走石,昏天黑地,咫尺难见。而这些年这种风就很少见了。
尕海地区是沙壤土,土质肥沃,加上水利设施与农田规划配套成龙,适宜多种作物栽种。庄稼可种植小麦、青稞、油菜、大豆、豌豆等;蔬菜可种植的种类更多,而且均可大面积栽种,如山东大白菜、天津大白菜、菠菜、油白菜、雪里红、包心菜、芹菜、芥菜、篙菜、韭菜、大白萝卜、青头萝卜、紫红萝卜、胡萝卜,准阴萝卜,大葱、大蒜、菜瓜,洋芋等,温室种植黄瓜、西红柿、辣椒等均可获很可喜的收成。若将尕海地区开辟成蔬菜基地,粮油作物适当调整,也是一条创收经济效益的道路,更可满足海西城镇居民菜蓝子的需要。
一九六五年的尕海地区,农田水利建设自然、气候等,各方面的条件远不如现在,可是,当年的农业生产却创造了委的成绩。小麦亩产达到400斤以上,试验田小麦平均达到亩产1016斤;洋芋亩产达到5000斤,且多是在个洋芋,最重的每个有2市斤我,远销到海西西部及西宁等地。小麦获得大丰收,穗大粒饱。如原二中队种植的“加拿大”“南大”早熟小麦3000亩,就上交公粮120多万斤,曾获得省上有关部门的表彰。1966年仍是大丰收,种植的豌豆亩产达到380斤。之所以能获得大丰收,原因是多方面的,经工们分析探讨,主要的是人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当然不能排除其他对农业生产上的必要条件和措施。
一、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在人的因素中,领导、干部的因素又是主导的首要的因素。1965年,尕海地区只有原属德令哈农场七大队 抦人个中队,每个中队只有四五个干部,而这些干部都是生活严谨,作风正派,工作认真踏实,事业心强。大队长又是农科大学毕业生,善于抓生产关键,善于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干部带头吃苦耐劳,整天扑在生产第一线,与农工滚打在一起。在春播秋收农忙季节,所有干部都全力以赴地参加生产劳动,没有吃闲饭的,可谓全心全意地搞好生产。
农工方面,每个中队,约有一百七八十人,干部对农工都按照党的政策办事,宽严奖相结合,实事求是,注意政治思想教育与劳工们的积极性,从而发挥了对劳动生产的主动性,争取性和创造性。农工们在党的政策和干部的正确教育下,劳逸结合,虽然工资待遇较低,每人每月仅46元,生活还较艰苦,但他们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跟着共产党走,为伟大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干部对农工在生活等方面也能做到无向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每活动,排练演出各种节目,活跃了职工的业余生活。
二、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成龙,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1975年成立德令哈农场尕海分场后,在原有的基础上,规划农田水利,因地制宜,形成水渠网络。设有渠管室,负责管理水渠,调节各大队农田用水。各大队还修建有机井,抽取地下水,以防天旱而补水源不足。纵观尕海地区水利设施,是可满足全部数万亩农田的灌溉需要的。
在农田水利规划的同时,设计了植树造林的规划,以形成林带网,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现在可以看到尕海农场是一片茂林绿树,郁郁葱葱,十分诱人。这都是在1970年前后种植的,以后每年也有种植,现已成林,有的已成我、了抱粗的大树,根径达60-80cm的栋梁之材。
三、肥料
俗话说:“若要庄稼好,全靠肥当家”。又主“庄稼不上粪,等于瞎胡闹”。这说明庄稼不上肥料是不行的。在1965年1966年的时候,各队都专门设立积肥组,在巴音地区一些单位以劳力交换,义务劳动等方式广积肥料,如屠宰场需要宰杀牛羊,队上即派出回民农工前往。另外还到山区草原找牧民放牧的冬季羊圈,把那些积压多年且已发过酵的大量优质肥料备用。其次在本队的牛圈马圈猪圈鸡圈及厕所内造肥积肥。并将所积肥料经温床堆加工后施用。因为这样的肥料发酵好,肥效主,且基本上消灭了病虫害,肥效可达三年之久。
四、田间管理
种庄稼的人是很重视田间管理的,所谓“三分种七分管”,就是这个道理,如不精心管理,发生虫害,杂草丛生,与庄稼争肥争水,就会影响庄稼的成长,不能取得丰收。在田管期间,干部职工全力以赴,保持保量地完成锄草任务,与划争粮,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综上所述,有了积极的人的因素,加止措施得力,庄稼大丰收是有希望的。1965、1966两年之所以能够取得大面积丰收,上述各项条件,是关键所在。
尕海农场有它的兴盛时期,蛤是逐渐衰落,走向低谷,自七五年建立尕海分场以后的一个时期,尚能保持优良的创业精神。嗣后就形成了机构拥肿,干部人员成倍增加,一个中队竟增加十数人,县这些干部中有较多无农业生产知识经验的人,这是导致生产下降的原因。
在1984年以后,随着职工年龄增长,年迈体衰劳力减少,造成了农田草荒恶严重,树木无人灌溉,有的成片枯死。兼蹉庄稼没有肥料,只靠一点化肥,地力逐年退化,有的地播了到秋季时连种子也收不回来。这些历史教训,应当认真研究对策,刻不容缓。
1988年7月开始原属德令哈农场的尕海分场改属于海西州农垦公司下属的尕海农场由于职工老化,退休,遣返及死亡者增多,务中队人数已很少,现有农田已无力由湟中等县迁来的移民耕种。
“德兴海”在海西的垄断纪念
靳克义
解放前,马步芳垄断商业机构“德兴海”和“协和商栈”等,在旧政权的直接庇护下,经营商业为主,苛重盘剥各族人民,逐步扩大发展到省内各地区,形成雄厚的私人资本。甚至后来扩展到天津、上海等城市。海西地区各族人民受其盘剥之害更甚于其他地区。其特点从以下几点可以说明:
一、开设都兰“德兴海”商店及其分支机构
都兰“德兴海”是1941年以步芳派其心腹吴可端为经理,在原马海经营希里沟“公德堂”的基础上开设的。“德兴海”商店及其分支机构开设的地点了和当时设置地方政权的所在地是分不开的。如,旧都兰县政府所在地希里沟(今乌兰县所在地),1941年开设“德兴海”都兰分号。其支店先后分别设在设治局和八区专署所在地察汉乌苏和夏日哈。这亲旧政府就可以随时随地维护那些吮吸各族人民血汗的剥削机构。1945年以前,海西地区的各分支机构均由希里沟“德兴海”统一管理。自1945年开始,马步芳将察汉乌苏“德兴海”从希里沟商店划分出来直属湟中实业公司(垄断企业的总公司)管理,并将香日德、夏日哈分属于察汉乌苏管理。当时经理为傅新。
二、“德兴海”的组织及人事
各地“德兴海”的经理,大多是曾在旧政府部六和军队中干过事的马步芳亲信人。如,马海在希里沟经营十年之久的马爱“公德堂”时,既是管家又是县长。吴可端原先任“义源祥”商店及“义源工厂”的经理。1941年派到都兰县初办的“德兴海”经理,于1945年调到省上,1946年又派往都兰任县长直到解放。其后从军队中下来的徐荣当经理。
自1946年开始,对“德兴海”分号进行人事调整,每个“德兴海”分号设经理、副经理各1名,下设总司帐、司帐、出纳、营业员、保管员。并从湟中实业公司派出经过短期培训的会计人员到各地“德兴海”,将以前使用的中式流水帐本改 为新式簿记。营业员除在店内站柜台营业之外,其余多数人是常年在外讨帐的人员。各支店则除负责人和会计其他人多少不等。另一个特点是为了巩固马步芳官僚资本在牧区的牢固地位,还让地方王公头人兼任副职。如,柯柯旗齐雨民任“茶卡盐务局”副主任。柯柯旗齐福田则任察汉乌苏“德兴海”副经理。其实这些人有职无权,只不过是对他们采取的一种笼络手段而已。他们平时居家,必要时在收讨欠帐或其他事情上效点力。马步芳官僚资本采取这种办法布下这张无形的剥削网,使牧区各族人民无法逃脱艰难的痛苦生活。
三、“德兴海”在海西的经营范围及垄断
希里沟“德兴海”主要营业范围是汪什代海、茶卡、德令哈、赛什克等地区。察汉乌苏“德兴海”营业范围,主要在日安、苟勒、香日德、宗加、巴隆、台吉乃、查查香卡、夏日哈、南柯柯等地区。直到1984年,官僚资本在海西已经形成了一不完整的剥削垄断网络。当时不但各族人民遭受着“德兴海”的残酷的剥削压榨,就连过去多年在海西牧区经营的私人资本商业和个体小商、小贩以及小手工者均遭到抑制和破产。如,“德兴海”垄断的商品,各种皮张和土地特产品鹿茸、麝香、大黄枸杞等。特别是牛皮和羊毛任何人均不得经营。沿途设关卡严查,小商贩即使偷偷收购了一点,稍一不慎就遭到被没收折本之祸。
四、“德兴海”对海西各族人民的盘剥
1、高利贷式的赊销放帐。人闪如果在垂涎困难不和已时,赊了“德兴海”的商品或牲畜、粮食、物品就永远逃脱不了年年还帐的命运。据说有个王爷为还帐把一个“扎乌牙”包金木豌交出来,收帐人员硬要折下包金片折价算,不按成品收。后有人说“扎乌牙”(一种珍贵的木货)此金子还贵。但还帐时一文不值,真可惜。类似的事很多,人民称“德兴海”为“百姓害”。
2、不等价的商品交换。
解放前,在牧区主要交易商品是青稞和茯茶。牧民每年定期赶着牲畜驮着畜产品来到“德兴海”所在地换取青稞、茯茶、布料、烟叶子、糖以及五金等生活生产用品。而“德兴海”为了廉价取得这些畜产品和牛淹等早就从各地以各种剥削手段屯集粮食和其它商品,届时就以高价出售低价收购进行交易。如一块茯茶(湟中砖茶)换羊毛100斤或1只好羯羊,4块茯茶换1头牛等等。
五、官僚资本“德兴海”商店的收场
在伟大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有力的震憾了马步芳家族在青海的统治地位。他们预感到末日的来临,便着手逐渐收拾将崩溃的烂滩子。被各族人民称为“百姓害”的“德兴海”商店,于1948年簩,接“湟中实业公司”的电命各“德兴海”经理留于继续收帐,其余人员遣散。这是他们败局已定的预示。直到1949年9月青海解放了,这些祸害人民的官僚资本剥削机构也随之崩溃。
1949年11月间,都兰成立人民政府,首府设在察汉乌苏。从此,海西各族人民逐渐开始了新的民主生活,结束了马步芳反动政府的黑暗统治。
马步芳挑拔民族矛盾台吉乃旗民频临灭绝
乔四楞口述
南斯力玛笔录 麦里根翻译整理
台吉乃旗是青海蒙古族29旗之一,当初实行“盟旗制”时,旗名定为左翼盟西右中旗。后该旗王公后裔(通称台吉)曾增加到一千多名,俗称台吉乃旗(蒙语意为诸台吉旗)。解放前,台吉乃旗已划定地界为东至乌图乌兰布热;南至可可西里、东布热;西至哈木尔达板哈勒京呼其;北至巴尔特格扎哈。该旗实行封建王公制,总首领为王爷、协理王、协理等,并下尕斯、哈吉乃、郭里木德、田格勒格等4个托海(佐),任命4名呼勋赞格(佐领)分别管辖。据1937年统计,台吉乃旗民共有1050户,5300多人。旗民以牧业为主,各类牲畜达40万余头(只),并在格尔木、诺木洪一带种植小块青稞。解放前,文教卫生事业较落后,但也有不少的文人、民间医生、画匠和术学者。全民信仰喇嘛教,在全旗建有哈吉尔托海达西乔岭寺、郭里木德托海达西达尔杰岭寺、田格勒托海岱沁旦杰寺等3座大寺院。每个托海设大小傲包,每年举行祭傲包仪式,并进行摔跤、射箭、赛马、检兵等活动。
一、哈萨克迁入 马步芳挑拔
蒙哈关系恶化 台吉乃旗遭秧
1939年夏天,哈萨克头人艾力斯汗带领其部落400多户、1600多人逃到台吉乃旗,经请求台吉乃旗王爷同意居住在秀沟一带,与蒙古族人民和睦相处。同年胡萨英带领其部落150多户、600多人迁入哈吉尔托海,居住在巴荣西里一带。1939年,马步芳派出韩进宝旅长带领部分兵,追哈萨克至柴达木盆地,即强征各旗蒙古旗兵,并副他们带路,进入台吉吉乃秀沟地区,抢杀了秀沟一带的艾力斯汗部落。同年马步芳派的黄连长(外号)、与包布拉一伙抢杀哈吉尔托海一带的胡萨英部落。1940年春,马步芳派大胡子副团长到台吉乃旗又强征蒙古族士兵3次抢杀了图力格持、好林郭勒克拜和扎哈一带的哈萨克族人民。当初台吉乃人民反对马步芳强征蒙古族兵,追杀哈萨克人民,但无力反抗马步芳反动政府的统治,只得心服从。
马步芳为了达到统治目的,强征各蒙古族兵,硬逼领路当先,有意制造矛盾的同时,在民族之间经常进行挑拔活动,对蒙古族兵说“哈萨克占领了你们的草原,抢了你们的牲畜,又杀了你们的人,现在你们要打他们,赶出你们的地盘”。反过来对哈萨克进行挑拔“蒙古人恨你们,每次抢杀哈萨克,都是蒙克族人民领路当先。我们都是伊斯兰,派兵不是为了害你们,而 保护你们”等等。由于马步芳的挑拔,台吉乃旗蒙古人与哈萨克人的关系日益恶化,哈萨克大量的迁入台吉乃旗,并开始抢杀蒙古人。1939年至1947年,先后由哈萨克头人艾力斯汗、胡萨英、妮哈买提、阿哈买提、阿力拜、哈木等带领1020多户、4000多人迁入台吉乃旗,进行大量屠杀、抢劫活动。艾力斯汗、胡萨英、阿力拜等部落抢杀台吉乃旗部分地区后,于1943年带领部落逃往国外。妮哈买提、阿哈买提、哈木等哈萨克头人带领其部落仍留柴达木盆地继续抢杀台吉乃和其他各旗蒙古族人民。
二、旗民散逃 背井离乡
流浪他乡 家破人亡
1941年夏天,由于哈萨克的大量屠杀、抢劫,使台吉乃旗人民背井离乡,逃往新疆、甘肃、宗加、巴隆、香加、柯柯、可鲁沟等地,开始过着流浪生活。但仍遭到残酷的哈萨克人的追杀抢劫。1940年至1950年从尕斯到夏日哈之间,哈萨克大批的抢杀台吉乃旗42次。每次抢劫一空的同时只少杀害20-30人。哈萨克采用挖眼珠、割手砍腿、开肠扒肚,砍死和烧死等惨无人道的手段来杀害蒙古人,直是目无忍睹。如1941年春,哈萨克在茶汉木仁岸把哈力其的手和腿用绳子展成十字形后剖腹而杀。同年把王其海拴在铁链上,几个人轮流砍死。1941年春,乌图美仁更大灶火一带杀害贡格等7家的41人;同年夏天,在诺木洪杀害了拉苏荣等10人;同年秋天,在托勒一带把久村·塔布尼格扔进火里烧死。还在敖包郭勒一带把诺尔布捆起来悬在蒙古包杆上烧死。1942年秋天,克白呼德格一带,杀害了贾生万德、德力格尔、赞巴等7人。同年秋天,哈萨克抢劫宗加寺院时,寺院附近的牧民都跑到寺院最高层,哈萨克烧毁了寺院,这次烧死72人,其中台吉乃旗的十几个人。1943年秋天,在乌尼根一带杀害了回格勒格·喇嘛贡格、新章格等人家15人,只有4人带伤幸存。杀害新章格后挖出他的双眼珠放在尸体上。1943年冬天,在乌图艾力生杀害茶汉喇嘛要、查哈拉等7人。由于哈萨克的抢杀台吉乃旗很多蒙古人家破人亡无一活命。如大胡子贾布1家7口、巴音老汉1家5口、麦子1家5口、拉苏荣1家5口、贡格万德1家8口、班格尔尼尔布和他的女婿、儿子3家14口、达德万德1家7口等等。在这十几年中哈萨克共杀蒙古人1500多人,抓云79人。
台吉乃旗民遭受哈萨克的抢杀的同时,受着马步芳的苛重盘剥。当时马步芳逐户征税,牧民交不上就抢牲畜和家产,甚至抓人强迫他们挖草、割庄稼、盖房子和开采硼砂。抓去妇女干揉皮,做皮袄、磨炒面等活。1945年夏天,乌苏登割庄稼时患黄胆性肝炎,残死在白刺林中。1948年冬天,周格尔开采硼砂时患急性传染病,由于无人疗理,死在野滩上。当时由于生活贫穷,医疗卫生条件差,患流行性黄胆肝炎等传染病死了党苏荣、东尕、万德、才仁等180多人。
台吉乃旗蒙古人因连年遭受哈萨克的抢杀,马步芳的残酷剥削和各种疾病的传染等灾难,解放时,台吉乃旗只有187户、785人。其中109户有破烂的蒙古包、26户有简易毡包,其余都是一贫如洗的赤贫户,各类牲畜总共只有9401头(只)。
三、得到解放 妥善安置
蒙哈和好 重建家园
1949年虽然解放了,但哈萨克对如吉乃旗的抢杀还未停止。如,1950年春天,诺木洪一带杀害贾生其布万德,尕力登巴西格等6人。1952年夏天,在那仁希里沟杀害了夏拉格次力。1952年哈萨克被和平解放后,才结束了对蒙古人的抢杀,台吉乃旗余民的生活和生产得到了安宁,流落在其他地方的台吉乃旗人民也陆续返回。
1953年3月23日党和政府召集蒙、藏、哈民族头在兰州召开了甘、青、新3省民族联谊会和团结会。会上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控诉马步芳反动政府挑拔民族关系的罪行,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性和前景,并明确有牧区“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种等具体政策,重申哈萨克在解放前后曾一度抢劫过蒙古族、藏族的牲畜和对政府发生过对立的情况,党和政府一概既往不昝,这次的会议始终是在增强民族团结指导下进行,充分发挥了民主协商和互谅互让的精神。如:蒙古族、藏族代表向哈萨克代表除衷心表示极大的同情和谅解外并主动让出大片草原,分别安置哈萨克族群众。而哈萨克代表歉意地说“过去我们抢吃了你们的牛羊牲畜,使你们受苦受罪,我们为此,这是很大的罪果,我们代表哈萨克群众,深深地向你们赔礼道歉,请你们原谅!”。蒙古族、藏族代表表示“盛世才、马步芳逼迫你们走投无路,生死难保。无衣无食,最为可怜,我们都是马步芳迫害的兄弟,我们谅解你们,请你们放心!”与会代表更清楚地认识到国民党反动派对各民族的残酷压迫和各民族之间进行挑拨离间的罪恶行为是造成过去民族互相隔阂、仇视、甚至互相仇杀的根本原因。
蒙古族群众对哈萨克族10几年来的流浪生活表示同情和关怀,主动团结哈萨克族人民,帮助他们建家立业,纷纷提出出售最好、最肥的适令绵母羊,当场自报达8000多只,就是过去被哈萨克抢劫最严重、最困难的台吉乃蒙古族也主动提出降低出售绵羊价格。还将台吉乃旗草原上发阿尔顿曲克为中心,东至达来;西至乌图美仁;南至古尔班乃吉;北至沮洳一带的草原划定给哈萨克群众居住和放牧。为此,哈萨克族哈木等向蒙古族表示忠诚感谢。这些现出 民族团结和睦和互相信赖的新愿望。
党和政府对哈萨克进行了全面妥善的安置并采取了生产资料全部包干的办法。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共拨出救济数折合人民币3,938元,每人平均460元左右。并救济蒙古包82顶,白布帐房54顶,羊毛16000斤、毡房门32刚,帐房杆16000根,各色布510尺,棉花4818斤;每人每天供给面粉1.4斤、铁锅50口、磁碗405个、茯茶1400块。还帮助哈萨克购买绵羊8330只,牛277头、籽种23500斤,青海犁和五寸犁共85副、犁铧35个,背斗100个,铁锹270把,镰刀100把,毛口袋414条,基本上解决了生产资料和生活家具问题。
党和政府的大力扶助,各蒙古族旗的积极帮助和和睦相处,哈萨克的生产发展很快,1953年共有著的改善,畜牧业生产发展很快,1953年共有牲畜16177头(只)(其中有救济的8607头(只)),平均第户77.4头(只);到1956年每户增加到128.1头(只)。农业生产和副业生产也获得很大发展,大部分群众达到粮食自给的生活水平。
青海蒙古族柴达木八旗由来
高·才仁道尔吉征集
据史学家的研究,“柴达木、库库诺尔(青海湖)、可可西里、布哈河、巴颜喀拉山、札陵湖、鄂棱湖、鄂敦塔拉(宿星海)、祁连山、那拉萨拉岭(日月山)”等山川地名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早在公元310年至633年吐谷浑时期形成,并留存至今。
现住柴达木的蒙古族,全系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的分支。
固始汗(又写作顾实汗,本名图鲁拜琥1582-1655年)于1636年率卫拉特蒙古联军进入青海,1638年其所属部落全部从天山南路迁到青海。1642年固始汗-青藏高原。于1655年去世后,青海蒙古分为左右两翼,由其十子管辖。柴达木地区属右翼,由伊勒都齐、多尔济、瑚鲁木什、桑噶尔札、衮 布察 汗和达西巴图尔统辖,以多尔济为长。1696年时达西巴图尔为青海蒙古总管,1697年清朝封其为和硕亲王。1716年其子罗卜藏丹津袭。1720年清朝又封察汗丹津为亲王,同罗卜藏丹津这、达颜等统领 青海蒙古右翼。
1723年罗卜藏丹津反清起义失败,1724年清朝加紧了对青海地区的统治,采纳了年羹尧拟的“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和“禁约青海十二事”。1725年清廷将青海蒙古收为内藩,仿照内蒙古札萨克制,统一分编为二十九旗。其中据柴达木者为和硕特部八旗,即西前旗、丁后旗、北左后旗、西右中旗。各旗划定游牧疆界,规定不得强占牧地,不得相互统属,不得私自往来;各旗道领每年祭海会盟一次,在钦差大臣或青海办事大臣的监视下,奏选盟长,不得私行妄推。
1857年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制定《蒙古待遇条件》。同年9月原西宁和知府廉兴继任青海办事长宫,马麟被任镇守西宁等处总兵官。9月20日民国政府公布《加进实赞共和之蒙古各札萨克王公封爵的命令》。10月2日廉兴主持祭海会盟,向蒙古王公宣布共和及优先条件,蒙藏各部承认共和。1913年5月给青海蒙古王公晋爵一级并发有“荣令”,此间还增设蒙番宣慰使于西宁,由马麟兼任此职。此时青海蒙古右翼盟长为达木登群科尔(亦写作那木当吹布尔)。
1919年在都兰寺设都兰理事公署。1930年迁址至希里沟改为都兰县,管理柴达木地区事务。1933年在西宁成立青海蒙古两盟办事机构。1938年在察汉乌苏设青海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统辖都兰县,并开始推行保甲制。1946年左右专员公署改为柴达木垦务局。1948年进行了最后一次祭海会盟。
至到1949年11月海西解放,柴达木各旗中仍被告着盟旗制,而保甲制已名存实亡了。
附:青海蒙古柴达木各旗王公世系
一、西前旗:原定牧地在布哈河岸。东至乌图起尔沙托罗盖,南至希拉库图尔、果库图尔,西至察汗乌苏呼鲁恭纳,北至布哈河边的纳锦楞,初编户数1200户,至1938年以前有300户。1958年蒙古族336户770人。
旗长俗称青海王,故该旗俗称王家旗,系固始汗第六子多尔济(号达颜巴图尔),之裔。其次子策旺喇布坦(号达颜岱青),为青海和硕持蒙古八台吉之一。1698年封为多罗郡王;1704年其子额尔克巴勒珠尔袭,1705年为其兄所逼,自庄死;1706年其和朋素克旺札勒降袭多罗贝勒。1725年授札萨克。1726年晋多罗郡王;1735年其长子衮楚克达什袭;1777年其次子索诺木多尔济袭。1782年诏世袭罔替。1791年以功赐亲王品级;1808年其子车林端多布袭;1854年其子乌尔津札杣袭;1865年其子阿育尔什迪袭;1885年旗兄恩和济尔噶勒袭;1911年才拉什其布袭。1913年晋封和硕亲王;1927年其养子角巴袭。1946年为右翼盟长,至解放,现为乌兰县铜普乡。
二、西后旗:原定牧地跨柴集河。东至希勒盐海子,察罕托罗海。南至合约尔巴尔古。西至布降吉尔河源。北至果库图尔、希拉库图尔。初编户数1350户,至1938年以前有600户。1958年蒙古族370户550人。
旗长俗称可可贝勒,故该旗俗称可可旗,系固始汗第六子多尔济之裔。多尔济之长子萨楚墨尔根台吉。其子达颜1716年以议迁达赖喇嘛有功。诏封多罗贝勒,并分领青海右翼;1719年其子旺舒克喇布坦袭;1722年其叔噶尔丹岱表诺尔布之子达什车凌降袭固山贝子,1724年以讨罗卜藏丹津有功,晋封多罗贝勒·诏世袭罔替,1725年授札萨克;1758年其子丹巴车凌袭;1774年其子济克默特伊什袭;1808年其子札木巴勒多尔济袭;1824圻其子那木喀旺札勒袭;1834年其子车凌诺尔布袭;1839年其叔罗布桑占巴袭;1855年其子冈占绰克都布袭;1889年其子车凌端多布袭。1911年病故。1912年其弟之子吹库尔僧格与拉旺仁僧因血统关系互相争袭。右翼盟长之位移至柯鲁沟旗。1913年吹库尔僧格袭,晋封多罗郡王。1915年入觐,受翊卫副使。拉旺仁僧奔走库伦,哲布尊丹巴准袭贝勒,俗称八宝王。是年青海办事长官廉兴判令吹库尔僧格将其父遗产分给拉旺仁僧八成,和平解决。拉旺仁僧不服,仍赴库伦。其时驻库伦都护使陈箓咨请甘边宁海镇守使查办,并请蒙藏院维持。以杜畔。1917年9月奉大总统令,封拉旺仁僧为贝勒。1920年吹库尔僧格入觐,归途病故。1922年甘边宁海镇守使因大喇嘛察罕诺们汗之请,暂准拉旺仁僧代理旗务。1930年3月。青海省府根据左右盟长之请,准吹库尔僧格之子才木恭旺济勒拉布坦(又名巴图那顺、祁雨民)袭多罗郡王。以拉旺仁僧之子诺尔布仁僧袭多罗贝勒。至1949年解放,现为乌兰县赛什克乡。
三、北左翼末旗:原定牧地。东至柴吉齐沁。南至盐池。西至哈唐和硕。北至和特克。初编户数180户。至1938年前有60户。1958年蒙古族154户847人。
旗长俗称盐池札萨。故该旗俗称盐池旗,系固始汗第六子多尔济之裔。其子额尔克巴勒珠尔,其次子伊什多勒札布。1923年不从罗卜藏丹津之起义。1925年封札萨克一等台吉;1729年其长子毕齐罕车凌袭。1774年以病罢,族子巴勒珠尔袭。1784年诏世袭罔替;1788年毕齐罕车凌病愈仍袭;1789年其嗣子三都布袭;1793年其从弟多尔济袭;1817年其子旺沁端多布袭;1830年其子巴木巴勒达什伦都布袭;1846年其同族林沁那木都勒袭;1854年其子罗堆僧格袭;1897年其子索诺木兴额拉布坦袭。1913年晋封辅国公,其子图尔加袭至1949年,现为乌兰县巴音乡。
以上三旗均据于茶卡盐池、赛什克盐池,(今柯柯盐池)附近,故称“盐池三旗”。以下五旗称为“边外柴达木五旗”,统称为“柴达木八旗”。
四、北左翼旗:原定牧地。东至哈拉诺尔。南至科尔鲁克。西至窝果图尔。北至伊克柴达木。初编户数450户。1938年以前有1300至3000户,1958年时不详。
旗长俗称可鲁沟贝子,系固始汗第八了桑噶尔札之裔。桑噶尔札号伊勒登。其次子索诺木达什1705年封为辅国公。1723年晋封镇国公,是年随罗卜藏丹津起义,脱归后诏封固山贝子。1725年授札萨克;1749年其长子罗卜藏色布腾袭。1766年以罪削札萨克,改闲散贝了,旋以其弟巴勒济特袭札萨克一等台吉。1784年诏世袭罔替;1785年其子拉札布袭;1791年罗卜藏色布腾仍袭札萨克一等台吉,以征廓尔喀功赐以贝勒品级,兼袭贝子;1798年其子旺沁丹津袭札萨克固山贝子;1811年其子格勒克那木札勒袭;1853年其子棍布车布坦袭;1893年其子达木登群科尔(亦写作那木当吹布尔)袭。1912年当青海右翼盟长。1913年晋封多罗郡王;曾创办过一所蒙古族小学;1919年其协理嘎勒增东德布主持旗务至1929年;1929年达木登群科尔之养子索诺木旺济勒袭,至1949年解放。1948年其右翼盟长之位移至王家旗。
三、北右翼末旗:原定牧地,东至色尔柯克达巴,南至察罕托罗海,西至萨尔鲁克,北至库尔鲁克。初编户数350户,至1938年以前有300户,1958年时不详,德令哈县蒙古族总人口为3513人。
旗长俗称库鲁克札萨。系固始汗次子鄂木布之裔,其号车臣岱青,1649年清军讨河西,又招降西宁城,赐土谢图巴图尔岱青号;其子墨尔根台吉之六子额璘沁达什1698年封固山贝子。1720年晋多罗贝勒。1723年跟随罗卜藏丹津起义。1724年削爵;1725年其次子达玛璘色布腾授札萨克一等台吉;1750年其弟博贝袭;1755年其兄巴特玛色布腾之子旺札勒(博贝之从子)袭;1765年其子根敦札布袭;1784年诏世袭罔替;1789年其子固木布札布袭;1854年其子察哈巴克袭;1894年其子索南木端多布袭。1913年晋封辅国公,至到1940年左右。
以上两族合称为可鲁沟旗,至解放时实际上已融合为一旗,现为德令哈市和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大部。
六、西右翼后旗:原定牧地,跨柴达木河,东至希昔,南至诺木罕木鲁,西至乌拉斯台,北至柴达木,初编户数500户,至1938年前有300户。1958年蒙古族203户900人。
旗长俗称巴隆札萨。故该旗俗称巴隆旗。系固始汗七子瑚噜木什(号巴图尔额尔德尼岱青)之裔,其四子秉图,其长子色布腾博硕克图,初为闲散台吉。1723年因不附罗卜藏丹津起义1725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1738年其子车凌多尔吉袭;其子罗布藏车凌,其子巴勒珠尔于1761年袭;1777年其子噶勒丹丹忠袭。1784年诏世袭罔替;1809年其子格勒克拉布坦袭。1828年其子布彦达赖袭;1864年其子达西多尔济袭;1883年其子诺尔布在尔济袭。1913年晋封辅国公;1933年从群科札蒴旗(今海晏县)请沁格拉布坦袭;1941年其子南沁袭;1944年其子诺尔布仁青袭至1949年,现为都兰县巴隆乡。
七、西左翼后旗:原定牧地,东至巴彦托罗盖,南至桑托罗盖,西至乌尔图,北至玛尼图沙尼图。初编户数500户,至1938年前有150户。1958年蒙古族231户981人。
旗长俗称宗家札萨。故该旗俗称宗家旗,系固始汗季弟色棱哈坦巴图尔(号札萨克陀音)之裔。其子茂济喇克,其子额乐德尼楚鲁木;其子哈尔噶斯。1725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1754年其长子恭格车凌袭。1766年以罪削爵;旋以其弟吹忠札布袭;1772年诏世袭罔替。1794年其子楞衮多尔济袭;1808年其子恩克巴雅尔袭;1829年其长子济克莫特旺楚克袭;1847年其弟通昌嘎尔布袭;1860年其子布穆达付袭;1894年其子旺丹多尔济袭。1913年晋封辅国公;其子诺尔布达尔济、其子丹木登羊桑加、其子杨生札布袭至1949年。最后三任旗长之任期不详待查。现为都兰县宗加乡。
八、西右翼中旗:原定牧地,东至诺木洪河,南至诺木汉木鲁,西至陶赖,北至希勒沿,初编户数1200户,至1938年前有1050户。1958年蒙古族219户926人。
旗长俗称台吉乃尔札萨,故该旗俗称台吉乃旗。系固始汗之异母兄哈纳克土谢图之裔。其次子秉图达赖乌巴什,其次子图胡尔绰克图,其三子僧格。其子车凌纳木札萨。1725年授札萨克公中一等等增台吉。无嗣;1733年其堂弟巴勒丹袭;1764年其子达什东木伯勒袭。1791年赐公品级;1803年其长子丹珠布纳木札尔袭;1812年其子德沁袭;1814年其叔恭藏袭;1832年其从子旺沁袭;1854年其子多布登色尔札勒袭;1875年其子沙克都尔札布袭;1910年其子图布坦札木措袭。1913年晋辅国公;1932年其子噶勒登加木措,至1949年。现为格尔木市乌图美仁、郭里木德乡、茫崖镇噶斯乡及都兰县诺木洪乡。
九、得家旗:该旗成立于1857年,是班禅大师的香火地,直接隶属班禅大师,旗民是各蒙藏部落奉献的,所以不属蒙古旗之数。该旗的堪布和官家由班禅大师从西藏委派,其官家代理旗职务。1938年青海推行保甲制度起,该旗旗长为多福拉,副旗长为达福拉。1958年蒙古族314户1201人。
都兰民族公学的始末
丁尕 王洛 王武魁收集整理
一、建样背景及经过
一九五O年六月,中共青海省委派出以方新为首的党政人员在察汗乌苏组建了中共都兰县委员会、都兰县人民政府,方新任县委书记,官保加任县长,伊林任副县长。县辖柯鲁沟、希里沟、汪什德海、香日德四个区。一九五一年六,县委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精神,召开都兰县首届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一百五十多名民族宗教上层人士和其他各界知名人士出席了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成立都兰蒙古族自治县的决议》,协商成立了都兰县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选举方新为筹委会主任委员,官保加、伊林、丹科、汪德海为副主任委员。会上还作出《关于成立都兰民族公学》、《关于和平争取哈萨克部落》两项决定。
鉴于当时刚刚建政,诸来待兴,急需大量各类开辟本地区工作的人才,因而发展民族教育,创办民族公学,就地培养干部,特别是民族干部,就成为新政权的当务这急。会后具委立即拟定方案,写出专题报告,报经省民委批准备案,并拨给都兰县专款四万元,作为公学筹办费用。
根据审定方案,公学为寄宿学校,实行全供给制,经费由省民委每年拨给三至四万元,校址设在察汗乌苏清真寺,对原寺五间经堂和十八间宗教人员住房加以改建维修,作为教室及学员宿舍和教员办公室,另新建了四间伙房,并扩建了操场。与此同时,派专人去西宁购置了课本等教学用品和学员食宿用具。
为了办好民族公学,县委决定从行政干部中选调工作能力强、热心于教育事业的人担任学校的教员及后勤管理人员。八月份校舍完工,各类用品准备就绪,教职员工陆续到校上岗,规模初具,随之招收学员,于是年九月中旬开学教课。
二、教学组织与活动
都兰民族公学由县委、县政府直接领导,县委书记方新兼任校长,县长官保兼任副校长。选任王维昌为校务主任,并从行政干部中调派毛炳杰、王宝星、索巴、达秀珍、赵春兰、白鹏龙等六人为教员和后勤管理人员。另还从社会上聘任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蒙古族色尔铁布、索南达木登、焦力杰、傲登纳和藏族曲卡仁增为代课教师。具体组织分工是:王维昌主持校务工作,毛炳杰负责教务工作兼任汉语文教师,达秀珍、索巴、色尔铁布、索南达木登、傲登纳、曲卡仁增、王宝星等人分别任蒙语文、藏语文、算术、政治教员,赵春兰任教音乐课,白鹏龙为后勤管理员,刘汉宁任伙食长,同时还调配了四名炊事员。
公学的学员,均来自县属四个区的少数民族子弟,招生实行“六不限”,即不限年龄、不限性别、不限时间,只要自愿读书,何时报名都可入学受教育。开学始,有三十多名学生,设蒙文、藏文两个班。一九五二年春季,亲手增加,将蒙文扩编为两个班。是年秋季招收新生,全校沉重达到百余名,设蒙文两个班级,藏文两个班级。学生希候巴、拉尔次加分别选任为藏文班班长。学员学习期间,衣、食、住全由国家供给,公费看病,学习用品按期配发。
学校的课程,分语文(汉语文、蒙语文、藏语文)、算术、政治(主学党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时事政策)三门,实行八小时学习制,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后有两节安排文体活动或自习课。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学业信奉异教者学校予以表彰。学员学习的时间一般为三年,要学完小学全部课程。
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生活纪律管理,学校成立学生会组织,学生会由主席、副主席及学习、生活、纪律三个委员组成。主要工作是开展学员的内部的思想品行教育、课外学习活动、生活纪律检查以及文体活动,学生会每周周末组织召开学员生活会,以班为单位总结检查一周来的思想、纪律、学习、卫生、团结友爱等方面的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生会根据各班会议情况,利用学员集会或黑板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学生会干部任期较长的是高尼和希候巴。
一九五一年秋季,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都兰县委在学员中发展组织,在共产党员白鹏龙同志介绍下,吸收高尼、满杰、达木登、乔国才、希候巴为团员,选举满杰为团支部书记。五二年满杰当选为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并出席了全国青联会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的亲切接见,并与之合影留念。
三、公学的结束和学员的去向
一九五四年初,鉴于省民族公学成立,都兰香日德、察汗乌苏先后建立了农场合小学,加之省上财力紧张,省民委决定停办都兰民族公学,学员送入省民族公学学习。县委责成公学将年龄较大,基本达到小学文化程度的学员推荐至组织民政部门就地分配工作,其余送入省民族公学继续深造。是年秋,在校六十多名学员中,就地分配工作的有二十名,四十余名学员由毛炳杰老师负责送入省民族公学,县民族公学遂告结束。在办校三年的时间里,先后招收蒙、藏、回、土等少数民族子弟一百一十五名,其中学习成绩者被推荐到兰州民族学院二名、省速成师范学校三名、省公安干校四名、省畜牧学校二名、省气象学校一名、省十九名、省民族学院十八名、省商联社六名,先后就地分配工作的有三十六名,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有二十四名。在上述学员中,不论当时分配工作的,还是经过深造再分配的,都在海西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成了骨干,基保省级干部一人,厅级二人,县级十四人、科级以下干部二十五人。
四、公学的历史作用
都兰民族公学的创办,是建国初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精神的具体体现,对于宣传进行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提高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以及在团结、教育和争取爱国上层人士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地为了积级培养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做准备垢一个重要步骤、公学当时立足于尽快培养出一批有政治觉悟、有一定文化的当地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以加快牧区的开发和建设步伐。在短短三年之中,所培养的绝大多数民族干部,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毕业奉献,受到了全海西各族群众的爱戴,公学起到了“窗口”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都兰各族群众刚刚从反动封建势力的残酷蹂躏下获得解放,心有余悸,怕子女被送往远地见不了面,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上学读书。公学教师的辛勤教学和学员的健康成长,解除了学员家长的疑虑,使他们由反对孩子上学到观望,直到积极送子女上学,从而使牧区的劳动人民终于打开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大门。公学还起到了为省内外各类学校“搭桥”输送学生的作用,学校经过对学员的教育培养,对学业成绩优异,品行好的学员,经一定手续,及时送到较高一级学校深造,为党和国家造就了一批优秀人才。
附:学员名单
都兰民族公学教职工名单
方 新 官保加 毛秉杰 赵春兰
色尔特布 索 巴 白鹏龙 焦力杰
曲卡仁增 王宝星 王维昌 达秀珍
索南达木登 傲登纳 刘海宁
输送到省内外学校学员
夏 拉 达 日 达娃桑 早 巴
才仁达西 山排力 才 登 尼布腾
道尔杰 尕格尔 保木图 拉尔次加
纳文电增 达木登 拉毛加布 哲 来
乔音措 道付拉 尕 吾 达 西
林白尔加 叶仁排力 山排力 满 杰
桑吉尖措 卓 玛 宝秀兰 仁 青
才 仁 旦求尖措 纳力吉玛 才项吉
林多杰 达 西 陶格特吾 才仁东德布
孟德格 扎布拉 达木仁 林吉才
西呼巴 山德布 乔国才 柯 克
贾力里 桑德格加 彭措索仁 青梅措
王贵兰 代日青玛 才仁措 尕 青
曲力腾 尹布金 傲子尔
都兰民族公学毕业分配学员
龚吉布 才 更 满 金 科 文
乔呼通 钱 登 孟克尔 扎完德
仁 增 林德娃 杨本加 桑德海
本德尔亚 杨 金 勘 卓 哈里特尔
官木齐格 群克尔加 官 保 班子尔
斯布腾 高 尼 加木措 巴力吉宁玛
官 保 达格青 拉 科 仁 青
闹日新 杨西木 罗布生才仁
林 本 巴玛加布 桑 加 网 青
革力格
都兰民族公学毕业回乡学员
金 布 拉索荣 扎 青 乔格德布
保 日 尕吉玛 才仁彭措 达 来
才仁东德布 闹日吉木措 南斯力玛
索荣科尔 才 本 看 都 柯克力
查汉班德 蔡尔加 新 次 仁 措
陶 里 道尔杰 山周加 傲其尔
柯克陶力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