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唱响美好新时代——记全国政协赴云南考察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并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

    2017年12月12日 09:53  点击:[ ]

    初冬的昆明,依然花团锦簇,温暖如春。

    在这美好的季节,一支由全国政协委员和文艺工作者组成的考察组队伍来到这里,用考察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和“送文化下基层”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着云南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这支队伍是宣传队,在昆明东川区、在昭通巧家县、在鲁甸地震遗址,他们的身影出现在社区里、出现在村民文化广场内、出现在舞台上,或座谈交流、或实地调研、或倾情表演,用实际行动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带到基层。

    这支队伍就是由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的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及“送文化下基层”考察组,在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的率领下,11月15日至19日,他们在云南开展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情况考察及“送文化下基层”活动。

    作为充分发挥专委会独特优势的传统项目,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已经开展多年,十二届全国政协以来就已经分别去过山西太行山革命老区、辽宁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河北革命老区、江西福建原中央苏区等地,今年来到云南,意义又有不同。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人民政协首要的政治任务。”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张玉台看来,这次活动就是贯彻落实的一个具体举措和行动。

    四个结合将十九大精神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落到实处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

    学懂弄通做实,是习总书记对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出的重要指示。

    在文化领域如何落实?考察组认为要做到“四个结合”:切实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与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文化实惠结合起来、与更好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结合起来。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重大。作为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云南省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考察组凭借着“听”“看”“思”的“组合拳”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在云南省情况介绍会上,考察组通过听取介绍、互动交流对该省的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有了比较清晰的印象:他们创造的以“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为出发点的“云南经验”,在全国产生了良好影响,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构建了从省到村社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云南高度重视文化惠民演出,“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形成常态,每年达到1万余场,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此,考察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这种肯定在随后的实地调研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

    在昆明市东川区桥北社区,考察组看到的是这样一组景象:三层高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人来人往,在一层,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开展休闲娱乐活动,其乐融融;在二层,广场舞排练火热进行,优美整齐的舞步让考察团驻足很久;在三层,刚刚从幼儿园放学的小朋友三五成群,在进行绘本阅读,旁边的图书室里,家长们也在汲取着知识的营养。

    看到这种场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很是感动,在广场舞排练现场,他动情地对正在排练的人们说,你们跳得很好,期待在央视《舞蹈世界》等更高的舞台上见到你们的身影。雷鸣般的掌声响彻整个排练大厅。

    在昭通市巧家县文化馆,由群众创作的油画、摄影作品布满了一层大厅,在一幅油画前,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韩必省驻足良久,评价道,颇具专业水准;在二层排练厅,群众合唱团正在排练歌曲,全国政协委员于海现场进行了指挥指导,并由随团而来的“美伶”组合进行了现场示范,赢得了现场群众的热烈响应;在三楼,巧家县艺术团正在排练滇剧,常年下乡演出的他们,一招一式都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让考察组深受感动。

    昭通市文化艺术剧院办公地点就在昭通市体育场,一个长长的回廊就是他们全团人工作排练的地方。条件非常简陋,但是演员们的激情和热爱还是深深打动了考察组的每一位成员。长长的回廊上,一幅幅照片、一组组数字,记录了他们下乡演出为民服务的身影,仅2016年他们就下乡演出145场,惠及群众55万余人次,今年截止到现在的数字就已应超越了去年全年。沿着回廊一路走下来,舞蹈、原生态歌曲、小品等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演员们的排练中一一呈现在考察组面前,条件简陋,但热情不减,环境艰苦,但热爱不变。

    边走边看,边听边思,考察组看到了云南省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上的努力和成绩,也发现了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重要的并不是场馆,而是人才,只要有了专业的基层文化领军人,由他们培训引领,基层文化就会活跃起来。”全国政协委员冯双白对这一点感触颇深。

    全国政协委员黄书元则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云南民族文化丰富,旅游产业发达,为此他建议,在文化创意产品上下功夫,充分体现云南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

    云南地处边境,与多国接壤,对外的文化交流交融在这里体现得非常明显,为此,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胡振民提出要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准确把握我们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大趋势,发挥云南优势,搞好中外文化交流交融。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张玉台认为要坚持问题导向,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将调研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是本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的创新之举,五年下来,成效显著,这一做法得到了俞正声主席的多次批示肯定。

    “既为群众送来了文化大餐,也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献计出力,政协委员的优势和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连续参加五年活动的全国政协委员卢中南对此评价颇高。

    专业精彩而且送到家门口

    就是为了让人民得到更多文化实惠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全国政协委员宋祖英来了,全国政协委员陈思思来了,全国政协委员孙丽英来了,全国政协委员茸芭莘那来了,部队文艺工作者来了,专业院团的演员也来了,他们带着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而来,带着对贫困群众的关心而来,更是带着丰富的精神食粮而来,在昆明市沙坝社区文化广场、在昭通市巧家县堂琅文化广场、在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中学,三场精彩的文化大餐让现场群众看得如痴如醉,久久不愿归去。

    让人民得到更多的文化实惠,这就是!

    昆明市东川区是有名的铜都,东川铜矿开发是国家“一五”计划确定的重点项目之一,为共和国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现在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正走在创新发展的阳光路上。

    沙坝社区的居民大多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全国各地赶来支援东川铜矿建设的老职工,11月16日下午,他们在家门口欣赏了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送来的文化大餐。

    热情的迎宾锣鼓敲响,欢快的彝族乐曲奏起,在沙坝社区文化广场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张泽群的主持下,“送文化下基层”活动第一场演出活动拉开帷幕。

    来自火箭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的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陈苏威一曲《跟你走》,一开场就将现场气氛燃起,贴合人民心愿的歌词、专业的演唱水准,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欢呼;陆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的东方、于乃久分别送上《太平年》《最美的歌唱给妈妈》,现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全国政协委员孙丽英随后登场,一曲《江山》将气氛推向高潮;紧随其后,全国政协委员、来自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普米族歌手茸芭莘那献上《阿瓦人民唱新歌》,一曲唱罢,在主持人的邀请下,她又现场用民族语言清唱了代表作《怒江大小调》片段,又一次带动了场下的热烈气氛;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曲蕾带来精彩的魔术表演,场上场下互动频繁,掌声惊呼声不绝于耳;北京京剧院周美慧、杨少彭带来国粹京剧,美不胜收;北京演艺集团青年歌唱演员李明阳带来《等待》、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青年演员袁岱带来《梨花又开放》,一曲慷慨激昂,一曲婉转悠长,动情之处,很多观众掉下了热泪;全国政协委员陈思思献上《小康路上》欢快明朗,在现场观众“再来一首”的欢呼声中,她又演唱了最新创作歌曲《美好新时代》;由陈苏威、李明阳、袁岱组成的“美伶”组合随后登场,一曲《追寻》在多个声部的演绎下,天衣无缝,优美动听;全国政协委员宋祖英压轴登场,从她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观众的欢呼声就没有停止,《茉莉花》《爱我中华》将现场演出气氛推向了最高潮。最后全体演员和观众在全国政协委员于海的指挥下,和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演出画上圆满的句号。

    11月17日下午,同样的场景在昭通市巧家县堂琅文化广场再次上演,与上次不同,为了让更多群众感受到文化送到家门口的实惠,巧家县电视台对此次演出进行了现场直播,这样,除了现场的上千名观众外,巧家县的村村寨寨都可以通过电视信号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这次演出有一个细节值得记录:全国政协委员陈思思由于连日奔波,嗓子有些沙哑,中午在医院进行了雾化处理后,下午,又光彩照人地出现在舞台上,而且高质量完成了表演,这就是文艺工作者的高度敬业精神,这也是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

    11月18日下午,第三场演出在鲁甸县龙头山中学上演,这是本次文化下基层活动的最后一次演出,也是三天连续作战的最后决战阶段。

    文艺工作者们没有松懈,不仅是因为他们的职业精神,还因为这里是鲁甸,3年前的那场6.5级大地震震中就在龙头山。地震可以夺去生命,但夺不走人们的精神,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下,经过三年,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已经全面完成,一个崭新的鲁甸呈现在世人面前。

    演出甫一开始,在主持人张泽群的调动下,观看演出的孩子们都来到了舞台的最前方,席地而坐,孩子们张张纯真的笑脸代表着震后重生的希望,也带给了演职人员无限的动力,整场演出,场上场下,互动频繁,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也为这次文化下基层活动收获了圆满的结局。

    每一场演出中间,都穿插了赠送书籍和书法作品的仪式。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代表人民出版社为这次考察组所到的三地图书馆捐献了价值5万元的图书;全国政协委员卢中南、韩必省为当地文化机构和学校等捐献了书法作品。

    在巧家县文化馆,赠送的书籍已经摆上图书室的书架,很多人在里边挑选合适的书籍后,坐下来静静阅读,这一幕看在考察组眼里,感动在心间。

    本届五年的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考察暨“送文化下基层”活动,让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感受到,及时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食粮的需要,既是责任,更是动力。

    上一条:全国政协赴琼专题调研“推进海洋救助保障体系建设” 卢展工率队 下一条:全国政协赴滇考察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并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

    关闭

    copyright@2007 www.cn-sg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州政协办公室所有 电话:0977-8222046
    技术维护:海西州人民政府电子政务技术中心 信箱:hxdzzw@haixi.gov.cn
    青海ICP备05001235

    青公网安备 63280202000051号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